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警笛声划破某地的夜空,一辆价值300万的迈巴赫被团团围住时,目睹这一幕的市民或许想不到,车内坐着的正是拥有280万粉丝的短视频网红。这场犹如电影情节的抓捕行动,将网红经济的遮羞布撕得粉碎。
当警笛声划破某地的夜空,一辆价值300万的迈巴赫被团团围住时,目睹这一幕的市民或许想不到,车内坐着的正是拥有280万粉丝的短视频网红。这场犹如电影情节的抓捕行动,将网红经济的遮羞布撕得粉碎。
据法院执行局披露,这位坐拥豪宅的网红,竟拖欠供应商货款长达三年。在法院判决后仍通过"金蝉脱壳"转移财产,名下企业早已成为空壳。更令人瞠目的是,其社交账号仍在持续发布奢侈生活视频,最新一期恰是展示这辆涉案迈巴赫的"炫富特辑"。
这场猫鼠游戏持续了整整十个月。执行法官发现,每当追踪到其名下车辆,总能在半小时内被转移。直到这次突击行动,才在车流中将这辆正在等红灯的豪车截停。当法警打开车门时,网红仍在直播镜头前展示着精心打理的发型。
这出荒诞剧折射出网红经济的畸形生态。某MCN机构负责人透露,行业内有套成熟的"破产保护"套路:成立多家关联公司,用A公司签合同,B公司收账款,C公司做支出。当债务压顶时,只需关闭A公司即可金蝉脱壳。更讽刺的是,这些"破产网红"往往能借此制造话题,收割新一轮流量。
法律界人士指出,现行《企业破产法》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缺乏有效制约。上海某区法院数据显示,2023年受理的网红经济纠纷中,72%涉及复杂的股权代持和关联交易。当司法利剑遭遇精心设计的资本迷宫,执行效率难免大打折扣。
这场豪车抓捕事件恰似一记警钟。当我们在直播间为网红们的"成功人生"点赞时,或许该思考:那些光鲜表象下,究竟藏着多少见不得光的交易?当流量成为洗白工具,法律尊严又该如何捍卫?这不仅关乎个案正义,更考验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法治智慧。
来源:智慧案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