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也在其中,全新证据: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加速!生命树加速消亡

360影视 2025-02-24 18:41 1

摘要:泥盆纪晚期,第二次大灭绝接踵而至,3.7亿年前,约75%的海洋生物灭绝,曾经充满活力的海洋变得一片死寂。2.58亿至2.52亿年前,二叠纪至三叠纪的大灭绝灾难爆发,超级火山的猛烈喷发是罪魁祸首,致使90%至96%的物种灭绝,其中海洋生物灭绝率高达96%,陆地生

奥陶纪至志留纪期间,首次生物大灭绝悄然来袭那时,大自然的力量冷酷无情,约85%的物种就此消逝

泥盆纪晚期,第二次大灭绝接踵而至,3.7亿年前,约75%的海洋生物灭绝,曾经充满活力的海洋变得一片死寂。2.58亿至2.52亿年前,二叠纪至三叠纪的大灭绝灾难爆发,超级火山的猛烈喷发是罪魁祸首,致使90%至96%的物种灭绝,其中海洋生物灭绝率高达96%,陆地生物为70%,此为地球史上最惨重的生物灭绝事件之一。


三叠纪至侏罗纪之间,第四次大灭绝降临,约2.01亿年前,70%至75%的物种在这场灾难中消亡。而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至古近纪的大灭绝,让75%的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令人忧虑的是,种种迹象显示,地球或许正在迈向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且灭绝速度不断加快在过去的500年里,约5400个属(包含3.46万个物种)中,有73个属已然灭绝,其中多数物种在过去的两个世纪内便已消失无踪

动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历史平均水平快了35倍,这一数字触目惊心。而这一现象的主因,正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大量森林被砍伐,以腾出空间用于开垦农田、建设城市和发展工业。

众多动物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平衡被打破,物种数量急剧减少。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变得千疮百孔,动物们在失去栖息之地的同时,生存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人类的工业活动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对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工厂烟囱中冒出的滚滚浓烟,污水管中排出的漆黑废水,给地球环境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害

水源受到污染,许多水生生物难以存活;土壤遭受污染,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人类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空气被污染,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人们的健康受到严重侵害。

此外,人类的过度捕捞和狩猎行为,也导致许多物种数量锐减。在辽阔的海洋中,过度捕捞使得丰富的渔业资源日益枯竭。

许多珍稀海洋生物,如鲸鱼、海豚等,因人类活动而濒临灭绝。在陆地上,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如老虎、大象等,也因人类的狩猎和非法贸易而数量大幅减少。

2022年《生物学评论》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自1500年以来,地球上已知的200万种物种中,可能已有7.5%至13%灭绝。尤其岛屿上的物种,所受威胁远超大陆物种

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印证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可能性。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持续增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排放出海量温室气体,致使地球气候发生显著变化。

全球气温不断攀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许多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气温升高还对农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全球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此外,气候变化还扩大了传染病的传播范围,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对人类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人类应当积极行动,努力解决问题。全球各国需携手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其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快能源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其二,要加强森林保护,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的碳汇能力


其三,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各国政府应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推动企业采用更为环保的生产方式。国际社会也应加强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唯有全球各国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变现状,缓解地球气候的严峻形势,为人类和其他生物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濮达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