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观察:阿里巴巴加码AI基础设施;Figure与1X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360影视 2025-02-24 03:12 2

摘要:过去一周,电子行业呈现显著分化,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电子板块以6.96%的涨幅位列第三,估值水平位居行业前三。细分领域方面,数字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及印制电路板板块领涨。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资本开支激增与两家机器人公司的新品发布,成为推动行业热度的核心驱动力。

过去一周,电子行业呈现显著分化,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电子板块以6.96%的涨幅位列第三,估值水平位居行业前三。细分领域方面,数字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及印制电路板板块领涨。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资本开支激增与两家机器人公司的新品发布,成为推动行业热度的核心驱动力。

阿里巴巴AI基建投入超预期,全球算力需求升温

营收增速超预期,云业务成增长引擎

2月20日,阿里巴巴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2801.54亿元,同比增长8%,超出市场预期。其中,云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至43亿美元,创近两年增速新高。云业务作为阿里巴巴AI战略的核心载体,持续为外部客户提供算力支持,并推动内部AI项目落地。

未来三年资本开支或达历史总和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明确,未来三年将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三大领域加大投入,预计资本开支将超越过去十年总和。这一计划直接带动市场对算力产业链的关注,IDC、液冷技术等细分板块近期表现活跃。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AI芯片需求激增或推动上游晶圆厂产能扩张,半导体材料、设备及封测环节有望受益。

技术布局与行业联动效应

除自身投入外,阿里云宣布将发布基于千问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进一步强化其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力。市场普遍认为,阿里资本开支的激增将推动国内云厂商同步加码AIDC投资,加速国产算力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进程。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家庭场景应用加速落地

Figure推出Helix具身模型,实现多机协作

机器人公司Figure近日发布首款自研具身模型Helix,其搭载于机器人Figure后,可实现对上半身手部、躯干的连续高精度控制。在演示中,两台机器人完成对未知物品的分类整理,动作流畅性达到新高度。Helix模型支持多机协作,且仅需低功耗GPU运行,为商业化部署奠定基础。创始人BrettAdcock透露,该技术将推动家庭服务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1X发布NeoGamma,聚焦家务场景

挪威机器人公司1X同步推出新款人形机器人NeoGamma,定位家庭环境测试。该机器人可执行煮咖啡、清洁等日常任务,计划从实验室逐步进入家庭实测。相较于前代产品NeoBeta,NeoGamma在运动控制与任务泛化能力上显著提升。公司表示,未来将通过实际场景优化产品功能,探索家用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路径。

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产业链受益

Figure与1X的突破凸显大模型对机器人性能提升的关键作用。神经网络、传感器及运动控制技术成为产业链新焦点。市场分析指出,人形机器人在感知与执行端的技术成熟,将推动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场景的需求释放,相关硬件与算法供应商或迎来增量机遇。

当前,AI算力与人形机器人两大主线共同勾勒出电子行业的增长图景。随着技术迭代与资本投入的共振,产业链上下游或将持续受益于需求扩张与创新驱动的双重红利。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