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在嘉这一年⑭|嘉善:在“好地方”办“好教育”

360影视 2025-02-24 20:17 1

摘要:过去一年,嘉善县教育系统立足“双示范”建设,锚定“树嘉学善教品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奔跑”姿态发力奋进,用实干作风争先创优,持之以恒地在“好地方”办“好教育”。

过去一年,嘉善县教育系统立足“双示范”建设,锚定“树嘉学善教品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奔跑”姿态发力奋进,用实干作风争先创优,持之以恒地在“好地方”办“好教育”。

打造1个县域社会共治项目

——校园安全协同共治

以“校园安全网格智治”为底座,联合多部门形成合力,破解校园安全治理难题。依托全域智安体系建设迭代衍生“智安校园”应用场景,探索新时代校园安防体系化、现代化。

全面深化政策保障

出台《嘉善县“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方案》,以及《“一校一策”拥堵治理方案》等“1+N”政策包,对要素保障作出明确规定。2024年高质量承办省市校园安全工作现场会暨校园安全协同共治体系建设推进会,并作经验推广。《嘉善县构建平安校园智治模式 办好社会治理“共富小事”》成功入围省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

开发校园“智慧接送系统”

聚焦校园周边“停车乱、行车难、安全无保障”等,在试点学校率先探索校园“智慧接送系统”,规范学生接送流程,配套“一键放学”程序,实现“车辆即停即接,学生即接即走”和“地下车库一站港湾式接送”等新模式。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一个年级500余学生、200多辆接送车,5分钟内疏散完毕。

构建协同育人“教联体”

大力推进家校社“教联体”建设,建成县学生阳光成长指导中心,目前,中心已接待参训学员4万余人次。凝聚多部门合力,实施“护航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8项行动,构建“156+X”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全面建成学校、家庭、社会、医院“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链。联动关爱重点群体,组建“警察爸爸”“阳光妈妈”等志愿服务队,精准做实帮扶矫治、亲情代理、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

探索1种县域大思政教育新样态

—— 行走的大思政课

以“四大行动、十大举措”为抓手,构建“长三角—县—共同体—校”四级共建机制,探索县域“行走的大思政课”创新模式。

全方位办好新时代特色思政课

与青浦、吴江教育部门签署《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教育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入长三角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联盟和生态绿色研学教育论坛和联盟。发布《嘉善县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让县域内资源充分“走”起来,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

高质量推进理论与实践融合

成立思政学堂和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建立大云镇缪家村等 9 个特色县域大思政实践基地,将浙大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等高端科创平台纳入学生研学实践基地群,打造“学校+实践基地”教育共同体。目前,已形成县精品课程 40 余项、校本课程案例入围教育部典型案例 5 项。2024 年以来,开展各类研学活动 260余场次,参与学生近 7万人次。

抓实抓细抓好“思政联建”

通过“城镇学校+农村学校”“强校+弱校”“大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结对合作,实现县域思政教育同向发力。以嘉善县“空中课堂”为载体,录制思政名优教师微课 100 余节,在线点播量达 146 万余人次。2024 年以来,开展思政新课标、新课程方案教材培训等30余次。思政教师累计开讲示范区“课博会”等中小学思政公开课、讲座50余次。

推进1项示范区教育改革

——职教一体化建设

持续推进跨域职业教育一体化改革,目前,嘉善、青浦、吴江三地合力建设特色优势专业25个,实现跨省招生1000余名,培育校企合作企业167家。《嘉善县推进长三角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改革 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入选省2024年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

一体谋划,健全跨域改革推进机制

建立教育部门协同机制,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两区一县教育部门组建示范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构建定期会商、资源共享、项目合作、利益共享和信息互通等运行机制。完善三地校际协作机制,三地19所中高职学校间建立交流协作联席会商制度,由各校轮流担任年度轮值主任,每年定期开展交流研商。

统一规范,贯通跨域招生教学机制

统一招生制度,2024年嘉善面向示范区开展中高职一体化跨省招生,录取近60人;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面向吴江设置五年制长学制高级工专业,录取近230人;青浦、吴江面向嘉善提供14个“3+2”专业,录取近50人。

统一学籍管理,牵头搭建三地统一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信息平台,落实“籍随人走、学分互认、毕业互通”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为三地学生跨省域升学提供便利。

统一课程标准。三地执行统一的中职文化课程教学标准,制定统一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标准。嘉善牵头编制《长三角一体化特色旅游》专业课标准。

协同共建,完善跨域产教融合机制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对接三地龙头企业,迭代一批优势专业,孵化新兴专业16个,撤销就业率低的专业15个,推动形成紧密衔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打造“嘉善智能物联产教融合联盟”“长三角旅游产业学院产教融合联盟”,新设集成电路泛半导体校企合作“冠名班”,孵化评定一体化示范区产教融合型企业10家,每年组织超1500名学生赴龙头企业调研、体验、实训。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