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祛 qū(1声。“示”字旁)。《现汉》的解释除过同(“衣”字旁)的义项②外,即“袪除(疾病、疑惧、邪祟)”,用例除过“袪除”还有“袪疑”。《辞海》音义与此相同,只是举例增添了“祛痰”一词。其实,典籍里还用于神鬼、灾害、恶妄、人的身体劳累、不适及灰尘的除去、消散
祛 qū(1声。“示”字旁)。《现汉》的解释除过同(“衣”字旁)的义项②外,即“袪除(疾病、疑惧、邪祟)”,用例除过“袪除”还有“袪疑”。《辞海》音义与此相同,只是举例增添了“祛痰”一词。其实,典籍里还用于神鬼、灾害、恶妄、人的身体劳累、不适及灰尘的除去、消散义项。其生疏易误词还有:合祛(开闭)、祛机(驱除巧诈诡变的心)、祛魅(消解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祛祛(强健貌)、祛禳(为消除邪恶灾异而祭祀)等。由于“祛”“去”都有“去掉,消散义”,其组词容易混淆而误解误用。
①《现汉》等认定的“祛”“去”用词简辨辨例。
1.“祛除”与“去除”:《现汉》“祛”字条下载有“祛除(释义对象为:疾病、疑惧、邪祟)”;“去”字条下载有“去除(释义对象为:污迹、顾虑)”。这两个词误用在于“疑惧”“顾虑”之理解上,有人把“疑虑”当成“疑惧”的近义词,又把“疑虑”当成“顾虑”的同义词,导致混用。查询360安全浏览是,“祛除”指去除担忧、疑虑或不安的心理状态。360视频在高清在线提供了约502个相关视频。而找不到“去除疑虑”“去除疑惧”“去除顾虑”的用例,实际情况是“去除”多倍“消除”所取代。故建议“去除”仅用于数学计算和物体剥掉的义项上。2.“祛疑”不宜作“去疑”。与“祛除”“去除”相关联的“去疑”一词,得到了《现汉》的承认。此说见于《新唐书·僖宗纪》:“协礼经之旨,祛中外之疑。”〔宋〕储泳著有《祛疑说》。当今媒体用例举不胜举(数十例略)》”,可见,“祛疑”一词应当支持。
3.《现汉》的“祛除”使用对象有“疾病”,可组成“祛病”一词;而“去”的义项“之4“除去”“除掉“里举例有“去病”。这样,“祛病”“去病”都得到了《现汉》的肯定,况且又不宜作异形词。建议将“去病”一词淘汰。4.参照“祛病”“去病”的用例,“祛斑”与“去斑”宜并用:与疾病等医疗相关的用“祛斑(痕)”:除过人体体外的包括医疗器械的有形物体用“去斑(痕)”。5.“去火”与“祛火”。《现汉》载有“去火”,释义为“中医指消除身体里的火气”。出处见于柳青《铜墙铁壁》(第六章):“绿豆是去火的。”而典籍与传统媒体则多用“祛火”。该词见于〔清〕陈士铎《洞天奥旨》(又名《外科秘录》;卷十二)载:“中药方剂·祛火:外消汤功效和作用。”“祛火”二字在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经济日报》(2020年1月1日)刊载新华社记者张璇 王俊禄所发电讯稿《直播电商正待“祛火”升级创造千亿元市场增量但问题频现》。文中又称:“需要在‘祛火’和‘纠偏’中谋求发展。其他用例略。综观古今,细思词性,建议与“中医药”治疗或人体不适的组词以“祛火”为宜;与人体以外的有形物体使用“去火”,如“去火(星)”等。5.关于“去暑”。《现汉》“去”的词条下收有“去暑”一词,释义为“驱除暑气,去暑降温”。据考,典籍里使用的是“祛暑”,现代汉语是“祛暑”“去暑(个例)”并用,且“祛暑(数十例,略)”占比为多。建议“中医药”或饮食等降暑以“祛火”为宜;与气候或阴凉降温使用“去火”。
②当今主要工具书等没有涉及的“祛”“去”组词。
1.“祛尘”与“去尘”。《现汉》《辞海》《新华字典》等没有涉及该词,但古今文字有着广泛应用。搜索360安全浏览,“去尘”词条也鲜下例:杨森 冯全 杨梅 李妙祺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6年第8期)载文《彩色叶片图像去尘算法》。庄紅韜在人民网(2022年8月31日)传文《为行业清障去尘,助力光伏发电更好发展》。反观“祛尘”,,典籍列有词条:解释为“除去尘垢。”有成语“祛衣请业(掀起衣服。形容恭恭敬敬地拜见,虚心请教。也作‘祛衣受业’)”。“祛尘”出自〔晋〕王嘉《拾遗记·昆仑山》:“有祛尘之风,若衣服尘污者,风至吹之,衣则浄如浣濯。”〔元〕吴莱《泛海书所见》(之五)、〔明〕孙柚《琴心记·给管求文》和当今主流媒体大量用例略。鉴于尘土、灰尘、尘垢是有形物体,考虑古今汉语实践肯定的是“祛尘”,不妨古用“祛尘”一词,,今将“去尘”作为“祛尘”的异形词。2.“祛湿”“去湿”都是常用之词。《现汉》《辞海》等当今汉语工具书均不见“祛湿”“去湿”的身影。依据典籍主流媒体数十例用例(略),鄙人以为:1.与疾病等医疗相关的用“祛湿”;纸张、植物等物体干化宜用“去湿”。3.同理,与疾病等医疗相关的用“祛热”:除过人体体外的包括医疗器械的有形物体用“去热”。4.因生“锈”的多为物体,故凡与斑(痕)锈迹相关的,拟用“祛锈”5.英国东部海港贝尔祛斯特,作为地名理应是固定用字。
③一孔之见:拟认定的误例。
1.“祛热”混作“去热”:1)传统媒体误例:人民网“健康·生活”(2018年7月18日)上传《老药师推荐四款养生食疗方》,称:“作用:清热凉血,解毒。”今日头条(2016年5月26日)传文《紫苏啤酒焖鸭,低脂高能,利湿去热》。网易订阅(2017年8月3日)传文《教你做清火去热的茯苓冬瓜鸭汤》。360问答(2013年9月14日)传文《宝宝发烧全身发烫怎样去热》。李晓丽等3人在《辽宁中医》(2018年11期)载文《从湿去热孤 论藿朴夏苓汤分消上下之应用》。2)新兴媒体“去热”:网易订阅(2020年2月7日)上传《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栏目所载张曦元文章《清肺去热 康健有效》。《人民日报》客户端(2023年7月28日)传文《三甲医生说健康养生:夏季青汁,解暑去热,清肺去热》。搜狐(2018年2月8日)上传《财经》杂志所载文章《过敏性紫癜是“血热”要靠中医来“去热”》。《蜜蜂》杂志(2019年2期)上传《薄荷蜂蜜饮治咽喉不适》,称:“薄荷能解表、散风去热。”知网百科(2022年8月20日)上传陈福存《第三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不同浓度乙烯制乙苯绝热反应温升和去热方法》。
2.“祛湿”混作“去湿”:辛得光 李世辉在《新中医》(1987年第6期)载文《“湿重”是什么?怎样“去湿”?》。辉德在《山东医药》(1995年第6期)载文(去湿灵治疗湿疹102例疗效观察)。《社区医学》(2010年第24期)载文《三类人宜健脾去湿》,
3.新兴媒体误例“祛锈”略。
来源:潮流荣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