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烈日当头的工业园招聘广场,二十几个老板举着"日薪600包吃住"的广告牌站成了一排,却像是超市临期货架前的顾客般稀少。
在烈日当头的工业园招聘广场,二十几个老板举着"日薪600包吃住"的广告牌站成了一排,却像是超市临期货架前的顾客般稀少。
五金厂王老板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去年这时候都是工人求着进厂,现在可倒好,我举牌子举得手酸了都没人搭话!"
这魔幻的一幕正在广州制衣村上演。服装厂李姐的招工启事贴了整整一周,最后竟被路过的外卖小哥撕下来垫屁股坐。
有记者暗访发现,年轻打工仔宁愿挤在城中村送外卖、做直播,也不愿迈进贴着"高薪急招"横幅的厂门。
"每天站14小时的流水线,连上厕所都要打报告,600块买我半条命?"00后小陈晃了晃手机里外卖平台的接单记录说道,"送餐自由还能月入八九千,傻子才会去当厂妹!"
更让老板们心塞的是,现在连50岁大姐都敢讨价还价:"宿舍没空调?那得再加200高温补贴!"
制造业用工荒的背后,似乎是新一代打工人用脚投票的觉醒。据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95后求职者最最关心的已不是工资的数字多少,而是"有无WiFi""能不能带手机"这些十年前连想都不敢想的条件。
当"老板挑工人"变成"工人挑老板",这场用工市场的权力翻转,可能正在重塑中国制造的底层逻辑。
对此你怎么看呢?你是更愿意进厂找工作还是去送外卖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老崔说实事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