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一院肝脏微创外科应用机器人根治复杂肝胆肿瘤

360影视 2025-02-09 18:42 3

摘要:近日,哈医大一院肝脏微创外科团队应用机器人腹腔镜手术技术,为一名罹患复杂肝胆肿瘤的患者行复杂肝胆肿瘤的微创根治性切除手术,在彻底根除病灶的同时,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再次彰显哈医大一院在肝胆微创外科领域的高超技术水平。

近日,哈医大一院肝脏微创外科团队应用机器人腹腔镜手术技术,为一名罹患复杂肝胆肿瘤的患者行复杂肝胆肿瘤的微创根治性切除手术,在彻底根除病灶的同时,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再次彰显哈医大一院在肝胆微创外科领域的高超技术水平。

退休生活病痛缠身,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年近七旬的张女士,一年前发现皮肤、巩膜黄染,伴乏力、消瘦和皮肤瘙痒,检查发现肝脏和胆道均存在占位性病变,肿瘤位置极为刁钻,与重要血管、器官关系极为密切。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接受胆道穿刺置管引流术,将胆汁通过引流管从体内引流出来,同时口服抗肿瘤药物来缓解症状。然而,穿刺之后黄疸和瘙痒症状得到了缓解,但穿刺置管的伤口每隔两天就要拆开来换药,每隔两三个月就要去医院换新的引流管。一年的时间里,肚子上挂着两个引流袋,不仅时常引发疼痛,给张女士的日常生活也造成很大的不便,毫无生存质量。

寻寻觅觅,终有善果

张女士了解到哈医大一院肝脏微创外科团队在治疗肝胆疑难病例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独到之处,找到了肝脏微创外科主任麻勇教授。经过查体和查阅相关影像学检查资料后,将张女士收治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并提供治疗方案。

图1:患者术前肝胆肿瘤三维影像重建示意图

“张女士肝脏肿瘤体积较大,位于肝尾状叶,瘤体直径将近7公分,周围紧邻重要脉管,同时,在患者的肝外胆管也可见巨大占位性病变,造成远端胆管梗阻,近端胆管扩张,完善三维重建结果可见肝内肿瘤与第一肝门、第二肝门以及下腔静脉关系密切,胆道内瘤体造成胆管充盈扩张,远端到达十二指肠乳头上方,近端达到左右肝管,占位效应十分明显(图1)。”麻勇教授带领肝脏微创外科团队为患者进行科内会诊,首次提出患者系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意见!患者年龄较大,且接受长期的靶向药物治疗和胆道引流,根治性手术需要切除大范围肝脏以及肝外胆道,清扫肝门淋巴结以及做消化道重建,患者能否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成为很大的挑战!

考虑到患者家属微创手术意愿强烈,更是对麻勇教授医疗团队绝对的信任和依托,经过麻勇教授团队谨慎考虑以及相关多学科会诊,最后团队决定在患者停药两周后,运用最先进的机器人腹腔镜技术为张女士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持久奋战,医疗团队展现强大专业能力

最终,麻勇教授带领杨广超副主任医师及其他肝脏微创外科团队成员,在麻醉科崔林医生及手术室李晓东、胥清华护士等手术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下,历时8个小时的精细操作,成功完成了机器人腹腔镜下扩大左半肝切除术+肝尾状叶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道探查术+肝门部胆管病变切除术+肝门淋巴结切除术+胆肠吻合术+肠吻合术等一系列手术。术后病理报告与麻勇主任团队术前诊断完全一致。

杨广超副主任医师回忆:“术前长期的引流管引流以及肿瘤的持续发展,导致患者腹腔中的情况变得极为复杂,腹腔脏器严重粘连,我们仔细用超声刀分离这些粘连部位就历时一个多小时,才得以充分暴露肝组织。由于靶向药物的原因,肝实质异常质脆易出血,手术过程极为复杂,单从漫长的手术时间就可见一斑。总体来说,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对术者和麻醉医生都是很大的挑战。”

图2:患者出院后书写的感谢信

张女士家属说:“原本对手术的希望很渺茫,没想到麻主任团队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并且还是用微创的方法为我的家人做手术,我们都很敬佩他。”

术后张女士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围手术期管理,先后解决了胸腔积液、术后肺炎、伤口延迟愈合等问题,最后安全平稳地度过了围手术期,顺利出院。跟随她1年之久的两枚穿刺引流管在内,所有引流管全部拔除,张女士终于回归充满希望的生活(图2,3)。

图3:患者出院与肝脏微创外科团队成员合影留念

哈医大一院肝脏微创外科系东北首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中国肝胆外科临床手术教学示范中心,全国肝脏微创外科ERAS示范病房,黑龙江省肝脏微创外科联盟组长单位,东北腹腔镜肝切除联盟副组长单位,北方肝癌诊治联盟核心成员单位。科室始终坚持把医疗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医疗质量和安全,赢得了患者和同行的广泛赞誉。在专业技术方面:肝胆脾微创手术占比保持80%以上,腹腔镜肝切除手术逾千例,机器人肝胆脾微创手术近700例,持续保持区域领先地位。在创新方面:完成东北三省首例机器人单孔肝切除手术、首例完全机器人腹腔镜肝癌联合门脉癌栓切除术、首例机器人泰姬陵手术、多例肝门胆管癌微创手术、多学科联合脏器微创切除手术以及微创全尾状叶切除、胆总管囊肿、肝癌复发再切除、部分脾切除等高难度手术,彰显技术特色优势。科室将始终秉承“医术有高度,服务有温度,管理有尺度”的建科理念,以最专业的医疗团队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张海鹏 苑斯淇

来源:哈医大一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