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提速,市场规模近500亿卫星导航题材开始躁动

摘要:11月28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三十周年座谈会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未来在确保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中国将建设更优质的下一代北斗系统。

11月28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三十周年座谈会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未来在确保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中国将建设更优质的下一代北斗系统。

浙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卫星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航天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体现,对于国际和国内的通信、国防都至关重要,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功能全面升级

根据规划,我国将在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并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最终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的建设。

据介绍,下一代北斗系统将以“精准可信、随遇接入、智能化、网格化、柔性化”为代际特征,提供覆盖地表开阔空间及近地空间的米级至分米级实时高精度、高完好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

具体来看,下一代北斗系统将进一步优化星座架构,形成高中低轨混合星座,全面提升时空基准维持精度和自主运行能力;建设一体化地面系统,实现资源弹性调度、数据共享使用;覆盖地表至深空的各类用户终端,实现用户多场景、高精度、智能化使用。

发展前景广阔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而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区域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重要时空基础设施。

我国的北斗系统,共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2000年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北斗一号系统(又称北斗卫星导航试验),可提供中国区域服务。2012年年底,我国建成了正式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二号系统,可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我国建成了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

自提供服务以来,北斗系统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系统、电力调度、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逐步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浙商证券分析称,卫星通信系统具有频带宽度大、通信容量高、覆盖范围广、业务兼容性强,以及性能更稳定等特点,其在现代通信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市场规模来看,QYResearch发布的研报显示,2021年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92.48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446.92亿元,2021年至2025年预计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2%。

产业生态圈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9%。

随着北斗系统的发展,产业生态圈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总数已接近2万家,从业人员总数接近百万。在境内上市的相关企业达到90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体产值的8.93%。

知识产权方面,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已突破11.9万件,同比增长4.84%,保持全球领先。

业内专家表示,当前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接下来应大力推进北斗系统在传统行业或领域的深化应用,充分发挥北斗赋能作用,以时空数据为新型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积极推动北斗导航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在具体方向上,东吴证券对卫星通信行业进行了简单划分。其中,打造卫星平台相关业务的公司包括光威复材、航宇微、国机精工等;涉及卫星载荷业务的公司包括航天电子、铖昌科技等;开展卫星总装业务的公司包括中国卫星、上海沪工等。

此外,涉及地面网络设备的公司包括海格通信、北斗星通、航天环宇等;地面消费终端包括星网宇达、华力创通等公司。运营机构包括中国卫通、四维图新等公司。

来源:科学搬运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