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筑】竞赛方案丨瑞安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360影视 2025-02-24 18:44 3

摘要:瑞安农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瑞安市马峪镇黄社村雷公山,雷公山又名黄玉山,相传凤凰在此涅槃而得名。山势北坡平缓,南坡陡峭,周围有数万公顷稻田,有瓯岳粮仓之称。

POA Architects released the design of ‘Ruian Agricultural Technical College’.

瑞安农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瑞安市马峪镇黄社村雷公山,雷公山又名黄玉山,相传凤凰在此涅槃而得名。山势北坡平缓,南坡陡峭,周围有数万公顷稻田,有瓯岳粮仓之称。

该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06699.36平方米(约160.05亩),地上建筑面积83901平方米,其中高架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5个专业共2700名学生,旨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民族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技能支撑。

瑞安农技学院是复合型城郊发展模式、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的出发点是创造更多充满自然的开放空间——这是当今中国学生迫切需要的——响应山区地形的特点,并激发了在垂直方向创建多层地板的设计策略。学校的功能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插入花园。上层建筑和下层空间的垂直并置,以及它们在高架夹层中相互接触、支撑或连接的不同方式,既是一种创造空间的策略,也是这所新学校正式和非正式教学空间关系的象征。

非正式学校

建筑形式的独特性及其所包含的功能的丰富性,创造了令人惊讶的空间复杂性。每个不同功能的空间的个性使这个功能性校园建筑成为一种城市体验。与典型校园常见的分层空间组织和轴向约束不同,这所新学校的空间形式是自由和多中心的,允许根据用户的需求从任何可能的顺序进入。空间的自由和渗透性鼓励积极探索,并期望不同的人从空间的使用中进行再创造。希望学校的物质环境能够激发和影响当前中国教育中一些急需的变革。

可持续建筑项目

该项目的一个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所超低能耗学校。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冬季和夏季的冷热负荷,几乎在设计的每一个方面都应用了被动节能策略,从建筑的布局和几何形状到窗户的细节设计。透水砖和绿色屋顶有助于减少地表径流,而一个大型地下雨水回收池则收集宝贵的雨水用于灌溉农田和花园。

地源热泵技术为大型公共空间提供可持续能源,而独立控制的CRC单元服务于所有单独的教学单元,确保使用的灵活性。项目中广泛使用了简单、自然且耐用的材料,如竹胶合板、水磨石(一种逐渐消失的工艺)、当地石材和裸露混凝土,以实现极简主义美学。校园的整体规划分为三个部分:生活单元、教学单元和培训单元。

瑞安农业技术学院的场地设计遵循“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设计理念,通过设计三个梯田,最大限度地恢复山地景观和田园风光;同时将园艺技术的户外实践基地和现代农业种植的试验田融入校园景观,充分展示了农业技术学院的特色和内涵;并且关注并延续了原场地的文化脉络和历史记忆,完成了校园的功能再工程和品质更新。在延续原场地的文化脉络和历史记忆的同时,也完成了校园的功能再工程和品质更新。

宿舍区和运动区紧密相连,以满足所有学生晨练和休闲体育的需求。宿舍区紧邻周边居民区,地面层设有高架停车场和学生接送区,以最大限度减少土方开挖并节省成本;一楼设有共享食堂,可容纳2,700名学生和200名教职员工;教工宿舍、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独立设置在平台之上,并通过局部重叠形成一个整体。运动区配备有标准的南北400米环形跑道和六块篮球场及排球场,以及结合看台的风雨操场,内设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和南拳馆等功能设施。

采用专业小组布局,教学室和专业实训室整合形成独立的学院单元,四个学院容纳五个专业,通过学术环实现资源共享和跨专业学习;教学楼平面布局外圆内方,空间变化丰富;学院周围有机分布有报告厅、图书馆、智能种植玻璃温室和连续建筑温室等,使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得以应用。

来源:AD设计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