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髁置换(UKA)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假体周围感染(PJI)是UKA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中国UKA手术量的激增,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PJI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国内缺乏UKA术后PJI预防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基于此,我
本文汇总了2025年1月发布的骨科相关指南及共识,供各位老师查阅下载~~
01 单髁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单髁置换(UKA)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假体周围感染(PJI)是UKA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中国UKA手术量的激增,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PJI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国内缺乏UKA术后PJI预防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基于此,我国相关专家经反复讨论后制定了本共识,共形成16条推荐意见,涉及术前评估、术中优化和术后管理,以期降低UKA术后PJI发生率。
链接:
02 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4年版)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急诊最常见的损伤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8%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克氏针或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架或克氏针固定。结合了中、西医特点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在该病的诊疗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但因缺少相关的临床指南和规范,相关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推广受到了限制。基于此,本指南发布,规定了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及手法复位操作方法,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有专业资质的执业医师,可为其合理使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技术诊疗桡骨远端骨折提供指导。
链接:
03 《腰椎管狭窄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年)》解读
近年来,随着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中西医诊疗技术的发展,《腰椎管狭窄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年)》应时发布,该指南明确了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式,规范了疾病的中医辨证和用药,并首次将中成药治疗以及中成药参与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管理的内容纳入指南推荐范围内,填补了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领域缺少高质量指南的空白。本文对该指南进行了解读,以方便临床医生查询。
链接:
04 2025 临床实践建议:X-连锁低磷血症的诊断和管理
X-连锁低磷血症(XLH)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骨疾病,由PHEX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引起,主要在成骨细胞、骨细胞和成牙细胞中表达。本临床建议主要为XLH的诊断和管理提供最新的临床实践建议,以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链接:
05 2025 USPSTF建议声明:筛查骨质疏松预防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心理困扰、后续骨折、丧失独立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和死亡有关。本声明评估了40岁或以上无骨质疏松症或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筛查预防以骨折的获益和危害,并建议在65岁以上女性中筛查骨质疏松症,以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链接:
06 2024 CAR实践指南:骨密度测定报告(更新版)
本指南是对2013年CAR骨密度测定报告技术标准的更新,主要更新包括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和CAROC工评估骨折风险的认可等,以规范骨密度测定报告的撰写。
链接:
07 前交叉韧带翻修术:欧洲运动创伤、膝关节外科和关节镜学会(ESSKA)共识解读
前交叉韧带(ACL)翻修比初次ACL 重建更具挑战性,其预后也更不理想。欧洲运动创伤、膝关节外科和关节镜学会(ESSKA)制定了一项关于ACL 翻修术前诊断、评估和适应证的共识,为临床最为关注的18 个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旨在进一步改善ACL翻修预后。
链接:
08 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脊柱、骶髂关节等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AS 可以并发多系统病变,其中继发性骨质疏松常见,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诊治共识或指南。本指南就我国一线风湿免疫科、骨科医师关注的11 个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提高AS继发骨质疏松诊疗的科学性,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质量。
链接:
09 2025 SEDAR共识建议: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患者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管理
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使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复杂化。本建议主要针对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患者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指导建议。
链接: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