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时为什么总想起对方的不好?90%的人都忽略了这个关键

360影视 2025-02-24 19:14 2

摘要:发生争吵后,你们第一时间想的不是“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在思考“对方对我的爱是不是真实的”。

>>>01

很多夫妻一吵架,就会自动进入的是“受害者模式”,而不是“讨论问题”模式。

发生争吵后,你们第一时间想的不是“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在思考“对方对我的爱是不是真实的”。

当伴侣之间的信任度较低时,个体对以往的负面事件(例如吵架、冒犯、背叛感)的回忆更容易“放大”。

因为信任不足导致安全感降低,自我保护动机(self-protection goal)会优先启动,个体倾向于搜集更多“对方伤害我的证据”,以免再次受伤害或被背叛(Luchies et al., 2013)。

其实,这种本能反应并不完全是错的。

就像是你发现公司有一笔财务账目是有问题的,你作为老总,不得不第一时间怀疑你所托付的财务主管,是不是已经叛变了。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再来考虑本次出错,是不是技术上出问题。

夫妻也好,恋人也好,本身就是高度托付、高度亲密的小团体。

你记忆中立马要过一遍“对方的不好”,这是在试图通过一些其他线索,来判断对方是不是一个感情上的叛徒。

而对方一旦感知到你的这种意图,会感受到巨大的冤屈。

对方也会第一时间启动“受害者模式”,觉得你想要伤害TA,开始怀疑起你的爱,想要撤退、想要报复,于是也开始检索“对方的不好”,想要夺回在感情中的控制权。

“她不爱我了,她就是故意气我,小题大作!”

“他变了,肯定是在外面有人了,或者从一开始就是个嘴上功夫厉害的骗子,他根本解释不清。”

这个时候,两个人完全忘了原本是因为什么吵架了,都在不断怀疑对方的爱,以至于持续了很多年。

许多夫妇貌合神离,甚至感情破裂,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有一部分夫妻或者恋人能挺过这个考验,是因为夫妻双方为了维护关系的持续,选择隐忍,也就是双方都在潜意识中,以掩盖问题的方法来回避吵架。

有的是为了孩子,有的是性格本身软弱,有的是害怕招来外界非议。

这种“克制情绪”在一开始可能是有效的,但是随着没有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你每次回忆起来都充满了屈辱了,你无数次告诉自己,你这是为了家,为了孩子。

但潜意识里,你逐渐开始痛恨这个家和孩子,因为他们束缚住了你,让你深陷沼泽,误你一生。

于是夫妻双方开始分床、分居,完全没有深度精神交流,都在刻意回避矛盾。

因为这种回避矛盾,其实是一种对你伴侣的蔑视,你无时无刻都在告诉对方:你是一个我的负担,我早就想从你的身边解脱了。对方一定感受得到这种蔑视,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突然有一天,有另外一个人闯进了你的生活,似乎和你很合拍,他的家庭也充满了不幸,而你们似乎能理解彼此。

当然,最后剧情依然是悲剧。

日剧就是靠这种家庭伦理剧赚足了观众的共鸣,让别人以为这其实就是婚姻和恋爱的真相,让人对自己获得爱感到绝望。

这不是人性的错,是人们太过于追求那种甜蜜丝滑的爱,而忽略了亲密关系中残忍和沉重的那一面。

实际上,亲密关系中挣扎的那一面,才对你有重要意义。

>>>02

要杜绝这个问题,不是靠隐忍,而是需要恋爱的双方中,有一方具有勇气。

你需要相信TA还在爱你,相信TA没有在害你。你要道歉,为自己引发了对方的怀疑而道歉。

我提醒你,你宣告了爱的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正是这种一半是愚蠢一半是勇气的态度吸引到了对方,才赢得了对方的托付,帮你确定了自己不是一个没人要的废物。

那么现在到了实践你勇气的时候了,到了你当真英雄的时候了。

我知道,吵架时你可能很委屈,你有你的理由,而且从客观上,你可能没有办法达到对方的要求。

你不知道对方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态度,你害怕着对方随时可能背叛你,毕竟你们在一起这么久,你们知道对方无数秘密。

但你依然要相信对方是有爱的,你希望尽力为对方付出,带给对方益处,不是吗?

那对方随意“辜负你”“背叛你”“利用你”,不都是TA的自由吗?

正如皇帝一直怀疑边疆带兵大将造反,召你入京述职,你要是去了,有可能被杀头。

但你要是不去,找借口为自己辩解,过几天必然朝廷的讨逆大军就来了,再过几天你就必须被逼着和曾经最信任你,一手提拔你的皇帝一决雌雄了。

如果你真的只身前往京城了,也有很大概率重新赢得皇帝的信任,这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态度,恰恰是感动皇帝,让他回心转意的最好证据。

历史上,无怨无悔回京述职的,有很多都官升一级了。

“我就是有错的,只要我引发了你的痛苦,我就必须悔改,哪怕我完全不知道理由,因为我是爱你的,就必须守护好你。”

你只要展现出这个态度,对方会有大概率恢复对你爱的信心,会不再陷入态度问题,而是去讨论实际问题。

其实实际问题没什么讨论的,有人迟到,另外一个人就多等一下,只要双方确定是爱着对方的。

现实层面上,你执行这个策略,比“辩解”“隐忍”要有更大概率维护住你的感情。

如果伴侣对彼此的信任较高,他们更愿意采用有利于关系维持的认知策略(relationship-promotion),在回忆同样的负面事件时,会不自觉地减弱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快地修复彼此关系(Luchies et al., 2013)。

夫妻吵架时,常陷入“受害者模式”,怀疑对方的爱,导致双方记忆提取对方的不好。这种模式源于对关系的深度依赖和信任危机。

要解决,需一方展现勇气,相信对方的爱,主动道歉,恢复信任,从而转向实际问题解决。

隐忍只会积累怨恨,最终破坏关系。

同心,则齐力可断金。

参考文献:

Luchies, L. B., Wieselquist, J., Rusbult, C. E., Kumashiro, M., Eastwick, P. W., Coolsen, M. K., & Finkel, E. J. (2013). Trust and biased memory of transgression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4(4), 673–694. https://doi.org/10.1037/a0031054

来源:剑圣喵大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