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龙病是柑橘园潜在的最大危险性病害,柑橘木虱是黄龙病发病流行的最大媒介,通过黄龙病菌形成“虫链”往复侵染再侵染使之柑橘园病害流行乃至呈灾。受带菌“虫链”影响随之出现“苗链”,造成“虫链”—苗圃—种苗—果园新的“菌链”,使之成为春季病害扩散流行的重要“乱源”。因
柑橘园黄龙病与柑橘木虱“春防”防控技术提示
黄龙病是柑橘园潜在的最大危险性病害,柑橘木虱是黄龙病发病流行的最大媒介,通过黄龙病菌形成“虫链”往复侵染再侵染使之柑橘园病害流行乃至呈灾。受带菌“虫链”影响随之出现“苗链”,造成“虫链”—苗圃—种苗—果园新的“菌链”,使之成为春季病害扩散流行的重要“乱源”。因此,加强黄龙病“春防”是全年防控的基础,也是关键节点之一。
去冬今春气候气温长期偏高干燥,自然为柑橘园或苗圃木虱种群过冬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柑橘园相对过冬虫口数量较往年偏多,加上受近年病情自身运行趋向高位病园病点上升较快,病害与介体互作致染机率大大升高,随着开春后气温逐渐上升,柑橘园过冬木虱种群运行进入活跃期,成虫态、若虫态、卵态渐趋混存(图1),尤其过冬成虫态生育期拉得很长,受“一旦获菌终身带菌”传菌子代,其种群数量活动与春梢抽发期相吻合:一方面个别携菌虫态通过取食吸汁传菌给新梢新树致新梢新树染病,另一方面大量无携菌介体木虱通过频繁取食染病病树汁源从而获菌带菌,成为病害流行的传播菌源。
因此,柑橘木虱是黄龙病病菌吸菌、获菌、携菌、传菌、染菌的介体,常形成“虫链”往复侵染,是现行黄龙病区病情再度扩散流行泛滥的“菌链”之一,加上“虫链”—苗圃—种苗—果园形成的“苗链”,易造成老果园补植或改造或新果园新植(人为相对远距离)感染,如何切断“两链”是当前黄龙病防控的当务之急,也是春防的重要关键。对于柑橘园“春防”的主要核心就是切断柑橘园“虫链”往复传染,以及“苗链”入园感染成源。为了明确柑橘木虱种群繁衍传菌规律,寻找切断“两链”的主要路径,现将柑橘木虱种群传菌运行与两链传病特性及其“春防”防控技术提示如下。
一、柑橘园柑橘木虱种群繁衍及其传菌特性
经图1显示,柑橘园柑橘木虱1-3月为成虫态,单位面积成虫数量逐渐减弱,而相对4月卵态占主导地位,此后若虫态初现直至5月入夏高位高峰,成若虫兼态吸汁春夏梢,再后6、7、8月成虫态相对低位持续运行,而卵态和若态并进上升,渐入第二高位,进入夏梢吸汁取食吸菌传菌,直到9月秋梢。然后10-12月转入成虫态为主体,并保持高位运行。
二、柑橘园春梢期“虫链”成因及传病特性
柑橘园无携菌柑橘木虱(无论是成虫还是若虫)是通过吸食柑橘园病苗或病树芽叶(吸汁:即吸菌),然后木虱体内获菌,一般从病树上取食15~30分钟,即可获取病原,然后飞到健康树上取食5小时就可传病,故传病速度快。从此木虱一旦获菌则“终生带菌”,即柑橘木虱一旦携有黄龙病菌将终生带菌,且发育加快、繁殖能力提高。带菌木虱可通过产卵垂直传播给子代。
因此,若虫从卵里孵化出来时就可能携带黄龙病细菌,即使子代柑桔木虱从未在病株上取食,也可携带、传播黄龙病细菌。带菌的柑橘木虱若虫可将病原菌传给成虫,并不会随着若虫脱皮变成虫而使传病力消失。柑橘木虱成虫和若虫都会传病,单个木虱成虫的传病率高达70%~80%,也就是说,取食了病树叶片上的汁液的成虫,再飞到健康树上取食,就有70%~80%的可能性将黄龙病菌传到健康树上。近年来随病树和介体木虱,或携菌木虱和健树之间的频繁互作影响,黄龙病局点泛滥此起彼伏。
三、春季种苗圃“苗链”成因及传病特性
柑橘种苗圃是随着优势柑橘产业带持续发展,新品种迭代更新,以及老果园改造或新果园新植需求旺盛而迅速发展,加上受制受限检疫条件或程序不严谨,尤其检疫技术或手段后,受市场驱动影响苗圃布局点多点乱点杂,自然隔离或脱毒隔离条件简陋,一方面在病点接触风险较高区域搭建砧木圃、采穗圃、母本圃,潜存病原风险,易招致“苗链”病源;
另一方面邻近木虱频发区域搭圃,易遭遇“虫链”入圃引发“苗链”病源。两者可利用春季苗圃出圃从砧木圃、母本辅、苗圃、种苗市场,到新老柑橘园补植新植的成链过程,对此重点在于强化检疫制度和检疫秩序做到圃圃无感染圃圃无病菌培育无病苗,创新现代化苗地检疫程序,及时病苗新检疫技术普查处置。针对现有苗圃生产情况,突出强化苗圃全圃关键节点防控技术全面到位,严格防止”苗链“从苗圃—种苗市场—柑橘园拉升拉长,杜绝源头带病入园。
四、柑橘园(种苗圃)春梢抽发期“两链”春防防控技术提示
(一)种苗圃“断链”春防防控技术
针对苗圃(含砧木圃、母本辅、采穗圃)在加强检疫防控的同时,突出“虫链”入侵成形预防,采取地上地下双管齐行:
1、地上部防控:抓住苗圃春芽萌发期启动首次喷药治虫防病,隔10天进行两次防控,视情视苗进行多次防控,药剂可选用农佳泰1500倍或22%阿立卡每亩12-15克兑水1000倍左右喷雾。
2、地下部防控:抓住苗圃苗根春季生长期(一般3月下旬或4月上旬),沿苗基围苗松土围沟,选用每平方《阿克泰0.2g+柢健20ml+丽维耕欢1.5ml/益施帮1g》(原则以配液1500倍左右配制)浇施。主要通过根系内吸传导至地上各器官,预防木虱传菌感染,一般可持效1月以上。故视情隔月后续浇1次。
(二)柑橘园“断链”春防防控技术
1、时机:抓住柑橘园3月下旬4月上旬春梢抽发期。
2、配方:优先选择具有一药多治、防止谱广、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的配方,如绿颖,主要成分为99%矿物油乳油,非磺化物值(SK=99.8%),纯度精炼。同时,选用农佳泰(主要有效成分为10%顺式氯氰菊酯,是上海生农独家开发的水乳剂新产品,由氯氰菊酯的高效异构体组成,杀虫活性为氯氰菊酯的4-8倍,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较强的熏蒸作用,杀虫谱广,安全性高)或阿立卡(22%阿立卡主要有效成分为12.6%噻虫嗪·9.4%高氯氟,是一种微囊悬浮-悬浮剂型杀虫剂,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被特殊的胶囊包裹做成微囊剂即ZEON技术,再在水中与噻虫螓一起形成悬浮剂)配方。浇施可选用25%阿克泰悬浮剂+柢健菌剂+丽维耕欢/益施帮生刺素配方。前者针对有查见去冬木虱过冬果园,后者针对有过查见病树分布区域果园或潜存病害感染风险果园。
3、作业:喷防可选用绿颖150倍+10%农佳泰1500倍/22%阿立卡1000倍液或等量药液飞防处置。隔10-15天作第2次防控。
浇防可以果园棵为单位,每棵为树冠对下松土围沟,选用每平方选用阿克泰0.18g+柢健20ml+丽维耕欢1.5ml/益施帮1g(原则以配液1500倍左右配制)浇施。隔月视情可采用上述喷防方式再喷施防控。
汪恩国 台州市昆虫植病学会
来源:小磊说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