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充满变数的影视行业中,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往往能够掀起巨大的波澜,不仅在票房上取得辉煌的成绩,还能深刻地影响着行业的格局和创作者的命运。《哪吒之魔童闹海》系列动画电影便是这样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彩的呈现,在影坛留下了浓墨
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充满变数的影视行业中,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往往能够掀起巨大的波澜,不仅在票房上取得辉煌的成绩,还能深刻地影响着行业的格局和创作者的命运。《哪吒之魔童闹海》系列动画电影便是这样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彩的呈现,在影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动画电影,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春节档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间段里强势崛起。电影中那个三岁小儿哪吒的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生动的演绎,迅速走进了观众的内心深处,成为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电影的热度如同熊熊烈火般持续燃烧,居高不下,而其票房成绩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在短时间内,它一路高歌猛进,票房飙升至惊人的 123 亿之多。这一傲人的成绩,使其成功超越了《头脑特工 2》,稳稳地坐上了动画电影票房第一名的宝座,成为了动画电影领域的新标杆。
然而,回顾《哪吒》系列电影的发展历程,其并非一帆风顺。早在王长田带着二次元人物哪吒和敖丙前往微博之夜进行宣传的时候,他们所遭遇的待遇与如今的辉煌形成了天壤之别。当时,他们被安排在舞台的边缘位置,显得极为边缘化,仿佛是被主流视线所忽视的存在。而在正式宣传环节,他们还遭到了台下人的嫌弃,被指责挡住了后面的明星,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这一情景充分反映出当时《哪吒》系列电影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认可,其在影视行业中的地位还较为低微。
但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随着《哪吒 2》票房的登顶,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长田也因此扬眉吐气,曾经所遭受的冷遇与如今的热烈追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地诠释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的道理。这种巨大的反差,不仅是对《哪吒》系列电影成功的一种肯定,也深刻地反映出影视行业的现实与残酷。
而谈到《哪吒》系列电影的导演饺子,他的 “成名路” 可谓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饺子毕业于四川大学西药学院,作为一名高材生,他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凭借其专业知识,本可以轻松获得一份安稳且体面的工作。然而,他的心中却怀揣着一个炽热的动画电影梦想,对动画艺术有着执着的热爱和追求。
饺子的父母对他的梦想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理解。他们深知儿子从小就对动画痴迷,因此开明地同意了他的选择。于是,饺子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自学动画的道路。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动画的学习中,没有寻找任何工作,完全依靠父母的支持生活,成为了人们口中的 “啃老族”。这一决定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而饺子凭借着对动画的热爱,坚持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和付出,饺子工作室创作的《哪吒 1》终于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和认可。虽然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几年后的《哪吒 2》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但《哪吒 1》的成功无疑为后续作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哪吒 2》的大热,其影响力迅速蔓延,影迷们对这部电影的喜爱达到了近乎狂热的程度。许多观众在观看一遍后仍觉得意犹未尽,纷纷选择再次走进电影院,甚至有不少人观看了两遍、三遍之多。电影的爆火使得饺子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个人经历、创作理念以及生活细节都被网友们深入挖掘和讨论。同时,可可豆工作室也瞬间成为了热门话题,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关注着与之相关的动态,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然而,电影的成功也给饺子带来了一系列的烦恼。除了要应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观众热情,他还不得不面对资本的围堵。在电影爆火之前,那些对他和他的作品不屑一顾的资本,如今却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纷纷向他涌来。各种投资商和广告商的电话不断地打给饺子,曾经对他态度冷淡的人,如今也都换上了一副热情的面孔,假意逢迎地表达着对他的认可和赞赏。这种前后态度的巨大转变,恰恰印证了演员黄渤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我穷困潦倒的时候没人搭理,现在身边全是笑脸。” 这也深刻地揭示了娱乐圈的现实和复杂,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的态度往往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尽管面临着资本的诱惑和压力,饺子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创作初心。他深知,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创作,为观众呈现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以《哪吒 2》为例,其中有一个海水的特效镜头,为了达到逼真、精美的效果,制作团队竟然花费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来制作铁链镜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负责外包制作的公司都感到压力巨大,几乎被 “逼疯”。还有知情人透露,曾经有一位员工在饺子的工作室负责制作申公豹的长毛特效,由于压力过大而选择了跳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换了工作后,竟然又接到了同样的制作任务,网友们对此打趣道:“这都是命啊!申公豹必须得长毛。” 这些细节都充分展现了饺子对动画制作的严谨态度和执着追求,他会一帧一帧地仔细监察所有镜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瑕疵,堪称动画制作领域的 “卷王”。
在制作《哪吒 2》的过程中,饺子为了追求特效的尽善尽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他每天只能依靠泡面度日,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然而,正是在这种穷困潦倒的情况下,他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的创作中,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全力以赴。
如今,可可豆工作室的门槛几乎被踏破,众多的资本和关注纷至沓来。但饺子却表示自己是一个性格内向、有些 “社恐” 的人,更倾向于关起门来,专注于动画创作。他的这种态度,赢得了观众们的信任和尊重。观众们对饺子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与其他电影的对比而产生的。例如,在观看《唐探 3》时,其中生硬插入的大量广告让观众感到十分出戏,尽管电影的整体观感尚可,但这些广告的存在无疑破坏了观影的连贯性和沉浸感。在其他许多电影中,类似的广告植入问题也屡见不鲜。而饺子导演的作品却截然不同,在《哪吒》系列电影中,观众们可以在两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每一个画面都是精心设计和制作的,没有任何多余的镜头,每一个画面都紧密地围绕着故事的发展和情感的传递,真正做到了以艺术为核心。
事实上,在影视行业中,像饺子这样坚守初心、抗拒资本诱惑的创作者并非个例。日本著名动漫大师宫崎骏,他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然而,在他的作品大火之后,也面临着诸多的困扰。为了保持自己的创作独立性,不被资本所左右,他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应对方式,那就是多次假装退休。每当他推出一部新的动画片,在即将受到更多追捧和资本干扰时,他就会宣布退休,以此来避免资本对他创作的过度干涉。
还有《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在电影爆火之后,也遭遇了投资人的围堵。为了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他甚至不得不躲在厕所里继续写剧本。这种无奈的举动,充分反映出在资本的压力下,创作者们为了坚守自己的创作理念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导演郑晓龙在电视剧导演大会中也明确指出,电影艺术需要创作者们的真心投入,强调 “一定要把选演员的权利还给导演”。他认为,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离不开创作者们的全身心付出,而投资人应该在选择好认可的剧本和导演后,给予他们足够的创作空间,保障资金的支持,而不是过多地干涉创作过程。
值得庆幸的是,《哪吒》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相对来说在创作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干扰会少一些。观众们也纷纷表达了对《哪吒 3》的期待,希望饺子能够继续保持初心,创作出更加精彩的动画作品,在动画电影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来源:绥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