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远亲不如近邻。”在《西游记》中,沙和尚虽然寡言少语,但他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这句话透露了一种深刻的人际关系观念:即使是血缘关系,如果长时间不互动,也会变得疏远。
“远亲不如近邻。”在《西游记》中,沙和尚虽然寡言少语,但他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这句话透露了一种深刻的人际关系观念:即使是血缘关系,如果长时间不互动,也会变得疏远。
我们常说“血浓于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血亲关系反而成了我们的束缚,成了沉重的负担。在我们急需帮助时,这些所谓的亲人却往往不见踪影。
处理亲人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技巧。过于亲密,容易侵犯到个人空间,界限模糊;而关系过于疏远,则可能显得冷漠,缺乏人情味。
以慧婷为例,她天性不喜欢热闹,偏好安静和个人空间。尽管如此,去年五一假期,她所住的旅游城市吸引了她丈夫家的亲戚来访,他们在慧婷家住了整整一周。那段时间,慧婷感到非常疲惫,她觉得假期比上班时还要累。
令慧婷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去年的相聚并不愉快,这些亲戚今年竟然还提出想再来住几天。这些亲戚与慧婷的关系并不十分亲近,他们是慧婷丈夫从小到大的玩伴,来自丈夫姨奶家的孩子。
最初当他们提出再次入住一周时,慧婷内心是有所抗拒的,因为对她来说,这些人更像是陌生人。然而,看到丈夫出于礼貌希望接待他们,考虑到平日里丈夫在处理事情上总是很有分寸,慧婷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
这样的经历让人不禁思考,如何在保持亲情和礼节的同时,也维护自己的私人生活和精神健康。或许,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说“不”,是我们维护自身权益不可或缺的一环。
01:“远亲不如近邻”
有时候家庭聚会也会带来无意的纠葛。慧婷和她的丈夫热情接待了从远方来访的亲戚一家四口:一对夫妇及其九岁的女儿和五岁的男孩。初见时,所有人都保持着客气和规矩,孩子们也表现得相对守序。
慧婷的家中有个七岁的女儿小彤,见到来了同龄的小朋友,自然是喜出望外。孩子们很快打破了彼此间的陌生感,开始一起玩耍。然而,不久之后,随着孩子们的亲密互动,一些小矛盾也接踵而至。
事端起始于那个五岁的男孩无意中翻动了小彤的展示柜,不慎打破了一只陶瓷杯。这不是普通的杯子,而是小彤亲手制作的第一件陶器作品。从塑形到烧制再到上色,小彤等待了整整两个多月才完成这件作品。尽管它的外观并不精致,甚至有些笨拙,但对小彤而言,它充满了意义和情感价值。
破碎声响起的瞬间,男孩的母亲第一反应是安慰自己的儿子,却忽略了一旁已泪流满面的小彤。接着,这位母亲虽然替儿子向小彤道了歉,态度却显得漫不经心。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那个男孩还在旁边做鬼脸,事后甚至嘲笑小彤是“爱哭鬼”,还说她做的陶器“真丑”。
面对这一切,慧婷内心极为不悦,但考虑到孩子们的年纪还小,再加上是亲戚关系,她只得压抑自己的情绪,转而安抚自己的女儿,努力维持家庭和谐的表象。这种家庭聚会的小插曲,虽看似微小,却足以让人反思如何在保持家庭和谐的同时,也保护孩子的情感安全。
02:“礼之用,和为贵”
慧婷原以为自家亲戚的九岁大女儿已经足够懂事,能够遵守她对睡眠安排的规定。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这个女孩对慧婷的客房安排不满,非要住在小彤的精心布置的公主房,甚至因此大哭大闹。
在这种情况下,慧婷征询了女儿小彤的意见。小彤明确表示,她不愿意与那个女孩同住一室,也不想让出自己的房间。对此,慧婷坚定了立场,没有做出让步。她认为,卧室是一个极其私人的空间,即便是自己,进入小彤的房间也总是会先敲门。因此,如果小彤感到不舒服,她就不应该被迫做出让步。
这个决定显然让来访的亲戚家感到了不满。尽管他们没有明说,但从他们的表情和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不悦。
亲戚到来的第一天就是在这样的不愉快中度过的。之后,慧婷和她的丈夫还被要求陪同这家人参观当地的风景名胜和网红打卡地点。尽管慧婷在他们到来之前已有所预料,她也没有太多抱怨,但内心深处感到非常疲惫。
最初几天,这些亲戚还会礼貌地表示感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行为越来越理所当然。小兄妹两人开始对食物挑三拣四,抱怨食物不合口味,荤菜太少。
此外,这家亲戚的生活习惯似乎也极其随意,他们用过的物品从不放回原处,孩子们吃过的水果皮随处乱扔,而他们的父母也不闻不问,从不收拾。这让慧婷感觉自家仿佛变成了一家没有服务费的旅馆,需要自己来收拾这些混乱。
这样的经历让慧婷深刻感受到,即使是亲戚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界限,尤其是在自己的家中,保护好个人和家庭的私人空间和舒适是至关重要的。
03:“宾至如归,礼宜有度”
慧婷家的第五晚,亲戚们仍然住在她家中。那天晚上,当慧婷在卧室整理护肤品时,一位亲戚敲门想询问第二天行程的细节。慧婷让对方稍等,声音传到门外。
然而,未料到的是,这位亲戚不仅未等待,反而走进了主卧室。他们开始随意触摸慧婷的化妆品,对那些他们未曾见过的品牌表现出极大的好奇,甚至打开瓶盖一一闻香。
慧婷感到不悦,立刻起身提议到客厅谈话。然而,亲戚似乎置若罔闻,注意到慧婷衣柜略微开着,便伸手拿起一件衣服比划在自己身上,边比量边说道:“这次出门太匆忙,衣服没带够,明天的活动这件衣服看起来很合适。”
慧婷不愉快地从亲戚手中接过衣服,重新挂回衣柜,并冷静地提议:“明天的活动场所附近就有一个大型商场,你可以到那里看看,应该能找到合适的衣服。”
她的话让亲戚显得有些尴尬。接着,亲戚开始发表些带有酸意的评论,首先是表扬慧婷有福气,嫁给了一个能赚钱的丈夫,生活舒适,接着转而批评慧婷生活浪费,批评她过度关注外表,忽略了做一个贤妻良母的责任。
面对这种带有挑衅的言论,慧婷并未多做争辩,简单地反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无需相互羡慕。而且我自己的收入并不比丈夫少,这些开支我负担得起。”
通过这次事件,慧婷体会到,即便是亲戚之间,也需要明确界限,尤其在自己的私人空间和物品被过度干预时。维护个人界限,是保持家庭和谐与个人尊严的重要方面。
04:“慎始为上,勿用后悔”
慧婷和她的丈夫在一周的共处期间不止一次地商量,是否应该将那四位亲戚安排到酒店住宿。丈夫认为,既然已经接纳了他们,此时若将他们请出去,无疑会造成关系的破裂,结下梁子。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提议:忍受这一周,之后便减少与他们的往来。
熬过了漫长的一周,慧婷、她的丈夫,甚至他们七岁的女儿小彤都感到了如释重负。
然而,慧婷没想到的是,她的婆婆不久后打来电话,委婉地劝她在家务事上要节俭一些,做女人要以丈夫和孩子为先,不能只顾自己。这突如其来的“教诲”,让慧婷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那些亲戚肯定是回到老家后,四处散播了不利于她的言论。
有些人不能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总是在背后说三道四,这种行为往往源于他们自身生活的不满和能力的无奈。
考虑到去年这些亲戚在她家的所作所为,今年当他们再次提出想要来住时,慧婷迅速谎称自己一家也计划外出。亲戚依然固执地表示,即便慧婷一家不在家,他们住下来也没关系。面对这种无理的要求,慧婷果断拒绝了。她意识到,对某些人,实在无需过分顾忌情面。
让亲戚住进家中,表面看似能增进家庭间的感情,保持良好的家庭形象,但实际上,这往往为自己埋下了不少隐患。
在中国,血缘关系向来被重视,与亲戚的交往多少有些不可避免。我们无法选择亲戚的性格和行为,但当亲戚的行为超出了界限时,我们必须学会说“不”。偶尔为了帮助亲戚忍受一两天可能尚可接受,但长期共处,由于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处理亲戚关系时,不让亲戚长时间住在自己家里,反而是一种明智且熟悉人情世故的表现。这样既保护了自己的家庭空间,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和尴尬。
来源:瀚文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