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我从镇上回来,远远就看见几个人簇拥着一个人往卫生室走。走近一看,是老李。他脸色煞白,嘴唇发紫,腰弯得像村头那棵老槐树。李大发和村支书架着他,东倒西歪地往前走。老李一边走,一边喊疼,手紧紧按在胸口上,像是要把什么东西摁回去。
老李的病是在今年春播时犯的。
那天我从镇上回来,远远就看见几个人簇拥着一个人往卫生室走。走近一看,是老李。他脸色煞白,嘴唇发紫,腰弯得像村头那棵老槐树。李大发和村支书架着他,东倒西歪地往前走。老李一边走,一边喊疼,手紧紧按在胸口上,像是要把什么东西摁回去。
“怎么回事?”我赶紧过去帮忙。
“犁地的时候,突然倒下了。”李大发眼里全是惊慌。
村医魏老汉给老李量了血压,眉头皱成一团:“高得吓人,直奔二百去了。”然后又拿听诊器在老李胸口前后移来移去,听了好几分钟,才放下听诊器:“不行,得去县医院。这情况不简单。”
李大发赶紧掏出手机,给他姐李红打电话。李红是老李的大女儿,在县医院当护士。电话接通后,李大发说了情况,那边应该是安排好了,他挂了电话说:“姐让咱直接去县医院,她在门口等着。”
送老李去医院的路上,我坐在后排,老李枕在我腿上,脸上全是汗。他忽然拽住我的袖子:“老陈,别告诉孩子们我这样子。”
我点点头,心里却在想:人这不行了,孩子们怎么能不知道?
老李这人,村里人都敬他。倒不是因为他有多大本事,而是他这辈子太不容易了,却从没听他抱怨过一句。
老李的媳妇是二十多年前走的,癌症,才三十八岁。留下老李和三个孩子,大女儿李红十五岁,二儿子李刚十二岁,小女儿李丽才七岁。那时候村里都说老李熬不过去了,三个孩子怎么办?可老李扛下来了。
他那时候在村里的砖厂干活,每天起早贪黑,晚上回来还要给三个孩子做饭洗衣服。冬天他自己穿着补了又补的棉袄,却给孩子们买了新衣服。夏天他自己光着膀子干活,却舍得给孩子买冰棍。孩子们的学费、零花钱,从来没短过。
那时候村里有人劝他再找个媳妇,他只是笑笑:“这辈子就这样了。”
我记得有一年,他送李红去县城读高中,舍不得坐车,骑着自行车带着李红和她的行李,一口气骑了四十多里地。回来的时候,他的脚都磨出了血泡,却还是去砖厂上了夜班。
就这样,老李把三个孩子拉扯大了。李红考上了护士学校,现在在县医院当护士;李刚在外面做生意,听说挺有出息;小女儿李丽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在一家公司上班。
老李把三个孩子都送出了村子,自己却舍不得走。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个农民,离不开这块地。”
县医院的检查结果出来了:冠心病,还挺严重。加上高血压、糖尿病,医生说得住院治疗,还可能要做手术。
李红哭了,她抱着老李的胳膊:“爸,你怎么不早说你不舒服?”
老李笑笑:“没事,小毛病。”
李红摇头:“什么小毛病,你这是积劳成疾。”然后她转向我:“陈叔,我爸平时在家都干些啥?”
我叹口气:“什么都干啊。种地、收粮食、修水渠,村里有什么活他都抢着干。前年那个秋收,你爸一个人就收了三亩地的谷子。”
李红又哭了:“这些年我们都忙自己的事,没顾上他。”
“你们有出息,他就高兴。”我说,“你爸天天跟人显摆你们三个,谁不知道李老三有三个好孩子?”
住院第二天,李刚从外地赶回来了。一进病房就红了眼睛,蹲在床边握着老李的手,半天没说话。
老李反倒笑了:“看你那出息,大老爷们哭什么?我这不好好的吗?”
李刚擦擦眼睛:“爸,我接你去我那住。我在市里买了房子,有电梯,您上下楼方便。”
老李摇头:“不去,我得回村里。还有地要种呢。”
“什么地不地的,我一年赚那么多钱,您还种什么地?”李刚有些着急,“您这身体不能再干活了。”
李红也劝:“爸,你就听刚子的吧,去市里住。我周末可以去看你,丽丽放假也能回来看你。”
老李不说话了,只是看着窗外,窗外是一棵老槐树,树上有喜鹊在叫。
那天下午,李丽也赶回来了。她一进门就扑到床边:“爸,您怎么样?”
老李摸摸小女儿的头:“没事,就是有点累。”
李丽红着眼睛:“爸,您跟我去省城住吧。我在那边有房子,环境好,医疗条件也好。”
“我不去省城。”老李摇头,“那么远,我不习惯。”
“那您跟我去县城住。”李红说,“我那房子也宽敞,医院就在旁边,有什么事我能照顾您。”
“我家在市里,比县城条件好。”李刚不服气地说。
三个孩子争着要接老李,病房里一时吵得不可开交。
老李瞪了一眼:“都别吵了!我哪儿也不去,就回村里!”
“爸!”三个孩子异口同声。
老李叹口气:“你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我去了只会添麻烦。再说,我在村里住了一辈子,舍不得走。”
李红拉着老李的手:“爸,您就是太为我们着想了。这次您必须听我们的。”
“是啊,爸。”李丽抹着眼泪,“您这么多年对我们那么好,现在该我们照顾您了。”
李刚也说:“爸,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该享享清福了。”
那天晚上,我留下来照顾老李。病房里亮着昏黄的壁灯,老李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一言不发。
“想什么呢?”我问。
“老陈,你说我该去哪儿?”老李问我。
我笑笑:“去哪儿不都一样吗?只要孩子们孝顺就行。”
老李摇摇头:“不一样。去了城里,我干什么?看电视?打麻将?我不会那些。我这一辈子,就会种地、干活。”
“那你就在村里住呗。”我说,“孩子们是为你好。”
“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老李叹气,“可我怕给他们添麻烦。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我这老家伙去了,像个多余的。”
“哪有的事。”我拍拍他的肩膀,“孩子们都想照顾你,这是好事。”
老李不说话了,只是一个劲儿地叹气。
第三天,医生说老李需要做手术,装支架。三个孩子都急了,凑在一起商量手术的事。
李红说:“钱的事不用担心,我在医院有熟人,能报销不少。”
李刚掏出钱包:“我这儿有现金,先垫上。”
李丽说:“手术后的调养很重要,爸得去个好环境。”
看着三个孩子忙前忙后,老李的眼睛湿润了。他拉住我的手:“老陈,我这辈子没白活。”
手术很成功。老李恢复得也不错,一周后就可以出院了。
出院那天,三个孩子还在争着要接老李去自己家。
李红说:“爸,县城离村里近,您想回村里看看随时都行。”
李刚说:“市里的医疗条件更好,爸这病以后还得复查。”
李丽说:“我那边气候好,爸的身体在那边养着肯定恢复得快。”
老李听着他们争论,忽然笑了:“你们仨小时候也这样,为了一块糖,能争得头破血流。”
三个孩子都愣住了,然后一起笑起来。
李红忽然说:“要不,我们轮流照顾爸吧。一人照顾一段时间。”
李刚点头:“行啊,我先接爸去我那儿住三个月。”
李丽说:“然后爸到我那儿去住三个月。”
“最后到我这儿住三个月。”李红说,“这样爸能照顾到,我们也都能尽孝。”
老李摇摇头:“我哪儿也不去,就回村里。”
三个孩子还要争辩,老李抬手示意他们安静:“听我说完。我这辈子,就是个农民。离开了土地,我就活不了。你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我去了只会添麻烦。”
“爸!”三个孩子急了。
老李继续说:“但是,我可以每年去你们那儿住一段时间。就当是串门。”他看看李红,“夏天去县城,那会儿县城有集市,热闹。”又看看李刚,“秋天去市里,那时候气候好,我可以在你家楼下遛弯。”最后看看李丽,“冬天去省城,正好那边暖和,我这把老骨头不受罪。春天我就回村里,种地。”
三个孩子面面相觑,没想到老李会提出这样的安排。
“爸,您真这么想?”李红问。
老李点点头:“我想好了。这样我能看看你们的生活,你们也能照顾到我,我还不耽误种地。”
李刚笑了:“成,就听爸的。”
李丽也点头:“这样挺好的。”
李红拉着老李的手:“那您得答应我,不舒服要立刻告诉我们,不许硬扛。”
老李笑着点头:“放心,我答应你们。”
出院那天,我开着拖拉机来接老李。他坐在拖拉机上,看着远处的山峦,眼里有光。
“老陈,我这三个孩子,不错吧?”他问我。
“好着呢。”我笑着说,“争着要孝顺你,村里谁不羡慕?”
老李嘿嘿笑了:“我这辈子没啥出息,就这三个孩子是我的骄傲。”
拖拉机驶入村口,老槐树下,村里的老人们早就等着了。看见老李回来,都围上来嘘寒问暖。
“老李,听说你做了手术?”
“没事吧?孩子们都回来了?”
“以后少干点活,别累着。”
老李笑着回应每一个人,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看起来年轻了许多。
他的三个孩子跟在后面,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李红买了血压计和血糖仪,准备教村里人怎么给老李量血压;李刚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说要教老李用微信跟他们视频;李丽买了很多营养品,还有一本她精心准备的食谱,上面写满了适合老李吃的健康食品。
回到家,老李的房子还是老样子。墙角的柜子上摆着三个孩子的照片,每个照片前面都放着一朵野花。那是老李每天早上出门时,从路边摘的。
孩子们看见了,都红了眼睛。
“爸,您就是太念着我们了。”李红抱着老李,哭了。
老李拍拍女儿的背:“你们好好的,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
三个孩子在老李家住了一周,把房子收拾得焕然一新。李刚给屋里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提着水桶去井边打水了;李红把老李的床铺换成了更舒适的;李丽把厨房整理得干干净净,还添置了很多新锅碗瓢盆。
临走那天,三个孩子依依不舍。
李红说:“爸,我每周末都回来看您。”
李刚说:“爸,我把车留给您,您想去哪儿就让村里人开车带您去。”
李丽说:“爸,我给您买了手机,教您用了视频,您想我们了就视频。”
老李点点头:“放心吧,我有老陈陪着呢。”他拍拍我的肩膀,“是吧,老陈?”
我笑着点头:“放心吧,我天天来陪老李喝酒。”
送走孩子们,老李站在村口,看着他们的车远去。天色渐暗,村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
“回去吧,老李。”我说。
他点点头,转身向家走去。走了两步,他忽然停下,回头看着远处的山。
“老陈,今年的麦子长得真好。”他说。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远处的山坡上,麦浪滚滚,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是啊,丰收在望。”我说。
老李笑了,眼里有光:“明年,我要带着三个孩子一起收麦子。”
我也笑了:“一定会的。”
村里的小路上,我们肩并肩走着,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老长。
那是去年的事了。今年麦收的时候,老李的三个孩子真的都回来了,一家人一起收了麦子。老李笑得合不拢嘴,说这是他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刻。
村里人都说,老李这辈子,值了。
来源:天文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