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数据显示韩半导体技术已全部落后中国,2年中国就实现反超

360影视 2025-02-24 19:53 1

摘要:韩国科技评估与规划研究院(KISTEP)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韩国在多个半导体关键技术领域已经落后于中国,中国用两年时间就实现反超!

根据韩联社的报道,韩国科技评估与规划研究院(KISTEP)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韩国在多个半导体关键技术领域已经落后于中国,中国用两年时间就实现反超!

以下是对此内容的解读:

1.技术对比

• 高集成度、低阻抗存储芯片:韩国的技术成熟度为90.9%,而中国为94.1%,韩国落后于中国。

• 高性能、低功耗人工智能芯片:韩国为84.1%,中国为88.3%,中国在该领域领先。

• 功率半导体:韩国为67.5%,中国为79.8%,中国在功率半导体领域优势明显。

• 新一代高性能传感技术:韩国为81.3%,中国为83.9%,中国在该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

• 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两国均为74.2%,但在商业化应用方面,韩国仅在高集成度存储芯片和先进封装技术方面略占优势。

2.技术发展变化

• 仅在两年前(2022年),韩国专家还普遍认为韩国在高集成度存储芯片、先进封装和高性能传感技术等方面领先于中国。然而,短短两年间,韩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优势已被中国超越,这反映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突破。

韩国专家在2022年还普遍认为韩国在多个半导体关键技术领域领先于中国,但到2024年,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这种快速的变化让韩国感到震惊,因为半导体产业是韩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而中国的技术进步直接威胁到了韩国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韩国媒体和专家对这一结果表示担忧,认为韩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面临不确定性。韩国《首尔经济》指出,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崛起是在美国施加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实现的,这一成就令人意外。

1. 政策支持与战略投入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将半导体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扶持。自2014年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随后一系列政策不断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这种持续的政策支持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 大规模研发投入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0.5%,远高于韩国的0.3%。考虑到中国庞大的GDP规模,这种投入的绝对值差距巨大,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

3. 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2024年电动汽车产量达到1288.8万辆,物联网连接量超过66亿个,这些领域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巨大。丰富的应用场景不仅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的良性循环。

4.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完善

中国在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多个环节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长江存储在2022年量产232层3D NAND闪存,中芯国际在2023年实现12纳米制程量产。这种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

5. 外部压力下的自主发展

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制裁,促使中国加快自主研发和产业链建设,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这种外部压力反而加速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

6. 人才培养与科研投入

中国通过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为半导体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这种人才储备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博学多才小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