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们继续分享直播课第151讲:春节回家,回哪个家?你是否陷入两难?
前言
每周一,爱与幸福都会节选上周郑委老师直播课中的精彩部分,分享给大家。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直播课第151讲:春节回家,回哪个家?你是否陷入两难?
正 文
今天的主题:春节回家,回哪个家?你是否陷入两难?
首先,中国人究竟有几个家?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其实回谁家都没那么重要了。
我问问大家:在你心中,你有几个家,都是什么家?
有人说:“娘家、婆家、自己家,三个家。”
我想告诉你,中国人三代才是一个家。
这个时代很多人过得很辛苦,原因可能就是很多人的家只有两代人,甚至未来有很多只有一代人的家。
有人说:“父母在哪里哪就是家。”
如果夫妻俩的父母不在一个地方,你们过年回一方父母家的时候,“父母在哪儿,哪儿就是家”不就有矛盾了吗?没回自己父母家的那一方就不会把对方父母的家当家,那另一方会开心吗?
我认为对婚后的女人来说,婆家才是家,娘家只是曾经生你养你的地方。《说文解字》中对“嫁”字的解释是嫁者、家也。为什么会这么说,这是有深刻的含义的,后续有时间我再告诉大家。
只是,我这样一说,现在的小年轻、小夫妻们就不愿意了,“过年回谁家,还用问吗?各回各家!”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年三十必须在婆家过,年初二则要回娘家过。因为有了这个规矩,我们的家庭矛盾反而少了。
有人说:“过年正好放假,带着父母去旅游,谁家都不回。”
现在很多人过年不回家,那“回家”和“过年”就是两个概念了,回家是回家,过年是过年。
今天,我们好好谈谈“过年回家”:中国人有几个家?春节回家,回的究竟是什么?这个话题,太有意义了。
我想告诉大家:中国的春节,它根本不是个日子,它是我们内心深处最重要的灵魂寄托。
所以,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才“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只是,有的人是想回,有的人是不敢回,有的人是不想回,有的人是不得不回。回去了以后,有的人特不想走,有的人是特别想走。
这个年啊,给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造成了太多的起起伏伏,我们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幻梦说:我觉得回到娘家特别放松。】
她这么说,说明什么呢?说明在娘家之外的地方她不放松。
【随缘说:在哪都不放松。】
在哪都不放松,这个生命太不容易了,说明她内心的苦没人知道,好好给自己找个心灵家园吧。
【平息说:我回到娘家就想赶紧回来。】
平息这个生命可能是一个特别纠结的生命,特别内耗的生命。
【橘子花开:一个人最舒服。】
那有可能这个人是背负型性格,遇到谁都想背在身上,所以,才盼着一个人,一个人最舒服。
【开心果:就想自己一个人呆着。】
“一个人最舒服”,“就想一个人呆着”这两个不一样
“一个人最舒服”可能就不跟别人呆着了,
“就想一个人呆着”可能一个人呆着的时间很少,对吧?
【与其:回家心情特好。】
如果回家心情特好,很有可能这一年你太累了,特别需要有一个地方让自己……
你看我们通过回家这件事能看清自己,能看到我们的内在世界。
所以,在你心中,你有几个家?
千万不要说“娘家、婆家、自己家三个字”。这样说的人可能心里没有家。因为你把一个家分成了三份,家被分裂开了,你不会太幸福的,你分得太清楚,可能你和你爱人的心永远有一个东西阻隔着……
好比:挣了钱是谁的?是小家的,是婆家的,还是娘家的?如果男人想给自己家,女人想给娘家,会不会矛盾重重?过年了,买东西给三家买,得平衡各方,会不会很累?分得太清楚,会不会觉得不公平?同时过年,还得讨论回谁家过年的问题,会不会吵架?
如果你把娘家、婆家和自己家当成一个家。这个家是婆家的父母安心开心,娘家的父母安心开心,小家的你们安心开心。回哪个家都不重要了,对吗?
那我们到底有几个家?
从文化的角度,中国人有四个家,如果精确点说是三个家。
一是我们自己的心灵家园。我们一般把这个家叫心境,也是心安的地方。
二是血缘关系的家。即我们出生的地方,也叫父母的家。
这个“家”到底是娘家还是婆家,我后面会说,可能娘家和婆家加在一起才是“家”。
三是国家,一个承载文化的家。
四是天地,这个家也叫天下之家。
当你修行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心可以足够大,大到和天地一起,那么第一个家和第四个家就会合二为一,即天人合一,成了一个圆,叫圆满的家,人就团圆了。
所以,中国人把春节回家叫团圆,在我们内心深处有一个深刻的文化习俗,回家就可以团圆了!
刚才,我坐在这儿准备直播的时候,闭上眼睛,想到回家,我就想流泪。
我的父母在山西太原,我的小家在北京,没有特殊情况下,我们都会开着车回家过年。
每到那时,爸爸一定问:“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出发的那天早上,爸爸也一定会打电话问:“你们出发了吗?”
过一会儿再打电话:“你们到哪儿了?”
然后,当我们的车开进小区,爸爸永远站在阳台朝着小区的门口看。
几年前,爸爸去世了。
我现在想到这个情景就会感动,就会流泪,就会思念我的父亲,这种思念非常美妙。
所以,中国人的过年就过两句话:
“爸妈,我们回来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爸妈想你们了。”最开心的事儿莫过于孩子回家了;
最安心的事儿是回家看到了爸妈。
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人春节回家的全部含义。
这一年,我们过得不开心不安心,我们要回家找爸妈获取开心和安心;这一年,我们过得很开心很安心,我们要告诉爸妈让他们开心和安心。
中国人这一生追求的“开心”和“安心”,在春节回家这样一个浩大的迁徙中,完成了这两颗心的匹配。
春节“回家”“开心”“安心”是我们跟家庭的关系的投射,能够让我们看见自己,看见我们跟父母的关系,看见我们跟家庭的关系,看见我们内心深层次都拥有着中国人的深情和真情。
“爸妈,我们回来了”,回家是我们人生的正道,叫“至德”,做人止于至善就会开心。
“孩子,爸妈想你们了”,我们就有了归家的路,叫“要道”,人走在大道上就会安心。
对于中国人来讲,春节回家、回国家、回天下、回本心就是“至德要道”。
只有走上回家的路(即“要道”)的人,才能不断地发现那个圆满具足的自己(即“至德”),最终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这就是中国人回家过年的根本意义。
每年一次的春节,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讲,就是“回家”看看自己跟家的关系、自己跟父母的关系,拷问自己的心灵:这一生,我们是否可以“安心”的度过,是否可以“开心”的度过,是否在4个家中拥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国人之心,克己,修己、成己。
请记住:中国人最重要的三个字“回”、“家”、“心”都集中表现在了中国人的“春节回家”里。
春节为什么回家?
就为了两句话:“爸妈,我们回来了”,“孩子,爸妈想你了”,
家,就是中国人通向“开心”和“安心”之路。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
因为回家的路才是人生正道,因为回家面对父母才能看到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回家是我们对安心的渴望,对温暖的渴望,对支持的渴望,对伤心、痛苦、委屈之后可以被疗愈的渴望。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回不回家不重要,怎么回家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谁”“我要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这才是中国人真正回家的本意。
这个世界的每一种文明和文化都指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中国人每年春节的大迁徙,不就是一年一年地拷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吗?
中国人的“回家过年”就是中国文化给中国人的光明指向。
本文知识产权归爱与幸福所有!
来源:爱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