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心语 | 寒假余额已不足!做好这三点,让假期收好尾,新学期开好头

360影视 2025-02-10 01:15 3

摘要:不知不觉,寒假已悄然接近尾声。孩子们或许仍沉浸于假期的悠闲与自在,享受着难得的自由时光,而家长们的心中,却悄然拉响了“开学倒计时”的警钟,开始为新学期的到来做各种准备。站在假期与新学期的交界点上,除了调整生活作息,尽快收心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才能不让孩子在假期

不知不觉,寒假已悄然接近尾声。孩子们或许仍沉浸于假期的悠闲与自在,享受着难得的自由时光,而家长们的心中,却悄然拉响了“开学倒计时”的警钟,开始为新学期的到来做各种准备。站在假期与新学期的交界点上,除了调整生活作息,尽快收心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才能不让孩子在假期的尾声感到失落或空虚,而是依然能感受到快乐与充实呢?本期《细说心语》,我们一起来探讨在寒假最后一周,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完成的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助力孩子们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寒假收心,

家校协力这样做

随着开学日期的逼近,不少父母开始发愁:既要兼顾假期余韵的松弛感,又要为规律校园生活作准备。究竟如何科学调整作息时间,才能让孩子既能平稳过渡,又不会对开学很烦躁?湛江市第二中学德育处副主任姜桂芳给出了以下四点建议,助力孩子平稳过渡新学期。

1.循序渐进,提前一周开始调整作息。每天将孩子的起床、睡觉时间向后推迟或提前30分钟,逐步向开学后的作息靠拢。例如,孩子假期每天早上9点起床,开学后需7点起床,那么从现在开始,第一天 8:30起床,第二天8:00起床,以此类推。同步调整午睡和晚上睡觉时间。若孩子假期有长时间午睡习惯,可逐渐缩短午睡时长,晚上提前入睡时间,保证每天总睡眠时长合理减少,与开学后一致。

2.在调整作息期间,家长自身也要按照新的作息规律生活。孩子看到父母规律的起居,会更容易接受作息的改变。比如,家长不再熬夜看电视或玩手机,而是早睡早起,为孩子树立榜样。睡前避免刺激性活动,如看激烈的电视节目、玩竞技游戏等。可以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拉上窗帘、调暗灯光、播放轻柔音乐,帮助孩子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

3.调整饮食。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清淡食物的比例。例如,早餐可准备燕麦粥、水煮蛋、苹果,午餐和晚餐多搭配清炒时蔬、清蒸鱼等。这样有助于孩子清理肠胃,减轻身体负担,提高新陈代谢,适应开学后的学习节奏。

控制零食和饮料的供应量,尤其是高糖、高脂肪的零食以及碳酸饮料。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健康的小零食,如坚果、酸奶等,既能满足孩子口味需求,又能保证营养均衡。

4.校家协同,共同助力孩子适应新学期。学校可以组织一次“开学作息调整”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假期的作息情况以及调整计划。通过交流,孩子们能发现大家的共性问题,也能从他人那里获得灵感和方法。老师在班会上可以讲解作息调整的重要性,如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应对学习压力等。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或科学数据,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作息规律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

对于在作息调整上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了解他们的具体困扰,如难以入睡、早上起不来等问题的原因。若是因为生物钟紊乱,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调整建议,如睡前喝一杯温牛奶、用热水泡脚等助眠方法;若是心理因素,如对开学焦虑导致失眠,则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

开学前夕,

不急于提及孩子过往成绩

假期的放松过后,如何才能让孩子更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姜桂芳强调,在新学期即将开始时,不要急于提及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以免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要鼓励孩子享受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中所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成长进步。例如,当孩子完成一篇作文时,不要只看重分数,而是与孩子一起讨论作文中的创意表达、优美语句等亮点。

要用正面激励的方式,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和付出。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时,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如“你今天做数学题的速度比昨天快多了,这说明你在努力哦,继续加油!”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进入新学期学习状态,姜桂芳建议,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制订新学期的目标,“目标要具体、可实现、可衡量。例如,语文成绩提高5分、每周读完一本课外书等。让孩子参与到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实现目标。”

此外,还可以将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每个小步骤都有相应的奖励机制。比如,完成一个小目标后,可以带孩子去看一场电影或吃一顿大餐,让孩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

姜桂芳提醒,在开学前一周左右,和孩子一起整理学习用品和书桌,也能让孩子更好地进入新学期的学习状态。“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清理掉过期或损坏的文具,购买新的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将书本、文具分类摆放整齐,贴上标签,方便使用。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颜色装饰房间,摆放一些绿植或孩子喜欢的小摆件,让孩子在学习时感到心情愉悦。”

亲子互动,

让假期尾声更温馨

“寒假的最后几天,承担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收尾,也是开端,相当关键。”东莞市清溪中学德育处副主任、心理老师马淑芬建议,家长可以安排以下四类家庭活动,让孩子假期更充实,开学过渡更顺利。

1.游戏拓展,增进关系。寒假是一年中难得的亲子共有假期,如何通过假期促进家庭间的互动增进亲子关系,是假期的首要任务。可以带孩子去野外放风筝,感受春日的气息;和孩子一起采摘蔬菜、水果,感受丰收的喜悦;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来个亲子户外野餐,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2.亲子共读,助力收心。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孩子的寒假相对会过得比较“放纵”,在寒假尾声安排亲子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收心,因为阅读相对来说是比较安静和专注的活动,远离尘嚣,远离嘈杂,尤其是在睡前进行阅读,对睡眠有所助益。此外,亲子阅读是亲子之间共享亲密时光的有效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放下手机,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这不仅能拉近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重视,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3.感恩他人,蓄满能量。假期也是为孩子蓄力的好时机,孩子经过一个学期的辛苦和忙碌,积蓄的能量可能已经所剩无几,不妨在假期快要结束时通过“制作感恩卡”帮助孩子积蓄能量。父母可以提前购买好温馨好看的卡片,家庭成员各自写下寒假以来所见所闻等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可以是家人的也可以是自己的,写完以后粘贴到家庭展板上供大家观看,也可以互相传阅,为自己和家人赋能。

4.家庭会议,设置目标。在假期尾声,可以借助家庭会议,共同设置新年目标,不仅仅是孩子需要设置目标,大人也需要,以免让孩子觉得父母在pua他。家庭成员围圈而坐,每人先总结一下过去一年的收获与不足,再说说来年的想法,听完其他人的分享以后再次梳理自己的目标,最终以书面的形式写下来,粘贴在显眼位置。

5.举行仪式,告别寒假。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很需要告别寒假的仪式,这种仪式感可以帮助孩子从心底真正告别寒假。不妨通过一顿丰盛的下午茶或者晚餐,作为告别寒假的仪式,在开餐之前,父母可以强调:“吃完这顿大餐,就代表我们要和这个寒假说再见啦,我们就要开始步入新一轮的工作和生活啦!”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