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工智能+”蹄疾步稳——“九三三城发展座谈会”共话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

摘要: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到无人驾驶汽车,从智能客服、智能投资顾问到智能辅助医疗诊断、写剧本、拍电影……人工智能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演进,深度嵌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激发着全球科技之变、产业之变、时代之变。

九三三城发展座谈会。方 臻 摄

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到无人驾驶汽车,从智能客服、智能投资顾问到智能辅助医疗诊断、写剧本、拍电影……人工智能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演进,深度嵌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激发着全球科技之变、产业之变、时代之变。

如何为“人工智能+”创设更优质的环境?如何让“人工智能+”朝着更有序的前景发展?如何让“人工智能+”加出更多可能?近日,由九三学社中央指导,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主办,中共海淀区委统战部、九三学社海淀区委会承办,以“‘智’提‘质’,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九三三城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我国人工智能立法、推动人工智能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发展、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等作主题发言,并结合自身专业展开交流研讨。

塑造“数实融合”新机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举办‘九三三城发展座谈会’是希望发挥九三学社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九三智慧、九三力量。”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表示,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将依托首都科技创新能力和行业资源优势,将建言资政作为工作重点,在大模型核心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工程化能力等方面突出党派特色,积极履职尽责。

在分析未来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时,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实验室主任刘伟表示,人机环境系统智能发展有主动推荐、交互学习、高效容错、混合决策、按需组网五个特点。“我们正在制定人机融合的基础理论框架,会从态势感知、输入处理、输出反馈这些角度展开。”刘伟说。

近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37.8万件,同比增速超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1.4倍;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

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通过调研发现,在人工智能行业存在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热门过热、冷门偏冷等问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管理相对混乱,使得有关数据的采集、使用和流通存在较大风险和阻力。他说:“基础理论研究和冷门领域技术研究的缺乏会制约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的进步,也阻碍其渗透到其他学科。”

张云泉建议,设立人工智能理论和冷门领域专项基金,资助重要人工智能理论研究及冷门人工智能领域;细化数据管理局的职责与作用,组建政府经营的数据交易市场,以处理自然资源的方式,建立数据采集、交易和使用规范标准。

“基础研究是人类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升级的源头和‘总开关’。”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科技专委会“人工智能”专项委员会主任、华为战略研究院大模型产业发展首席专家王震军认为,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国产化基础软硬件核心技术还存在不足。他建议,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基础技术的中长期前瞻布局,探索科技创新机制,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

在九三学社中央促进技术创新工委委员、中卓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看来,我国自主人工智能发展仍需打破国外生态壁垒,需解决市场份额低、产业应用生态弱、用户对国外产品的路径依赖强等问题。对此他建议,做厚独立自主的人工智能人才底座,构建培养和吸引国内外顶级人才的基础软硬件环境;加强独立自主的人工智能产学研融合,结合产业的真实场景需求和教育科研结构的研发和数据优势开展产教融合。

筑牢“AI+”时代的安全底座

如果管制过严会影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是否要让“子弹”飞一会儿、再飞一会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申卫星以《人工智能立法:权衡与构思》为题作主题发言时提出这一问题。

申卫星呼吁:“人工智能立法是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立法不仅能规制风险、消除障碍,也能促进创新。”必须以时不我待的心态来对待人工智能立法,在立法时应平衡管制和促进的关系、安全和发展的关系,不能让“子弹”无序飞,也不能纯粹限制。

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可能出现的侵权责任在法律上认定困难的情况,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的侵权责任谁来承担等问题,申卫星建议建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损害救济基金,相关企业要按照市场比例缴纳救济基金,实现抱团取暖,突破产业发展的障碍。

“自动驾驶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人工智能+交通’的案例,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需要去不断平衡政策和技术的适配,要找到安全底线和创新突破的平衡点。”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城建专委会委员、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科技处四级调研员李倩认为,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规章制度以及其他外部环境都是适配人类驾驶员为主的情况,在人工智能的环境下怎么改进、怎么兼容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

李倩建议,研发交通行业管理与服务AI大模型,构建场景标准化样本库,强化AI大模型对交通行业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快自动驾驶等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动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网联化改造,构建车路云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是‘数转智改’,核心引擎是人工智能,基础是数字安全。”360集团副总裁姬文林认为,国际竞争背景下,数字安全与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使安全行业面临的问题从“人与人的对抗”,升级为“人与机器的对抗”,甚至是“机器与机器的对抗”。

姬文林介绍,360集团通过100余个实践案例,总结出由攻击检测、运营处置、追踪溯源、知识管理、数据保护、代码安全等六大专家子模型组成的360安全大模型,具备无需联网、安全免费两个亮点。他建议,加强产学研合作,研究“以模制模”,用AI更好解决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

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建筑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魏东发现,大语言模型在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突破性发展的同时,可能伴随产生传播虚假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偏见歧视等安全风险。

魏东建议,以“敏捷评估”机制为补充,对备案上市的大模型应用进行常态化的监测,建立安全风险的定期监测机制、安全隐患的实时通报机制、安全整改的跟踪检查机制、安全基准的统筹确立机制,及时发现风险和隐患并向有关企业进行通报、预警和整改。

AI赋能千行百业的未来

“要用AI培养一批AI使用者,创造一批AI产业工人。”在谈及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机遇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战略研究所所长宋镇亮建议,依托人工智能的产业提前布局垂直行业(比如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同时加大投入,推动AI与各学科融合创新。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资源环境专委会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董战峰注意到,目前生态环境领域存在数据资源权属不清、部门间共享流动不足、使用缺乏规范,对数智科技手段的应用深度不够等问题。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生态环境领域,董战峰建议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体系,研究制定数据资产的管理政策,建成生态环境数据的一张网、一张图;加快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多场景应用;健全生态环境智慧,推动形成网络化、开放化的多元协同治理格局。

就推动“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医药卫生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送根提出,可以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试点,为形成数据驱动型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奠定法规基础和管理依据,推动数据驱动型研发创新,提高研发效率,营造“人工智能+医疗”的良性发展环境。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科技专委会委员、科大讯飞北京公司副总经理刘莹聚焦医疗领域提出用人工智能技术扩展医院诊后服务能力的观点。她建议,由卫健委牵头组织医院以及人工智能的龙头企业出台人工智能诊后管理服务的建设标准,并选取试点,推进区级基层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慢病一体化管理系统。

针对人工智能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文化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赵西君建议,加强公共服务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公共服务领域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比如推进智慧养老、数字健康服务、智慧教育、智慧文旅、社会保障服务数字化等设施改造;同时,要尽快建立公共服务以及各部门人工智能融合的规范制度和快速响应机制,定期对人工智能在公共服务领域运行情况开展监测评估。

在社区治理方面,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城建专委会副主任赵英建议,充分利用社区已建视频资源人工智能助推社区精治共治,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试点应用,采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智能化发现综治事件。

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所长、高级工程师方圆提出《关于优化智慧园林建设与推动公园资产价值转化的建议》。“可以推进多部门整体统筹与协同合作,园林绿化部门与市政、城管、水务、文旅等多个关键部门要紧密合作,规划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确保数据跨系统流通无阻;同时,充分利用这些智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公园资产价值转化。”方圆说。

来源:团结报党派e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