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3 月 11 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从香港乘机飞抵菲律宾后,竟被警方拘留!这一消息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菲律宾乃至国际政坛掀起了惊涛骇浪,让无数人瞠目结舌。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前总统沦为阶下囚?
2025 年 3 月 11 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从香港乘机飞抵菲律宾后,竟被警方拘留!这一消息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菲律宾乃至国际政坛掀起了惊涛骇浪,让无数人瞠目结舌。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前总统沦为阶下囚?
原来,菲律宾总统通讯办公室对外宣称,国际刑警组织马尼拉分局于当天收到了国际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副本,菲律宾总检察长更是在杜特尔特抵达马尼拉国际机场的第一时间,向他送达了逮捕令通知,而他所面临的罪名竟是 “危害人类罪”!国际刑事法院指控杜特尔特在 2016 年至 2022 年担任总统期间,大力实施反毒品行动时,涉嫌犯下这一严重罪行,据菲警方称,在此期间有 6000 多名涉毒嫌疑人不幸被杀。
此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发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要知道,杜特尔特在菲律宾国内可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菲律宾政治的敏感神经,更何况此次是被拘留这样的重大事件。这不仅让菲律宾民众感到震惊和困惑,也让国际社会对菲律宾的政治局势充满担忧 ,大家都在猜测,这一事件将会给菲律宾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杜特尔特是一位有着 “制裁者” 之称的领导人,在目睹毒品给菲律宾带来的种种惨状后,内心的愤怒和责任感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他深知,若不采取雷霆手段,菲律宾将在毒品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万劫不复。于是,在 2016 年上台后,他毅然决然地扛起了向毒品宣战的大旗,誓言要将毒品这颗毒瘤从菲律宾的土地上彻底铲除,还国家和人民一片净土。
杜特尔特的禁毒行动堪称一场疾风骤雨,手段之激进、力度之强大,令人瞩目。他的禁毒政策堪称 “三板斧”:第一板斧,要求所有贩毒者和吸毒者主动自首,公职人员和议会议员都要接受毒品测试,呈阳性者一律革职查办;第二板斧,开展 “双管枪” 行动,对警务人员逮捕或击毙毒枭、毒贩、吸毒者给予高额奖励,甚至表示对于涉毒人员,可以不经审判直接就地正法;第三板斧,不断延长扫毒期限,原本计划在 2016 年 9 月 18 日结束的行动,到期后多次延长。
在这些强硬政策的推动下,菲律宾的禁毒行动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显著成效。在杜特尔特执政第一年,就有 86984 名嫌疑人被逮捕,302 名涉毒官员被调查,查获的毒品价值 84 亿比索,捣毁 9 个典型冰毒实验室。巨大的打击力度让 130 万名吸毒者和毒贩主动自首,请求宽恕。菲律宾的吸毒人数大幅减少,与毒品相关的犯罪率下降了 9.8%,犯罪案件总数从 2016 年的 50 万起下降到 45 万起。曾经被毒品黑帮控制的街区,如今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小商贩们能安心地做生意,孩子们也能安全地上学,民众的生活终于重新找回了久违的平静与祥和。
然而,杜特尔特这种激进的禁毒方式,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国际国内的巨大争议。在国际上,部分西方国家和人权组织纷纷对他发起猛烈指责,将他的禁毒行动视为 “践踏人权” 的典型,甚至冠之以 “国家恐怖主义” 的名号。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际刑事法院,以保护毒贩人权为由,要求他立即停止悬赏猎杀毒贩的行动。美国与欧盟更是长期站在批评的阵营,试图借此干预菲律宾内政,他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法律体系为标准,对菲律宾的禁毒行动横加评判,全然不顾菲律宾毒品问题的极端严重性和实际国情。
但在菲律宾国内,情况却截然不同,杜特尔特拥有众多坚定的支持者。在民众心中,毒品是国家的毒瘤,多年来政府打击不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他们深受其害。杜特尔特的铁腕禁毒行动,让他们看到了摆脱毒品阴霾的希望,尽管手段强硬,但实实在在地遏制了毒品泛滥,改善了社会治安。许多民众认为,在毒品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常规手段根本无法奏效,只有采取非常手段,才能从根本上根除毒品这一顽疾。所以,即使后来有数据曝出存在一定数量的误杀情况,杜特尔特的民众支持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一度飙升至 80% 以上 。
国际上部分势力对杜特尔特的指责,很大程度上源于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考量。西方国家习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国事务,过度强调程序正义和人权保护,却忽略了菲律宾毒品问题的特殊性和紧迫性,温和的禁毒措施在菲律宾根本无法取得实际效果。而在菲律宾国内,民众长期遭受毒品的折磨,他们更关注禁毒的实际成果,对于手段是否强硬,并非首要考虑因素,在他们心中,能解决毒品问题的领导人,就是值得拥护的英雄。
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的调查,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2018 年,国际刑事法院正式对杜特尔特在任内的禁毒行动展开初步调查 ,其调查范围时间跨度惊人,从 2011 年杜特尔特担任南部城市达沃市长时便已开始,一直延续至 2019 年 3 月 16 日。在国际刑事法院看来,杜特尔特的禁毒行动存在诸多问题,他们认定 “扫毒战争” 所造成的死亡并非如菲律宾政府所宣称的是警方 “自卫” 的结果,而是杜特尔特 “鼓励的成就” 。基于这样的判断,2021 年 9 月,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涉嫌反人类罪展开了更为深入的调查,在他们眼中,杜特尔特的禁毒行动已构成了 “危害人类罪”。
面对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菲律宾政府的态度十分坚决,那就是绝不接受这种无端干涉内政的行为。2019 年,菲律宾毅然宣布正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这一举措彰显了菲律宾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菲律宾政府明确指出,国际刑事法院对菲律宾事务存在过度干预的情况,菲律宾完全有能力自行处理国内司法事务,无需国际刑事法院指手画脚。在菲律宾政府看来,禁毒行动是为了拯救国家和人民于毒品的水火之中,是符合菲律宾国家利益和民众意愿的正义之举,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是对菲律宾内政的粗暴干涉。
然而,国际刑事法院却对菲律宾的立场视而不见,依旧固执地坚持对杜特尔特进行调查,并于 2025 年发出了逮捕令。国际刑事法院声称,对 “退出前已立案调查的罪行” 仍具有管辖权 ,所以即便菲律宾已经退出,他们也要继续推进对杜特尔特的调查和审判程序。这种不顾菲律宾主权和意愿的做法,无疑是对国际关系准则的公然挑战,也让菲律宾与国际刑事法院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一经发出,杜特尔特的前首席总统法律顾问萨尔瓦多・帕内洛言辞激烈地表示,杜特尔特所遭遇的是 “非法逮捕”,国际刑事法院 “对菲律宾没有管辖权” 。从法律层面来看,菲律宾已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按照常理,国际刑事法院不应再对菲律宾国内事务行使权力。而且,国际刑事法院在调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他们仅仅依据一些人权组织的片面说法,就对杜特尔特进行定罪,却没有充分考虑到菲律宾毒品问题的极端严重性以及禁毒行动的复杂性。
从国际司法秩序的角度而言,国际刑事法院这种强行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国际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如果国际刑事法院可以随意对一个已经退出的国家的领导人进行审判,那么国际司法秩序将陷入混乱,各国的主权将无法得到保障。这不仅会引发国际社会的恐慌和不安,也会让国际刑事法院自身的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 。所以,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的逮捕令,在合法性和合理性上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一争议也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菲律宾复杂的政治版图中,家族政治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便是其中的两大巨头。回顾两大家族的过往,他们的关系可谓跌宕起伏,从最初看似美好的合作,到后来逐渐走向破裂,背后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时间回溯到 2021 年,那是两大家族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菲律宾正处于政治格局的微妙调整期,莎拉・杜特尔特与小马科斯的会面,为两大家族的合作拉开了序幕。在莎拉 43 岁生日当天,参议员伊梅・马科斯和弟弟费迪南德・马科斯亲赴达沃市为其庆生,尽管当时菲律宾正遭受新冠疫情的困扰,但三人依旧摘下口罩,共进午餐,相谈甚欢。同年 10 月,莎拉在宿务再度与马科斯姐弟会面,这两场会面在伊梅・马科斯的促成下,让莎拉和马科斯达成了 “某种合作”。随后,莎拉宣布放弃总统竞选,转而以 “团结” 为竞选纲领与马科斯并肩参选,这一决定震惊全国。当时,莎拉的呼声本高于马科斯,他们分属菲律宾南北不同地区的政治家族,杜特尔特家族在南部棉兰老岛根基深厚,而马科斯家族则在北部北伊罗戈斯省占据主导地位。
在杜特尔特看来,马科斯并非理想的领导人,他认为马科斯性格软弱,难以带领菲律宾实现更好的发展。但莎拉渴望证明自己的独立,她的决定并未事先告知父亲。竞选期间,尽管马科斯和莎拉自称是以 “联合团队” 参选,但在马科斯的总部,杜特尔特阵营的盟友却只被允许进入 “莎拉楼层”,这一细节也暗示了双方之间潜在的矛盾。2022 年,马科斯和莎拉凭借各自家族的影响力和支持,以压倒性优势胜选正副总统,当时人们以为这是菲律宾政坛的 “天作之合”,但没想到,这只是短暂的蜜月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大家族在政治理念和政策方向上的分歧逐渐凸显,在禁毒问题上,杜特尔特以铁腕手段打击毒品犯罪,他深知毒品对菲律宾社会的危害,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禁毒措施,虽备受争议但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毒品的泛滥。然而,马科斯上台后,却对杜特尔特时期的禁毒行动持不同看法,这无疑触动了杜特尔特家族的核心利益,也引发了杜特尔特家族的强烈不满 。
杜特尔特执政时,奉行务实的外交政策,积极与中国合作,在南海问题上保持相对克制,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使得中菲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但马科斯上台后,却完全倒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试图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种亲美政策与杜特尔特时期的外交路线背道而驰,也加剧了两大家族之间的矛盾。这些分歧如同一条条裂缝,逐渐在两大家族之间蔓延,最终导致他们的关系走向破裂。
自 2023 年以来,马科斯家族对杜特尔特家族发起了一系列攻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对杜特尔特之女莎拉的弹劾行动。2024 年 11 月 23 日,莎拉在副总统办公室开启的一场黑暗中的直播,成为了两大家族矛盾激化的导火索。当晚,莎拉含泪发出震惊全国的死亡威胁:“若我被杀,就去杀了总统马科斯、第一夫人和众议长!” 这段失控宣言被媒体称为 “菲律宾版水门事件”,彻底撕碎了两大家族维持三年的脆弱同盟。
2025 年 2 月 5 日,菲律宾众议院上演了一场政治地震,215 名议员联署弹劾莎拉,远超法定的三分之一门槛。弹劾名单上,首个签名者是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之子桑德罗・马科斯,而压轴落笔的是被视作马科斯家族核心盟友的众议院议长马丁・罗穆亚尔德斯。根据弹劾诉状,莎拉被控 “违宪、背叛公众信任、腐败,涉嫌谋划暗杀总统、第一夫人和众议长” 多项重罪,一旦罪名成立,她将成为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位遭弹劾下台的副总统。
面对马科斯家族的步步紧逼,杜特尔特家族也毫不示弱,展开了激烈的反击。杜特尔特公开指控马科斯家族 “窃取并出售” 菲律宾的黄金储备,导致国家经济不稳定,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严重。他指出,菲律宾的黄金储备曾在历史上达到 200 吨的高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 2023 年菲律宾中央银行决定出售 25 吨黄金后,黄金储备大幅减少。杜特尔特认为,马科斯家族可能通过非法手段将黄金储备转移并出售,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让菲律宾人民的财富遭受损失。他甚至指责小马科斯是 “瘾君子”,这一言论给小马科斯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杜特尔特家族的反击还体现在政治动员上。他们积极动员基层力量,呼吁民众支持莎拉,反对马科斯家族的 “政治追杀”。随着杜特尔特家族的动员,原本在弹劾案初期支持弹劾莎拉的民众比例发生了变化,反对弹劾的声音逐渐高涨,这也显示出杜特尔特家族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依然强大。两大家族之间的这种弹劾与反制,使得政治斗争不断升级,菲律宾政坛陷入了一片混乱,民众也在这场政治纷争中感到迷茫和不安。
来源: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