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药:10亿美元分子的崛起

360影视 2025-02-24 18:16 2

摘要:近日,诺华公布2024年的最新业绩显示,旗下两款核药(Lutathera和Pluvicto)在过去一年共计为其贡献了21.16亿美元,且增长态势明显。其中,刚上市三年的Pluvicto 2024全年销售额达到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42%,早已成为全球首个核

近日,诺华公布2024年的最新业绩显示,旗下两款核药(Lutathera和Pluvicto)在过去一年共计为其贡献了21.16亿美元,且增长态势明显。其中,刚上市三年的Pluvicto 2024全年销售额达到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42%,早已成为全球首个核药十亿美元分子(其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已超10亿美元)。

被外界寄予厚望的Pluvicto似乎已成为核药领域的风向标,搅动了2025开年的一池春水。

图片来源:摄图网

1

全方位布局

RDC是一种将精准靶向分子(单抗或多肽/小分子,Ligand)和强力杀伤因子(核素,Radioisotope)用连接臂(Linker)螯合剂(Chelator)偶联在一起而设计开发的药物形态;得益于其特殊的作用机制,RDC可实现高精度诊断及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具有不易耐药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核药靶向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全球核药市场中,诺华凭借一系列战略性收购和布局,已占据领先地位。2017年和2018年,诺华分别收购了法国公司AAA和美国公司Endocyte,从而获得了Lutathera和Pluvicto两款RDC标杆产品。这两款药物分别靶向SSTR和PSMA,用于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前列腺癌。

根据诺华管线披露情况,目前针对Pluvicto仍有四个适应症在研,其中针对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mHSPC)的研究处于Ⅲ期临床阶段,预计于2025年完成并计划提交申请。结合Pluvicto当下强劲的放量势头和诺华对其在适应症扩展、准入地区扩张和商业化上的进一步布局,该药未来可期。

除了已获批上市Pluvicto和Lutathera适应症扩展研究外,诺华的内部管线还包括多款创新靶点的Lu-177(如靶向FAP的AAA614和靶向GRPR的AAA603)。研究显示,FAP在肺癌、胰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而GRPR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胶质瘤等患者的肿瘤中呈过表达,这些特点可以为放射性配体开辟更广阔的临床应用空间。目前,这两款药物正在针对多种实体瘤开展I/Ⅱ期临床试验。

除了靶点创新外,诺华还将目光锁定在当前炙手可热的α核素-Ac-225身上。α核素与β核素相比,α核素放射性药物用于肿瘤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肿瘤杀灭效果好且不易复发;α核素射程短,对正常组织损伤极小且几乎无副作用,安全性更高。另外α核素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可以引发肿瘤免疫反应,与免疫疗法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使肿瘤治疗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作为α核素的Ac-225的半衰期为9.9天,长于Lu-177的6.647天,生产、治疗时间更为充足,并且基于其释放的α粒子的特性,结合Ac-225开发的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在理论上会比Lu-177更有优势。

AAA817是一款Ac-225标记的靶向PSMA的RDC,即将进入临床Ⅱ/Ⅲ期,也是诺华在研核药中进展最快的资产,有望接力Lutathera、Pluvicto这两款诺华的RDC明星核药,成为下一款RDC“重磅炸弹”。

除了AAA817外,诺华还布局了下一代Ac-225核药Ac-PSMA-R2,在2023年末启动了无论是否接受过177Lu-PSMA靶向治疗的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和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临床I/Ⅱ期试验,预计2027年完成此项临床研究。

此外,尝到“甜头”后诺华还在持续加大投资与合作力度,2024年4月和5月先后达成两项总计46.5亿美元的合作,包括与PeptiDream共同开发多款大环肽靶向偶联核药,以及收购Mariana Oncology加码放射性配体疗法。

2

MNC纷纷加码

从全球市场来看,RDC凭借其作为唯一实现诊疗一体化的核药类型的优势,已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根据BBC Research的数据显示,RDC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6年达到175亿美元。面对日益增长的全球核药市场这块“肥肉”,恐怕没有哪家MNC想错过。

拜耳作为较早布局核药赛道的MNC,早在2009年就与Algeta联合开发Xofigo(氯化镭223),并于2013年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晚期骨转移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Xofigo虽然也是核药但与诺华的镥-177并不完全相同,Xofigo是全球首个α粒子辐射放射性治疗药物。除此之外,拜耳仍在专注于开发靶向α粒子的疗法。目前拜耳共有2个处于早期临床阶段RDC在研,且都靶向α核素225Ac,启动针对mCRPC的临床I期试验,设置了多个队列,其中包括177Lu-PSMA耐药的患者。

礼来早在2006年便开始关注核药,并成为近两年来核药领域最活跃的金主之一。就在2023年9月,礼来以1.75亿美元投资核药研发公司Mariana Oncology,而就在一个月后,以14亿美元收购核药生物技术公司Point Biopharma。进入2024年,礼来先在5月宣布与Aktis Oncology达成多靶点发现合作协议,使用Aktis的新型微蛋白技术平台生产抗肿瘤放射性药物。随后又宣布与Radionetics Oncology达成战略合作,推进Radionetics的专有GPCR靶向小分子放射性药物研发进展。而根据协议条款,Radionetics收到了1.4亿美元预付款,而作为战略合作的一部分,礼来还拥有未来以10亿美元收购Radionetics的独家选择权。2025开年之际,礼来又与AdvanCell达成的协议,双方将整合AdvanCell专有的Pb212(铅-212)生产技术与核素开发基础设施,以及礼来的药物候选项目和丰富的药物开发经验,共同推动更多靶向α放射性核素疗法的开发,并加速其临床进展。

除了诺华、拜耳和礼来,其他跨国药企如阿斯利康、默沙东、强生、罗氏和赛诺菲等也通过股权投资、技术引进等方式积极进入核药领域,近年来百亿美元的核药赛道持续升温,已经成为全球制药巨头们的必争之地。

3

国内企业加快布局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核药市场呈现出双雄争霸的竞争格局,中国同辐和东诚药业作为行业巨头,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这一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核药市场的潜力逐渐被挖掘,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涌入这一领域。

如今,包括恒瑞医药、远大医药、先通医药、瑞迪奥、辐联医药、核欣医药等在内的近20家药企纷纷加速布局核药赛道。这些新兴力量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推动中国核药市场发展的新生力量。与此同时,它们也凭借自身的优势和潜力,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与青睐。

东诚药业是国内核药全产业链布局的标杆企业,拥有核素供应、药物孵化、生产配送等五大平台,覆盖国内93.5%人口的核医学需求。核药方面,核素药物产品丰富,主要产品云克注射液(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治疗的核素药物,而碘[131I]化钠口服溶液和碳[14C]尿素胶囊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核药品种之一。此外,东诚药业近年来着力打造1.1类放射性诊疗一体化药物创新平台—烟台蓝纳成,其具有放射性诊疗一体化药物创新研发和全球领先的纳米递送技术的特点,适应症涵盖前列腺癌、胃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多种癌症的诊断与治疗产品,其中部分产品进行中美双报,靶向PSMA诊断药物氟[18F]思睿肽注射液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靶向FAP的诊断用药物氟[18F]纤抑素注射液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靶向FAP的177Lu-LNC1004注射液已经在2023年分别取得了美国、新加坡和中国的临床批件,并在去年11月获得了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接受过一种及以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转移性碘-131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远大医药作为国内RDC领域的领头企业,通过全球化并购与合作(如收购Sirtex、参股Telix、合作德国ITM),构建了覆盖肿瘤诊疗一体化的核药平台。其管线包括10款全球创新产品,涵盖68Ga、177Lu、131I等多种核素,适应症覆盖肝癌、前列腺癌等8大癌种。目前已有三款RDC药物进入Ⅲ期临床,包括诊断前列腺癌的产品TLX591-CDx、诊断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产品TLX250-CDx,以及治疗GEP-NETs的产品ITM-11。截至目前,远大医药是进入中国Ⅲ期临床研究中诊断和治疗类RDC创新药储备最多的企业。

“医药一哥”恒瑞医药也算是比较早布局核药赛道的玩家,恒瑞医药在2020年成立了天津恒瑞,后者已布局5款核药管线,包括三款治疗用核药HRS-4357、镥[177Lu]氧奥曲肽注射液和HRS-6768,以及两款诊断用核药HRS-9815、镓[68Ga]伊索曲肽注射液。其中,HRS-9815用于前列腺癌诊断、HRS-4357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均靶向PSMA。而近期获批临床的HRS-6768则是一款靶向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FAP-α)的RDC。

去年5月,中药龙头云南白药子公司云核医药的1类新药INR101注射液获得NMPA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正式宣告杀入核药赛道。INR101注射液是云核医药研发的化学1类放射性诊断类创新药,适用于前列腺癌患者PSMA阳性病灶的PET成像。与此同时,国内核药新兴力量也正走入舞台中间。智核生物、辐联医药、核欣医药、晶核生物、禾泰健宇、诺宇医药、新旭医药等也各具特色,有望成为核药赛道的重要玩家。

参考来源:

[1]Next generation radiotheranostics promoting precision medicine.

[2]Radiotheranostics in oncology:current challenges and emerging opportunities.

[3]Radiopharmaceutical therapy in cancer:clinical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4]《诺华管线梳理》Pharma知产视界

[5]《巨头重注核药赛道》医曜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来源:科学那些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