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叔银行行长退休,曾经求他帮忙被拒,如今我开7家店,他急了!

360影视 2025-02-24 08:30 2

摘要:"小周,说实话,创业不是闹着玩的,你还是找份稳定工作吧。"叔叔轻轻放下茶杯,目光中带着居高临下的怜悯。"叔,就借我五万,我一定会成功!"我攥紧拳头,眼中是不灭的火焰。那一刻,我不知道,这次拒绝将彻底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小周,说实话,创业不是闹着玩的,你还是找份稳定工作吧。"叔叔轻轻放下茶杯,目光中带着居高临下的怜悯。"叔,就借我五万,我一定会成功!"我攥紧拳头,眼中是不灭的火焰。那一刻,我不知道,这次拒绝将彻底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1

夏日的炎热似乎让整个青山市都蒙上了一层慵懒的薄纱,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内心的热情和躁动。我叫周明远,刚从大学毕业,手里拿着一纸文凭,怀揣着创业的梦想。

"明远,现在工作不好找,要不去你李叔叔那边银行试试?他是行长,应该能帮上忙。"母亲一边择菜,一边提议道。

李叔叔,全名李志强,是我们家族的"传奇人物"。他出身贫寒,却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名校,毕业后进入银行系统,一步步爬到青山市农商银行行长的位置。在我们家族中,他几乎是所有人仰望的存在,也是我从小的偶像。据说,他还帮助了不少亲戚进入金融系统,安排了不少"肥差"。

"妈,我不想进银行。"我放下碗筷,坚定地说,"我想自己创业,开一家餐厅。"

"创业?"母亲停下手中的活,略带忧虑地看着我,"你有经验吗?有资金吗?"

我摇了摇头。除了在大学食堂打过几个月工之外,我确实没有任何餐饮行业的经验,更别提启动资金了。

"那你拿什么创业?光靠一腔热血可不行。"母亲叹了口气。

"我可以向李叔叔借钱啊,他是银行行长,批个小额贷款应该不难吧?"我信心满满地说。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那你去试试吧,不过别抱太大希望。"

第二天,我穿上仅有的一套正装,来到了李叔叔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宽敞明亮,落地窗外是城市的繁华景象。李叔叔西装革履,神情严肃,完全是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叔叔好,我是明远。"我有些紧张地说。

"嗯,坐吧。"李叔叔头也不抬,继续处理桌上的文件,"听说你大学毕业了?"

"是的,我毕业了,今天来是想——"

"想找工作是吧?"李叔叔打断我的话,"银行每年都有招聘,你可以去应聘试试,不过竞争很激烈,不要太抱希望。"

"不,叔叔,我不是来找工作的。"我深吸一口气,"我想创业,开一家餐厅,需要一些启动资金,想问问能不能向银行申请一笔小额贷款?"

李叔叔终于抬起头,眼中满是惊讶:"创业?你?"他上下打量着我,仿佛在看一个天真的孩子,"小周啊,创业不是闹着玩的,需要经验、资源、人脉,你什么都没有,怎么创业?"

"我在大学食堂打过工,对餐饮有一些了解,而且我有商业计划书。"我急忙从包里拿出精心准备的计划书。

李叔叔接过计划书,随意翻了两页,便放到一旁:"说实话,创业不是闹着玩的,你还是找份稳定工作吧。至于贷款,没有资产抵押,没有经营记录,银行是不会贷款给你的。"

"叔,就借我五万,我一定会成功!"我攥紧拳头,眼中是不灭的火焰。

"小周,别天真了。"李叔叔站起身,整了整西装,"记住,这个社会不会对谁特别照顾,你得靠自己。"说完,他看了看手表,"我还有会议,你先走吧。"

就这样,带着满腔热情而来,却带着一身失落而归。更让我心寒的是,不到一个月,李叔叔的儿子李伟和女婿张强都进入了银行工作,而且一进去就是不错的职位。

"银行招人要求高"这句话似乎只对我有效。

那一刻,我心中的偶像彻底崩塌了。

2

被李叔叔拒绝后,我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我决定不再依靠任何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梦想。

我先找了一份快餐店的服务员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存下每一分钱。同时,我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厨艺,研究市场,为未来的创业做准备。

半年后,我攒下了两万元,加上向几个好友借的一些钱,终于凑够了开一家小餐馆的启动资金。

我的第一家店位于青石区一个不起眼的小巷里,面积不大,只有几张桌子。我取名为"远方小馆",寓意着追逐远方的梦想。

开业那天,只有几个朋友来捧场,生意冷清得可怜。我站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路人,心里忐忑不安。

"老板,你这店能撑多久啊?"一个老顾客打趣道。

我笑了笑:"只要有客人,我就会一直撑下去。"

创业的日子比我想象的还要艰难。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去菜市场采购,然后准备食材,中午营业,晚上打扫卫生,常常忙到深夜。有时候一整天只有几桌客人,收入勉强维持房租和成本。

最困难的时候,我甚至想过放弃。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李叔叔当年的嘲讽眼神,咬咬牙,坚持下去。

转机出现在开业三个月后。一位食客因为喜欢我店里的一道糖醋排骨,把他的朋友都带来了。这些人又带来了更多的人,就这样,我的小店开始有了固定的客源。

"老板,你这排骨是怎么做的?这么香!"一位顾客赞不绝口。

"秘方,秘方。"我笑着回应,心里乐开了花。

随着口碑的传播,"远方小馆"渐渐有了名气,生意也越来越好。一年后,我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有了一些积蓄。

这时,我开始考虑扩大经营规模。我注意到,城西新开发的商业区缺少有特色的餐厅,于是我决定在那里开第二家店。

第二家店的开业比第一家顺利得多,开业当天就座无虚席。我的经营理念——"用心做好每一道菜"赢得了越来越多顾客的认可。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我准备开第三家店时,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我想到了银行贷款,但一想到李叔叔当年的态度,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一位常客提出要投资我的餐厅。

"周老板,我很看好你的经营理念和能力,愿意投资你的新店,只要求合理的回报。"这位姓王的客人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

这个意外之喜让我的扩张计划得以顺利进行。有了王总的资金支持,我不仅开了第三家店,还注册了品牌,开始走连锁经营的道路。

三年后,"远方小馆"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七家门店的小型连锁餐饮品牌,在本地小有名气。

我的成功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有一天,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

"表哥,好久不见。"来人正是李叔叔的儿子,我的堂弟李伟。

我有些惊讶:"伟子,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李伟略显尴尬地笑了笑:"听说你的餐厅生意很好,我们银行最近有个中小企业优惠贷款项目,想来看看你是否有兴趣。"

我明白了他的来意,不禁感到一丝讽刺。三年前我求助时的冷漠,与今天的热情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们目前资金充裕,暂时不需要贷款。"我礼貌但坚定地拒绝了。

离开前,李伟欲言又止:"表哥,我爸前段时间退休了,现在有空的话,他想请你吃个饭,叙叙旧。"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李叔叔会主动邀请我。思考片刻后,我点了点头:"好啊,找个时间。"

3

李叔叔选择的是青山市最高档的"金玉满堂"酒楼,包了一个豪华包间。当我走进包间时,发现不只是李叔叔一人,还有他的妻子胡阿姨、儿子李伟,以及我的父母。

"明远来了!"李叔叔站起身,脸上堆满笑容,与当年那个严肃的银行行长判若两人。

我礼貌地打招呼:"叔叔好,阿姨好。"

李叔叔亲热地拉我坐在他旁边:"听说你的餐厅做得很成功啊,开了七家店了?真了不起!"

我只是微微一笑:"运气好而已。"

饭桌上,李叔叔不断给我夹菜,话题也总是围绕着我的生意,询问经营秘诀,未来规划等等。我能感觉到他眼中的惊讶和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

"明远,下个月我们小区要搞个居民联谊会,你看能不能给赞助一下?"胡阿姨突然问道。

还没等我回答,李叔叔就打断了她:"老胡,说什么呢?明远忙着呢,哪有时间管这些琐事。"

"没关系,叔叔。"我淡然一笑,"我很乐意为社区活动出一份力,胡阿姨可以直接联系我的助理安排。"

饭局接近尾声时,李叔叔借着酒劲,突然对我说:"明远啊,其实当年你来找我借钱的时候,我是故意拒绝你的。"

这话让我有些意外:"什么意思?"

李叔叔放下酒杯,正色道:"我看过你的那份创业计划书,其实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我了解你,如果靠我这个叔叔的关系轻松拿到贷款,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创业的艰辛,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我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你可能不知道,我当年也是白手起家,没人帮我,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争取。我希望你也能有这样的经历,这样才能真正成长。"李叔叔继续说道,眼中带着回忆的神色。

我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如何回应。

"其实,我一直关注着你的发展。"李叔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存折,推到我面前,"这是我从你开始创业那天起,每个月都存入的一笔钱,本来是打算在你撑不下去的时候给你的。但现在看来,你不需要了。"

我打开存折,里面竟有近二十万元,每笔存款日期都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从我开第一家店的那天开始。

这一刻,我的心情复杂到无法形容。当年的愤怒、失望、甚至是恨意,在这一刻似乎有了另一种解释。

"叔叔,这钱我不能要。"我将存折推回去。

李叔叔摇摇头:"这不是施舍,这是我这个当叔叔的一点心意。我为你感到骄傲,明远。你比我想象的要坚强、要优秀得多。"

我沉默了一会儿,最终端起酒杯:"谢谢叔叔的'不帮之恩',如果没有您当年的拒绝,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

李叔叔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也举起了酒杯:"这才是我的好侄子!"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轻松起来。李伟凑到我身边,低声道:"表哥,其实我爸退休后,一直关注着你的新闻。每次看到有关你的报道,他都会特别兴奋,拿给家里人看。"

"是吗?"我有些惊讶。

"是啊,他常说,明远这孩子有出息,比我强多了。"李伟苦笑道,"说实话,我有点嫉妒你。"

我拍拍他的肩膀:"各有各的路,你在银行也做得不错啊。"

李伟摇摇头:"哪里比得上你。对了,表哥,我最近有个困扰,不知道能不能请你帮忙?"

"什么事?"

"我爸退休后,把家族的一个小工厂交给我打理,但我实在不懂经营,现在工厂亏损严重,我爸都不敢告诉你。"李伟愁眉苦脸地说。

我想了想,决定抛开过去的芥蒂:"这样吧,改天我去工厂看看,有什么能帮的,我一定帮。"

李伟感激地握住我的手:"谢谢表哥!"

4

饭局结束后,李叔叔坚持要送我回去。在车上,我问他:"叔叔,您真的是为了锻炼我,才拒绝我的吗?"

李叔叔沉默了一会儿,最终叹了口气:"一半是,一半不是。当时银行确实有规定,没有抵押的贷款很难批下来,我怕批了会有人说闲话。但更重要的是,我确实想让你知道,这个社会没有捷径,成功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我明白了。"我点点头。

"明远,叔叔有句话想对你说。"李叔叔的声音突然严肃起来,"我们这辈人,经历了太多苦难,所以总想着让下一代过得更好、更容易。但有时候,这种好心反而会害了你们。看到你今天的成就,我很欣慰,也很庆幸当初没有帮你那个'忙'。"

我笑了笑:"谢谢叔叔的'不帮之恩'。"

车停在我家门口,李叔叔拉住我的手:"明远,一直以来,我都把你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看到你现在的成就,我比看到自己的儿子成功还要高兴。"

这句话让我心中的最后一点芥蒂也消散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帮李伟整顿那个家族工厂。那是一个生产小型五金件的工厂,设备老旧,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也跟不上市场需求。

"表哥,这工厂真的还有救吗?"李伟愁眉苦脸地问。

我拍拍他的肩膀:"任何企业都有转机,关键看怎么经营。"

我花了两个月时间,帮工厂制定了新的经营计划,更新了部分设备,改进了管理制度,还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了产品结构。慢慢地,工厂开始扭亏为盈。

李叔叔得知后,亲自来到我的办公室,情绪激动:"明远,叔叔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叔叔言重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我递给他一杯茶。

"不,你没有任何义务帮我们。特别是考虑到我当年对你的态度,你能这样帮助伟子,我真的很感动。"李叔叔的眼眶有些湿润。

我笑了笑:"叔叔,您说过,我们是一家人。家人之间,不需要计较那么多。"

李叔叔握住我的手:"明远,你长大了,比我想象的要成熟得多。"

就在这时,我的助理敲门进来:"周总,新店的装修方案需要您过目。"

"新店?"李叔叔好奇地问,"你要开第八家店了?"

我点点头:"是的,这次我打算尝试高端餐饮市场。"

"地址选好了吗?"

"还在考察几个位置。"我回答。

李叔叔突然来了精神:"我退休后买了一栋商业楼,二楼空着,位置很好,就在市中心。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我有些惊讶:"叔叔,您什么时候买的商业楼?"

"前几年有个投资机会,就买了。"李叔叔笑着说,"当然,租金方面可以从优,算是我对侄子的支持。"

我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提议不错:"那我抽时间去看看。"

5

一周后,我去看了李叔叔的商业楼,位置确实很好,周围商业气氛浓厚,人流量大,很适合开高端餐厅。

我决定接受李叔叔的提议,在那里开设第八家店,定位为高端粤菜餐厅,取名"荣叔食府",以示对李叔叔的感谢。

"荣叔食府"的开业仪式上,李叔叔作为特邀嘉宾剪彩。他站在台上,看着熙熙攘攘的宾客和装修豪华的餐厅,眼中满是骄傲。

"各位来宾,感谢大家参加'荣叔食府'的开业仪式。"我站在话筒前说道,"这家餐厅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一个对我影响深远的人——我的李叔叔。"

我转向李叔叔:"叔叔,七年前,您拒绝了我的贷款请求,那时我很失望,甚至有些怨恨。但现在我要感谢您,正是因为那次拒绝,我才学会了真正靠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李叔叔眼中闪烁着泪光,在众人的掌声中走上台,紧紧握住我的手:"明远,叔叔为你感到骄傲。"

开业当天,"荣叔食府"座无虚席,预订已经排到了一个月后。李叔叔带着全家人来捧场,还特意从老家请来了我的爷爷奶奶。

"明远,爷爷没想到你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爷爷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

我笑着回答:"爷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席间,李伟起身敬酒:"表哥,我敬你一杯。没有你,我们家那个工厂可能已经倒闭了。"

我举杯相碰:"客气了,家族企业,我也有责任。"

李叔叔突然插话:"明远,我有个提议。你的餐饮连锁做得这么好,不如我们合作,把你的管理经验用到工厂去,一起把工厂做大做强,怎么样?"

我想了想,点头答应:"好啊,刚好我也在考虑多元化经营。"

就这样,我和李叔叔开始了新的合作。在我的建议下,工厂转型为餐饮设备制造,与我的餐饮连锁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互相支持,互相促进。

一年后,工厂的营业额翻了三倍,"远方"餐饮连锁也扩展到了十二家店,并开始向周边城市拓展。

在一次家族聚会上,李叔叔当着全家人的面,再次向我道谢:"明远,是你让我们家族重新团结起来,也是你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笑着摇摇头:"叔叔,是您当年的'不帮之恩',让我明白了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那次拒绝,就没有今天的我。"

李叔叔举起酒杯:"那么,让我们一起干一杯,为家族的团结,为明远的成功,也为我当年明智的决定!"

全家人哄堂大笑,气氛温馨而和谐。

来源:梦婷小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