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252-1卷阿押韵+2注释1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11 11:13 7

摘要:□□□■,□□□■,□□□◆。□□□□□◆,□□□◆,□□□◆。ng+i

诗经252-1卷阿押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2.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3.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4.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5.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6.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7.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8.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9.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10.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ng+o

□□□●□,□□□●□。□□□□,□□□□□,□□□●□。ng

□□□□□,□□□●□。□□□□,□□□□□,□□□●□。o

□□□◆□,□□□◆□。□□□□,□□□□□,□□□◆□。ng

□□□■,□□□■,□□□■。□□□■,□□□■。i

□□□◆,□□□◆,□□□◆。□□□□,□□□◆。ng

□□□■,□□□■,□□□■。□□□□□■,□□□■,□□□■。i

□□□■,□□□■,□□□◆。□□□□□◆,□□□◆,□□□◆。ng+i

□□◆□,□□□◆。□□◆□,□□□◆。□□□■,□□□■。ng+i

□□□●,□□□●。□□□●,□□□●□。□□□●,□□□●。o

附注:

1、本诗押韵较为规则,大部分是前后句押韵,也即,AA。

2、少数是偶数句押韵,也即,ABCB。

3、「岂弟君子」 属于插入语,会扰乱押韵结构,在分析押韵时,需要忽略这句。

例如,

①第一阕:忽略「岂弟君子」之后,则为交叉押韵,也即,ABAB。

②第五、六阕:忽略「岂弟君子」之后,则为句句押韵,也即,AAAA。

③第二阕:忽略「岂弟君子」之后,则为偶数句押韵,也即,ABCB。

4、在编写《周音》时,我并没有意识到第一阕的奇数句押韵:阿-歌。

5、在编写《周音》时,我并没有意识到:羽为i韵。当时虽然知道羽-非-飞同源,最初古音bi,但当时认为羽已经发生了i o二象性,为u元音。现在看来,羽很可能具有i o二象性,古音bui,既可以视为i韵,也可以视为u韵。在本诗中,飞-羽押韵i。

诗经252-2卷阿注释1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2.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3.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4.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5.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6.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7.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8.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9.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10.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ng+o

□□□●□,□□□●□。□□□□,□□□□□,□□□●□。ng

□□□□□,□□□●□。□□□□,□□□□□,□□□●□。o

□□□◆□,□□□◆□。□□□□,□□□□□,□□□◆□。ng

□□□■,□□□■,□□□■。□□□■,□□□■。i

□□□◆,□□□◆,□□□◆。□□□□,□□□◆。ng

□□□■,□□□■,□□□■。□□□□□■,□□□■,□□□■。i

□□□■,□□□■,□□□◆。□□□□□◆,□□□◆,□□□◆。ng+i

□□◆□,□□□◆。□□◆□,□□□◆。□□□■,□□□■。ng+i

□□□●,□□□●。□□□●,□□□●□。□□□●,□□□●。o

附注:

1、本诗提到君子、王、天子,其中

王=天子=周天子。

君子=诸侯。

吉人、吉士,都是君子的别称,服务于天子、服务于百姓,这就是所谓的媚于天子、媚于庶人。

2、本诗提到几个意象:凤凰鸣于高岗。梧桐生于朝阳。凤凰缚于天。

都是象征着天生祥瑞,因此本诗为赞美诗,歌颂某个诸侯国出现明君,犹如凤鸣,犹如梧桐,但总归受天子约束。

3、傅:=缚。通假字。束缚。诗经中出现过类似修辞,例如

诗经第224篇《菀柳》: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

4、矢:=志。通假字。抒情、抒发志向。

矢音、矢诗,都是诗人抒发志向而歌唱、作诗。可以推测,诗人自己就是君子(诸侯),本诗也是作者自明其志。也就是自夸诗。

5、遂:= 随。通假字。随意、随便。

6、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写的是梧桐之态、凤鸣之态。其中

①菶菶:=蓬蓬。通假字。茂密一片。

②雍雍:洪亮的长鸣。喈喈:清脆的短鸣。都是形容凤凰之鸣,也就是野鸡之鸣。

7、翙翙:=习习、泄泄。 通假字。 翙从岁,岁从止、从夕,均具有i o二象性,可推定古音dui。

泄从世,世从止,也存在i o二象性,古音dui。

習从羽,从彗,均具有i o二象性,古音bui。发生了b→d辅音演变,中间应该存在c辅音阶段。

可见,翙翙=习习=泄泄,指的是交错、参差。在本诗中指的是翅膀拍动。有飞行时的拍动,也有停靠在树上时翅膀的拍动。

8、蔼蔼:=霭霭。通假字。云蒸霞蔚之象。形容多。 本身蔼从艹,也有草木茂盛之义,形容人多。

9、使-命:形成类比,应为近义。维=惟,通假字。

惟君子使+惟君子命=惟君子使命=这就是君子的使命!引出下文:服务于天子和百姓。

也就是说,服务于天子和百姓,是君子的使命。

当然使-命也可以理解为动词:惟君子使命=只有君子可以使唤和命令这些人才,使之服务于天子和百姓。这样虽然从语法上讲是合理的,但违背了封建社会的基本事实,因为人才不只有诸侯可以使唤和命令,他们的最高主人是天子,而非诸侯。如果将使-命理解为动词,君子为主语,吉士/人为宾语,则似乎违背了事实。因此,使-命应理解为名词。

10、 冯:=凴(凭)。通假字。凭仗、依靠。

有凭有翼=有靠山,有保护。说明诗人(自称君子)是大贵族,祖宗都显贵,同辈中也有了不起的人物。应该是畿内诸侯,呼应前文: 先公。

因为只有畿内诸侯才可以封为公爵,说明诗人是公爵之后,仍然是公爵。

由于处于丰镐以北的公爵只有毕国,而周、召都在丰镐以西,西虢也在镐京以西,所以本诗赞美的应该是毕国,位于镐京北侧,可以呼应本诗开头:南风。诗人在山上游玩,南风拂面,不由得想起了周王室,所以表达一下忠心。

在历史上,毕公高辅佐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为三朝元老,是成康之治的功臣。因此,本诗作者很可能是毕公高,也可能是他的后代。

也有学者根据出土的青铜器证明,畿内诸侯的爵位最高为伯爵,而非公爵,历史上畿内诸侯的称呼「公」,并非公爵,而是三公之公,意思是在朝廷担任宰相。但这并不改变本诗及前面多篇提及某公的内涵分析,因此不必追溯修改。

11、以引以翼:诗经中出现过,指的是引导、搀扶老人。例如

诗经第246篇《行苇》: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12、卬:=昂。通假字。昂首。

颙颙昂昂=器宇轩昂,其中,颙从禺、从首,古音均为do。应为额头之义,本来没有鼻音,后世训读为:颡。颡从桑,古音dong。发生了do→dong鼻音化→yong辅音零化。

诗经前面出现过,也是存在鼻音,例如

诗经第177篇《六月》: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

其中,广-颙押韵ng,颙=颡=额头,指的是马额头的一块白斑,俗称: 额刺毛、白章。

具体分析,见: 诗经177-2六月注释2 ;

在本诗中,显然也有误写或训读为颡的可能,在南阳农村,称呼一个人额头宽大,一般是有福禄之相,祖宗有当官的。这吻合诗人的自述,是某公的后代,可能是毕公。

此外,在甲骨文金文时代,丧-桑-噩存在混淆,之前分析过,见: 诗经244-2丰镐注释2 ;那么,颡从桑,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应该有鼻音,但在造字之初,桑-噩混写,应该存在一个鼻音二象性。例如,颡或许可以写作:噩+页,读作噩。这就是今天额的读音。

额从客,客从各,各从口,古音co。发生了c→辅音零化,o→e元音低化。

噩从口,古音co,音变同上。

颙从禺,禺从虫、手,古音do、dong,存在鼻音二象性。其中无鼻音这项,do→o→e,辅音零化、元音低化,也可以与额-噩的音变殊途同归。

因此,在诗经中,颡写作颙,额写作颙,或许都不是写错,而是本来就存在鼻音二象性。

不过,在汉字库中,颚(噩+首)是存在的,只不过专指口腔上部。这种演化无法解释,待考。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