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平台护鸟飞

摘要:候鸟栖息地里,数万只候鸟经过,如何判断它们的类别和数量,以便更好保护?深山之中,如何了解哪些野生动物曾在此经过?珍稀动物如何实现人工繁育?针对这些问题,我省各地运用数字平台等技术,大大提升了监测时效和保护水平。

10月20日,反嘴鹬在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觅食。河北日报资料片

北风起,雁南飞,又是候鸟迁徙季。

候鸟栖息地里,数万只候鸟经过,如何判断它们的类别和数量,以便更好保护?深山之中,如何了解哪些野生动物曾在此经过?珍稀动物如何实现人工繁育?针对这些问题,我省各地运用数字平台等技术,大大提升了监测时效和保护水平。

10月19日,成群的白骨顶鸡在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振翅起飞。河北日报资料片

具备AI识别功能,南大港搭建科研监测一体化平台

近日,在位于沧州黄骅市东北部的河北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记者登上观鸟亭,只见密实的芦苇延至天际,片片水泊点缀其间,成群的鸟儿飞翔嬉戏。

7月26日,由南大港候鸟栖息地等5处提名地组成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南大港候鸟栖息地获评为我省第一处世界自然遗产。

南大港候鸟栖息地与河北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南大港国家重要湿地范围重叠,位于渤海湾西部,总面积达7500公顷,由草甸、沼泽、水体、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拥有环渤海生态区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典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中转站以及众多珍稀水鸟的栖息繁殖地。

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王立军介绍,每年2月下旬至4月上旬、10月上旬至12月中旬,大批候鸟来此歇脚,补充食物积蓄能量后,再继续飞向远方。每隔5至10天,这里就会更新一批“住客”。

记者注意到,保护区芦苇上方,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个固定的拍摄设备。

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候鸟迁徙季,鸟群飞起来非常壮观,却给监测带来了难度。如果使用无人机,机敏的鸟儿可能会警觉地飞走。为了更准确监测、保护鸟类,保护区搭建了湿地科研监测一体化平台。摄像设备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平台2021年启用,具备AI声纹收集和影像识别功能。这两项功能在我省还是首次运用。保护区共安装了3套声纹收集设备,能收录鸟的叫声,并通过和系统内的1569种鸟叫声自动比对,判定鸟的种类。目前,这些设备已经收集到超过19万条声纹记录,识别出197种鸟类。

11套野生动物智能视频监测设备分布在保护区各处,能自动比对飞过的鸟类,并确定其种类和数量。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或手机能实时观看拍摄画面。

平台还可按时间段自动生成物种统计表和监测热力图,并协助进行气象、水文等的实时监测,帮助有关单位及时了解鸟类和湿地相关信息。

在湿地科研监测一体化平台的助力下,保护区取得多项突破。今年,保护区新增了赤嘴潜鸭、棉凫、牛背鹭、白头鹤四个鸟类新物种。截至目前,保护区记录到的鸟类种类达272种,其中包括1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和5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19年,保护区观测到2万只候鸟,2023年观测到10万余只,候鸟数量4年增加了4倍。今年6月,南大港被省林草局认定为全省首批“鸟类天堂”。

“不打扰的相逢”,塞罕坝机械林场用红外相机记录动物活动

深山之中,一个个红外相机也在期待着“不打扰的相逢”。

光影斑驳的森林里,一只矫健的豹猫穿过草丛扑向猎物。这是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安装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一段视频。豹猫位于塞罕坝食物链顶端,它的出现是塞罕坝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标志。但由于以前监测设备欠缺,只有豹猫的文字记载,没有图像资料。

202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在不同位置布置了200台红外相机,用于记录各类动物活动。今年春天,一台红外相机捕捉到了豹猫的影像。

近日,塞罕坝机械林场又传来好消息,北曼甸分场工作人员在查看今年5月放置于野外的红外相机数据时惊喜地发现,相机拍摄到疑似中型食肉猛兽猞猁。经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放鉴定,确定此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猞猁。这是塞罕坝机械林场首次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到猞猁的身影。

豹猫、猞猁、矛隼……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被红外相机记录下来的动物越来越多。

2015年出版的《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显示,当时塞罕坝有脊椎动物261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最新统计显示,塞罕坝植物增加到666种,脊椎动物增加到318种。脊椎动物增加了灰林鸮、黑啄木鸟、黑翅长脚鹬等57种。

数字化助力,小五台山人工繁育褐马鸡40只

褐马鸡,中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着“东方宝石”的美誉。

在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救助中心,人们被褐马鸡的美貌吸引。它们有着灰黑色的头颈、绯红的脸颊、白色的耳羽,仿佛有一对白犄角。

工作人员介绍,褐马鸡尾羽被称为“马鸡翎”,是褐马鸡的显著特征之一。在褐马鸡成双排列的尾羽中,有一对格外纤长,其尾端在阳光照耀下泛出紫蓝色的光泽。过去因遭受捕杀,褐马鸡种群数量下降。

为提高褐马鸡的人工繁殖成功率,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探索人工繁育技术。2015年,保护区成功实现了抱窝鸡孵化和育雏;2017年实现了褐马鸡亲鸟孵化和育雏;2021年实现了孵化箱孵化和育雏。目前,保护区救助中心人工繁育褐马鸡共40只。

人工繁育过程中,保护区严格遵循科学规律,数字化控制环境因素,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对于今后褐马鸡的扩繁、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过多年努力,保护区目前的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78.4%,野外褐马鸡的数量也由10年前的2000只左右增加到约2600只。

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应用智慧监测、信息平台等高新技术手段,我省在重点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以先进的观测手段为基础,我省已基本建成以10个收容救助站为核心的救护体系,年均救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000余只。白洋淀划定9块鸟类栖息地,开展2个鸟岛建设,实行调查监测月报告制度。

同时,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覆盖,形成上下联动、整体发力的生动局面;建立林草系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67处。秦皇岛市成立野生动物生物安全风险监测站,提升末端发现能力。截至目前,我省各类型自然保护地中,自然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物种已增加至60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9种。

接下来,我省将逐步开展自然保护地科研监测智慧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新型科技手段,加强野生动植物本底调查与动态监测,掌握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空间分布动态,不断开拓保护管理新局面。(河北日报记者 曹智)

来源:河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