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禁张兰、汪小菲:流量狂欢下的道德与规则之争

360影视 2025-02-09 00:42 3

摘要:此次封禁的导火索是台湾艺人徐熙媛(大S)逝世后的一系列争议性操作:账号“我是夏小健”发布汪小菲“包机送大S回家”的不实视频,张兰小号推荐该内容并借势直播带货,而小S及包机公司均公开辟谣,直指谎言“无法容忍”。

2025年2月8日,抖音官方以“利用逝者恶意炒作营销、推荐不实视频”为由,无限期封禁张兰、汪小菲及其关联账号,引发广泛讨论。

此次封禁的导火索是台湾艺人徐熙媛(大S)逝世后的一系列争议性操作:账号“我是夏小健”发布汪小菲“包机送大S回家”的不实视频,张兰小号推荐该内容并借势直播带货,而小S及包机公司均公开辟谣,直指谎言“无法容忍”。

抖音此次封禁并非孤立行动。据平台公告,涉事账号多次违规且屡教不改,例如张兰账号曾因发布不实信息、侵权内容被处罚,此次又利用逝者炒作牟利,触碰了公序良俗的底线。抖音副总裁李亮强调,平台在事件初期仅对“我是夏小健”暂时禁言30天,待包机公司辟谣后才定性为“性质恶劣的谣言”,最终升级处罚。

这一流程体现了平台对热点事件反转的谨慎态度,但同时也暴露了部分账号长期游走于规则边缘的顽疾。

张兰、汪小菲的账号背后是商业利益驱动的“流量至上”策略。大S逝世后,汪小菲的“淋雨下跪”、张兰的“至暗时刻”直播均被质疑消费逝者情感。其创立的品牌“麻六记”高度依赖抖音直播带货,线上销售额占比超60%,此次封禁直接切断了核心销售渠道,更导致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这场风波揭示了一个现实:依赖话题炒作的商业模式虽能短期获利,却难抵道德风险与监管压力。

张兰对封禁表示“不认同,不接受”,辩称自己仅点赞未推荐视频,并质疑平台规则透明度。

公众对此态度分化:一方支持平台维护网络清朗,另一方则担忧“舆论定罪”可能损害程序正义。此事也引发更深层思考:社交媒体平台如何在流量经济与道德责任间平衡?公众人物是否应承担更高的社会责任?

抖音此次重拳出击,既是对无底线炒作的警示,也是对行业生态的净化。然而,规则的明晰化与执行透明度仍是平台治理的关键课题。对企业和公众人物而言,唯有回归商业本质、尊重社会伦理,才能在流量浪潮中行稳致远。

来源:宇智波斑六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