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年前,两位知识付费界的大咖吴晓波、罗振宇约定以演讲的方式跨年,结果掀起一阵风潮,当初他们或许没想到自己创造了商业上一大生动案例,成为风向标式的存在。十年中,他们的跨年演讲不仅收获了巨大的关注,无数自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解读,而且引来众多有才之士效仿,这其中自
跨年演讲已经“完了”
文/丁丑
十年前,两位知识付费界的大咖吴晓波、罗振宇约定以演讲的方式跨年,结果掀起一阵风潮,当初他们或许没想到自己创造了商业上一大生动案例,成为风向标式的存在。十年中,他们的跨年演讲不仅收获了巨大的关注,无数自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解读,而且引来众多有才之士效仿,这其中自然也伴随着质疑、攻击。十年后,跨年演讲出现了变化,2024年12月30日,吴晓波在他的第十次跨年演讲中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了。这让关注跨年演讲的人不免有些错愕,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幕?但稍微一想,原因很简单,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已不再需要它了。
没有增长,只有萎缩。一向精明的吴晓波不会无缘无故地停掉这项业务。支持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一定是这门买卖不划算了。相比当年,如今早已盛况不再。吴晓波的受众构成是中小企业主,他们的日子不同以往,钱袋子捂紧了,对这种演讲的兴趣自然也不大了。吴晓波自然直观感受到这股寒意。他不再跨年演讲,也会将这股寒意传导。另一位大咖罗振宇依然坚持把跨年演讲连搞20年的目标,但比起当年在深圳卫视跨年演讲直播时的1.67%收视率居全国第一,这两年伴随的则是门票打折、黄牛亏麻的消息,对他来说,想要再搞十年,恐怕挑战会一年比一年大。
没有思想,只有广告。这些知识付费领域的引领者的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跨年方式,而且相比晚会等其他形式,深刻、有思想、蕴含希望,的确曾大受青年人的欢迎,但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这并非公益行为,而是一门生意。“任泽平的跨年演讲全是飘渺,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全是鸡汤,吴晓波的跨年演讲全是广告,没有一个通过科技创新改变自己、影响社会”“听吴晓波念了3个小时广告”“3小时的鸡汤居然要卖6000元” 等等吐槽随处可见。去年,战略咨询领域的刘润因“跨年演讲”信息错误还招来不小的麻烦,不得不费力公关。跨年演讲对这些知识创业者的价值,不只有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助于强化个人IP。但如果身处负面舆论中,或者演讲内容没有干货,对个人IP只会产生副作用。如今,受众已经对跨年演讲有了免疫,想在强化IP和创造经济效益上取得平衡,未来将难上加难。
没有创造,只有搬运。这是让这些知识付费界的大咖遭受争议的又一大原因。试问:他们哪些观点振聋发聩,引起业界强烈反响?哪些理论是他们自己创造,有助于人们更深刻认知世界?有人形容他们售卖的是“知识胶囊”,将一些已经存在的理论知识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讲出来。这种形式对受众的价值是:只感受到形式和角度的新鲜感,却无法在知识上、思想上真正得到修炼。事实上,对于这一攻击,他们是无法彻底反击的。既然他们从事的是知识的搬运,那跨年演讲还有多少价值?平时多看书就行了。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对青年人来说,跨年演讲既然已经不香,就不必执着,还不如用心开拓新思路,创造新案例。完就让它完吧!
跨年演讲的价值不可替代
文/甲戌
时间一晃到了2025年,跨年演讲想不到能进行十年。这种跨年形式曾一度引领潮流,现在已经显出萎势,甚至其代表人物之一吴晓波宣布退出。这似乎为跨年演讲的继续存在蒙上一层阴云。情况似乎不妙,但也不必悲观,罗振宇则在接受自媒体采访时表示,愿力不变:跨年演讲要坚持20年。到底是急流勇退,还是逆势前行?每位当事人的选择不同,但对我们来说,跨年演讲因其独特的价值,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仪式价值。这是跨年演讲最核心的价值。当初它之所以兴起并引起知识青年巨大响应,原因就在于此。仪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在特殊的时间节点、特殊的场合,仪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跨年之际,对所有人而言,是十分特殊的时刻,度过的方式不可避免带有象征意义与仪式特征。没有跨年演讲之前,有晚会娱乐的形式,有到广场等待零点钟声的形式,它们都带有仪式性,但这些形式少了一些思想性,少了一些进取特征,跨年演讲却有效填补了这一空间。虽然现在跨年演讲不如以前香了,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带给人的仪式价值仍然存在。如果我们想突出思想跨年,我们能创造出比跨年演讲更加有仪式价值的形式吗?短期看,很难。
情感价值。这两年,情绪价值这一词广泛传播,让人们开始注重一个事物,特别是一件商品实用价值的精神层面。在大众的用语中,有时情绪价值就是指情感价值。仪式之所以有它的价值,原因之一就是它能激起一种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团结和凝聚力。当然这是从集体角度谈,从个人角度,跨年演讲也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情感价值。我们看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主题:“时间的朋友”。时间一词蕴含着长期主义、生命的陪伴,朋友一词蕴含着互帮互助,不孤独,连接在一起就是给人以精神慰藉和温暖。而且这种慰藉和温暖在跨年这一特殊时刻,更为重要。所以,在跨年之际,这些搞跨年演讲的人,不管内容好与坏、对与错,给受众带来的情感价值都是存在的。
传播价值。虽然一众大咖遭受巨大非议,说什么跨年演讲都是“鸡汤”“广告”,但不能因此就一概否定跨年演讲在知识传播上的价值。平时我们谁能关注在本专业之外的前沿理论?谁能静下心来看几本有思想价值的书籍?谁能有耐心把一场专家报告听完?知识的传播形式十分重要,应该多样化。如果一种新形式扩大了很多知识的传播范围,就不能否定它的价值。我们要相信一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跨年演讲如果真的都是广告、都是“鸡汤”,何以能走过十年历程?
开创价值。我们必须承认,跨年演讲开创了一个有启发意义的商业模式。虽然这个模式道路非常狭窄,现在只能容纳几个人。甚至这几个人还必须错开时间,避免竞争。但它毕竟有开创之功,它带来的启发意义不可估量——事还能这么干!我们也必须承认,跨年演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样态,它肯定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化。或许在将来,我们能看到跨年演讲全新的样态。千万不要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它。
我们需要真正的思想跨年,这一刚性需求是不变的,有这一需求在,跨年演讲就不会完!
编辑/莘然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5年1期
来源:中外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