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多年前,投喂或触摸憨态可掬的土拨鼠就已经成了夺人眼球的流量密码。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里
有一群出场时间不长
但却俘获大批观众欢心的小可爱们
硬生生凭借着反差萌
再次成功出圈
它们就是来自土肥坡的 “贪吃团”
土拨鼠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电影里多个生动搞笑的名场面
也属实是让“鼠鼠们”
再次成为了大家关注和讨论的对象
# 动物界的 “显眼包”-旱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土拨鼠的出圈
不外乎是咆哮尖叫的表情包
或是明明正在打架“锁喉”
却上演了一场双人舞
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
想要rua一把土拨鼠的冲动了?
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
野生土拨鼠虽萌
可千万不要随意触摸和投喂
更不要像哪吒一样去收服
早在多年前,投喂或触摸憨态可掬的土拨鼠就已经成了夺人眼球的流量密码。
但专家表示,这样的亲密接触看似温馨,实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高危行为。
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旱獭 光明日报记者周梦爽摄
在“萌即正义”的网络时代,外表呆萌圆滚的旱獭也跟着吃了香。虽然土拨鼠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它们身上可能携带病菌,随意触摸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健康风险。
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土拨鼠大多为喜马拉雅旱獭,它们生活在高山草甸区域,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宿主之一。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导致的烈性传染病,具有毒力强、病死率高的特征,曾给人类社会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例如中世纪暴发于欧洲的“黑死病”正是鼠疫的别称。
在我国已发现的12类鼠疫自然疫源地中,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是面积最大、疫病传播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在自然疫源地,人类感染鼠疫的途径较为明确,一种是在触摸、猎杀、食用旱獭的过程中,病菌通过表皮伤口或黏膜进入人体造成感染。一种是被寄生在旱獭身上、感染有鼠疫菌的蚤类叮咬,包括和旱獭近距离接触、亲亲摸摸都有风险。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2024年1月发表的文献显示,2000年以来,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累计报告鼠疫病例74例,病死42例,病死率达56.76%。可见鼠疫并不是历史,它没有走远,而是长期伴随着人类……
需要指出的是,得益于不断完善的疫源地监测和防治工作,绝大部分病例集中在2005年之前,近年来仍有零星散发病例,不可掉以轻心。
打开社交平台,搜索“土拨鼠”关键词,也能够看到大量“人鼠互动”的画面。
对旱獭投喂人类食物,也会破坏它们的饮食习惯,甚至导致它们生病。更重要的是,人类的过多干扰,也会改变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游客们频频主动示好,小家伙们对人类警惕性降低,自然而然不再怕人,这样会大大增加鼠疫防治的困难。
不过鼠疫虽然可怕,我们也无需将旱獭视为“洪水猛兽”。
在高原地区,旱獭是具有“基石”特点的物种,是十余种大型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只要在游览过程中和旱獭保持距离,不要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使用驱虫产品或穿着长袖衣服避免蚊虫跳蚤叮咬,不非法食用野生动物,就不必过分担忧。
特别提醒
若您直接或间接接触过土拨鼠后的1-7天左右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剧烈头痛、呕吐、咳嗽、血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症状,请第一时间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一旦确诊鼠疫一定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就地隔离治疗!
所以记住啦
“远距离的欣赏”
就是我们和鼠鼠之间最好的状态!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