人老后各种病都来了?说实话:4种营养跟得上,有助于增强体质

360影视 2025-02-09 11:32 3

摘要:老王曾经是个风风火火的职场人,走路带风,工作起来干劲十足。他总觉得 “年纪大,机器坏” 这种话离自己很远,身体硬朗的他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可退休后的这几年,他彻底改变了想法。

老王曾经是个风风火火的职场人,走路带风,工作起来干劲十足。他总觉得 “年纪大,机器坏” 这种话离自己很远,身体硬朗的他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可退休后的这几年,他彻底改变了想法。

刚退休那会,老王还沉浸在悠闲生活的喜悦中,每天和老友们下棋、喝茶,日子过得好不惬意。但渐渐地,他发现身体开始不听使唤了。往医院跑的次数越来越多,以前一年半载都不进一次医院,现在却成了常客,各种检查、看病,每次从医院出来,手里都多了几盒药。每天清晨,他都要对着一堆瓶瓶罐罐的药品发愁,这些药就像一个个沉重的负担,提醒着他岁月的痕迹。

体检报告上的指标也越来越不乐观,血压高了,血脂也不正常,血糖也开始在边缘徘徊。老王心想,自己已经很注意生活习惯了,每天坚持去公园散步,饮食也尽量清淡,可为什么各种病还是像约好了似的,纷纷找上门来呢?他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奈,难道真的是年纪大了,身体就注定要出问题吗?

人老百病缠身,原因多在 “三个字”!

其实,老王的遭遇并非个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就像一台使用多年的机器,零部件逐渐老化,免疫力慢慢下降。身体的各项机能不断衰退,代谢也变得越来越弱,这就给了各种病菌病毒可乘之机。那些潜藏在身体里经年累月的隐患,也开始蠢蠢欲动,伺机发作。而仔细分析那些老了以后大病缠身的人,原因往往离不开这 “三个字”。

吃:不良饮食习惯的连锁反应

吃,这个看似简单的日常行为,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很多人上了年纪后,饮食习惯却没有随之改变。吃盐多,一顿饭下来,饭菜咸得让人皱眉,却浑然不知过量的盐分会使血压升高,给心血管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吃肉多,无肉不欢,顿顿都是大鱼大肉,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血脂升高,血管壁上逐渐堆积起厚厚的脂肪斑块,让血管变得狭窄、堵塞。

暴饮暴食和不规律进食也是常见的问题。今天胃口好,就胡吃海塞,明天没食欲,就随便对付两口。这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肠胃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肠胃就像一个疲惫的工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很容易罢工,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更糟糕的是,有些人还经常抽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就像一个个 “小炸弹”,不断侵蚀着本就脆弱的血管。它们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失去弹性,变得僵硬、脆弱。这不仅更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引发脑梗塞等严重疾病,香烟中的致癌物还大大增加了患癌的风险。想象一下,血管就像一条条高速公路,血栓就像路上的巨石,一旦堵塞,后果不堪设想。

喝:酒精与饮料带来的健康危机

喝,同样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数据表明,很多新发癌症都和酒有关。爱喝酒的人,老了以后健康风险成倍增加。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肝脏不堪重负,引发酒精性肝病,如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酒精还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病等。

而饮料,尤其是那些含有大量糖分的饮料,也是健康的 “隐形杀手”。大量摄入饮料,会导致热量超标,身体无法及时消耗这些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血液中的糖分升高,还会使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就像糖浆一样,流动变得缓慢。这不仅不利于血管健康,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懒:缺乏运动与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

懒,也是老年人健康的大敌。能坐着绝不站着,喜欢久坐、缺乏锻炼的人,往往患癌风险更大。长时间久坐,身体的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减缓,脂肪容易在腹部堆积,形成 “游泳圈”。肌肉也会因为缺乏运动而逐渐萎缩,力量减弱。这不仅会影响身体的外观,还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让各种疾病有机可乘。

还有的人懒得上厕所,比如憋尿。憋尿是一种非常伤害膀胱的行为。当膀胱充满尿液时,就像一个被吹胀的气球,如果不及时排尿,膀胱壁会被过度拉伸,导致膀胱功能受损。轻则引发尿频、尿失禁等问题,让生活变得十分不便;重则可能导致尿路感染,细菌顺着尿道上行,感染肾脏,诱发各种炎症,严重影响肾脏功能。

更可怕的是,有的人懒得去检查身体。一些小毛病,刚开始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但因为没有及时就医检查,病情逐渐加重。等到症状明显,不得不去医院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很多严重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在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但通过定期体检,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这 4 种情况都不是病,可能只是人老了

在衰老的过程中,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些变化会让人误以为是生病了,但其实这只是自然的衰老现象。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郭艺芳曾分享过一个案例:一位老人,曾经走路健步如飞,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自己体力变差了,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他心里十分担忧,觉得自己肯定是得了什么大病,于是四处咨询、看病。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判断这是增龄性原因导致的体能变弱,建议他多锻炼,并不需要治疗。但老人一直不相信,连续辗转了几个医院,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结论,这才不得不接受。

老花眼:岁月带来的视力变化

50 岁后,很多人都会出现老花眼。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衰老现象,却很容易被误会是视力出了问题。其实,老花眼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导致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看近处的东西时,会变得模糊不清。只要没有其他眼部疾病,一般老花眼不需要过度治疗,只需要佩戴合适的老花镜,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想象一下,老花镜就像给眼睛找到了一把合适的 “钥匙”,让它重新看清近处的世界。

前列腺肥大:男性衰老的常见现象

前列腺肥大也是人老了以后容易出现的情况,尤其是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会逐渐增大,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变化。一般情况下,前列腺肥大不需要治疗,除非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如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才需要用药或者手术治疗。很多老人在体检时发现前列腺肥大,就惊慌失措,其实大可不必。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关注前列腺的变化,就可以了。

失眠:褪黑素减少引发的睡眠困扰

失眠也是年纪大以后常出现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觉少。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分泌的褪黑素降低。褪黑素是一种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它的分泌量下降,就会导致睡眠情况变差。在不严重的情况下,建议可以先通过清淡饮食来缓解症状。睡前注意少喝水,避免频繁起夜影响睡眠。尽量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比如拉上窗帘,调暗灯光,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骨关节退行性改变:身体老化的正常反应

“退行性” 听起来好像很严重,但其实它的意思就是老化。很多时候,骨关节退行性变化都不是一个疾病,只是机体在衰老过程中自适应的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会逐渐磨损,骨质增生,这就导致了骨关节的疼痛、僵硬等症状。一般情况下,非必要也不必治疗。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减轻关节的负担。也可以补充一些营养素,如钙、维生素 D 等,保护关节健康。

很多病都源于营养不良,老人 4 种营养得跟上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布相关文章,提醒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正面临着严峻的营养不良风险。随着全球各地老年人人口不断增加,营养不良也将成为更多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中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多个城市 65 岁以上老年人中,50% 以上都有营养不良问题。北京大学发布的追踪调查数据也表明,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群体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存在营养不良,而且这一数据未来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营养不良会给老年人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免疫力下降,身体就像失去了坚固的防线,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的侵袭,经常生病。肌肉萎缩,身体变得虚弱无力,连简单的日常活动都难以完成。钙质流失,骨骼变得脆弱,容易骨折。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思维变得迟钝,影响日常生活。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谷传玲提醒,老年人及时补充这四种营养很关键。

蛋白质:肌肉健康的基石

人老了以后,蛋白质合成速度变弱,很容易缺乏蛋白质,这会加重肌肉退行性变化。蛋白质就像身体的 “建筑材料”,对于维持肌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建议老年人可以通过饮食摄入补充蛋白质,日常可以多食用肉蛋奶豆等食物,这些都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比如,每天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适量摄入瘦肉、鱼肉,每周吃几次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就能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钙:骨骼健康的守护者

人老了以后,钙吸收能力会下降,加上运动量减少,骨钙流失速度会越来越快。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骨骼变得脆弱易碎。专家建议老年人每天要保持 300 克奶、25 克大豆和 100 - 200 克绿叶菜的摄入量。牛奶是钙的优质来源,大豆和绿叶菜中也含有丰富的钙和其他营养素。同时,多晒太阳也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 D,而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维生素 D:促进钙吸收的关键

维生素 D 缺乏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症发病的主要诱因。维生素 D 就像一把 “钥匙”,能够打开钙吸收的大门,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和在骨骼的沉积。建议老年人日常可以多吃具有强化维生素 D 的保健食品或制剂,每天至少补够 15 微克。除了通过食物和保健品补充维生素 D,适当的户外活动也很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皮肤,是合成维生素 D 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

锌: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必需元素

缺锌也是老年人常见的情况,一般表现为食欲差、夜盲或视力不好、免疫力低下等。锌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调节、物质代谢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见的锌含量较高的食品主要为坚果、动物内脏、贝类食物,老年人日常可以适量食用这些食物来补充锌。比如,每天吃一小把坚果,每周吃一两次动物肝脏或贝类食物,就能满足身体对锌的需求。

除了特别要重视以上 4 种营养素外,日常保证均衡的饮食结构也很关键。老年人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素。而且老年人更要注重体型维持,过胖过瘦都对健康不利。过胖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风险,过瘦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适量运动也是老年人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环,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每周坚持运动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让身体保持活力。

来源:生活全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