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新闻社,有着非常多的体育女记者。无论是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等大型综合体育赛事,还是世界杯、大满贯、世乒赛等单项体育比赛,都有着她们的身影与作品。
熬夜出差强度高,而且要懂超多体育知识,体育新闻似乎是男记者的主场。
然而细心的网友会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女记者的身影逐渐活跃于各类体育赛事的现场。
在中国新闻社,有着非常多的体育女记者。无论是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等大型综合体育赛事,还是世界杯、大满贯、世乒赛等单项体育比赛,都有着她们的身影与作品。
2023年7月28日,记者参加成都大运会第一场中外媒体新闻发布会。
作为其中的一员,今天我和大家聊聊一名体育女记者的工作日常。
积累专业知识 不打无准备之仗
记者永远不能停止学习,要永葆好奇之心,体育领域更是如此。不同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专业术语,而同样的体育项目也可能因为赛事举办地、时间不同而规则不同。
这需要我们在进行体育报道前,学习并积累专业知识。包括项目发展历程、中外名将资料、中国队历届成绩、竞赛规则等,不打无准备之仗。
如:ACE球是指网球比赛中发球直接得分且对手未触球;霹雳舞比赛中,运动员可以用花名参赛,中国霹雳舞“一姐”刘清漪在巴黎奥运会的参赛名是“671”;中国、日本、韩国都有各自的围棋竞赛规则,通常在哪办赛就用哪儿的规则。
记者在后方配合巴黎奥运会报道时,准备的学习资料。
人物是体育报道的灵魂
人物是体育报道的灵魂。人们热爱体育,热爱的是赛场上的激情拼搏,也热爱着竞技背后所呈现的人性之美。
每次拿到参赛运动员名单后,我们都会对运动员进行详细梳理,了解他们的成长故事,重要赛事的表现,观看相关访谈。在采访前后,还要留意赛场内外一些直播无法捕捉到的细节,让稿件更立体、丰满。
如2024年在成都举行的汤尤杯中,澳大利亚队有一位名叫Gronya SOMERVILLE的女运动员。这次,她没有用人们更熟悉的名字——康荣雅参赛,很少有人知道她是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家族的第五代。
而做足了功课的我们早早“锁定”了她,并在小组赛期间完成了对她的独家专访《康有为后代康荣雅:是羽毛球选择了我》。
在进行体育人物报道时,需要注意的是,客观中立是体育记者报道应有的立场。因此,我们不能怀着“我是xx的球迷”“xxx是我最喜欢的运动员”的想法,也不要将一些较为主观的描述写进人物稿件中。
笔头镜头一起抓
全媒体时代的体育报道,文字记者在现场除了完成快讯、消息、通讯、综述、评论等稿件外,还需要有受众思维,从读者兴趣出发,灵活拍摄赛场外的图片、视频。
成都大运会期间,我与两位女记者探访大运村夜市时遇到一位“社牛”运动员。这位“社牛”运动员抢走女记者话筒后,对着话筒疯狂表白中国,并表示愿意做导游带记者逛大运村。
虽然这位“社牛”运动员打乱了我们的报道计划,可他在大运村的“社牛”行为本身就是新闻的一部分。“社牛”运动员抢话筒时,我们都没有忘记记者的职责和使命,用手机镜头拍下了全部场景。
这些视频在后方编辑老师配合下迅速发稿,最终微博话题阅读超过5000万,并登上微博热搜前三。
体育新闻不仅发生在赛场内,好的采访对象也不非得是冠军。做一个体育报道的有心人,笔头镜头一起抓,可能在赛场外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打破刻板印象
体育记者常年奔赴各大赛事,既要面对户外环境的恶劣,也要面对高强度、快节奏的赛事,还要一专多能。所以体育报道常给人留下“不适合女性”的刻板印象,而女记者也常给人留下“女汉子”的刻板印象。
2024年5月1日凌晨,记者和四川分社女记者岳依桐离开汤尤杯赛场,到家写完人物通讯稿已经凌晨3时。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在大赛期间是常态。
平时的我热爱运动,如打拳、骑车、举铁,大多数时间都是以“肌肉猛女”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我观察到体育赛场也有很多瘦弱的女记者,她们肩扛摄像机,混采区走位灵活,小小身体也能迸发出巨大力量。
体育报道与照顾家庭也并不矛盾。每次体育赛事结束,我都会给孩子分享这次体育报道的所见所闻,也鼓励孩子拥有一项喜爱的运动,并在观看比赛后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想。
毕竟,成为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的前提,是先成为更好的自己。
听听她们怎么告诉她们
从17世纪卢梭首次提出“体育”概念至今,体育深刻改变着地球村上的每一位居民,成为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的通用语言。
从事体育报道十年来,我的收获不仅是一篇篇稿件,还有更强大的内心。
鼓舞与激励我的是一位位闪闪发光的她:24岁敢打敢拼的“小魔王”孙颖莎,35岁连输24场却从未放弃的张帅,年近半百为母则刚的丘索维金娜……以及和我并肩作战的中新社体育女记者们。
Q你想对其他体育女记者说什么?
中新社记者王祖敏:做任何事情成功与否的关键都不在于性别,而在于本心、才能和努力。加油,每一个驰骋于和平年代“战场”之上的体育女记者!
中新社记者国璇:祝广大体育女记者们胸中有丘壑、执笔走天涯,在与体育相伴的路上,也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中新社记者周昕:借用罗兰加洛斯球场的一句话:“Victory belongs to the most Tenacious.”
中新社记者缪璐:(速度)更快一点,(观察)更细一点,(身体)更强一点!
来源:庖丁解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