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 2024 年国内销售的乘用车 2025年智驾车型占比将大幅提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13 11:42 6

摘要:根据 NE 时代智车的统计定义,L2智能辅助驾驶的标志性定义为具备单车道全速域车道保持功能,L2+智能辅助驾驶的标志性定义为具备多车道监控全速域车道保持,因而能实现人工或辅助变道功能。L2++智能辅助驾驶的标志性定义为具备高速NOA功能,L2+++智能辅助驾驶

根据 NE 时代智车的统计定义,L2 智能辅助驾驶的标志性定义为具备单车道全速域车道保持功能,L2+智能辅助驾驶的标志性定义为具备多车道监控全速域车道保持,因而能实现人工或辅助变道功能。L2++智能辅助驾驶的标志性定义为具备高速NOA功能,L2+++智能辅助驾驶的标志性定义为具备城市NOA 功能。

2024 年 L2 及以上乘用车销量超过1200 万辆,渗透率为55.8%。其中,具备高速 NOA 和城市 NOA 等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销量占所有具备L2级别辅助驾驶销量的比例只有不到 21%。而 2025 年已宣布智驾升级的厂商,基本要实现10 万元售价以上车型全部实现至少高速 NOA 功能,因此今年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销量将较 2024 年有成倍的提升。

从本轮智能辅助驾驶升级的情况看,摄像头、控制器及算力芯片和激光雷达类受益较大。以摄像头为例,2024 年配置 5 个及以下摄像头的车型销量占L2 辅助驾驶车型的 79.3%,而本次智能辅助驾驶升级后摄像头基本会到11 个,单车用量增幅超过1 倍。同时本轮智驾升级主要普及 10~20 万售价车型,而这些车型在中国乘用车销量的占比超过 50%,因此也会给车型普及率带来成本的增长,两者叠加预计2025年乘用车用摄像头销量的增长可到 4 倍。

除摄像头外,智能辅助驾驶的控制器和算力芯片也是较大的受益者,因为在L2辅助驾驶情况下,控制器以一体机为主,算力需求不超50 TOPS,而要实现高速特别是城市 NOA,算力需求超过 100 TOPS。华为、小米等高端车型配置的算力更是超过400TOPS,形式上以域控制器为主。2024 年一体机按供应情况看主要是外资零部件厂商,而域控制器则国内厂商占比较大,因此智驾的升级明显有利与国产零部件厂商。

从芯片的供应情况看,地平线的芯片市占率无论是在控制一体机还是域控制器领域都已成为国内品牌的第一,而且从配套的整车厂看,地平线也已基本覆盖国内主流整车大厂,因此将会明显受益本轮智能辅助驾驶的升级。

从国内芯片厂商的高算力芯片能力看,地平线研发进度靠前,其J6M 已能满足高速NOA 功能,并已用在理想汽车和本次比亚迪的天眼智驾C 等系统上,而后续的J6P算力超过 560Tops,已接近算力芯片全球领导厂商 Nvida 最新的Thor 芯片,且也可以 2025 年上市,基本能够和本次智驾升级的节奏匹配。其次芯擎科技、辉義智能的高算力芯片研发进度也靠前。

激光雷达也是本次智能辅助驾驶升级的主要受益领域之一。由于2024 年国内乘用车主要由国内激光雷达厂商配套,而且头部厂商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华为等的市场份额相差不大,各自都有自己主力配套的下游整车厂,因此这些激光雷达厂商都会受益于本次技能辅助驾驶升级来的的行业高景气。

根据禾赛科技公布的 2024 年第四季的业绩报告,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 28%,环比增长 3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8 亿元,同比增长10.7%,创历史新高。第四季度净利润 1.47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首次实现全年Non-GAAP净利润 1370 万元(2023 年亏损 2.41 亿元),成为全球首家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激光雷达总第四季度交付量 22.21 万台,同比增长153.1%,超过2023年全年总量。

全年交付激光雷达 50.19 万台,同比增长126%,其中ADAS 激光雷达占比 90.9%。年底年产能达 200 万台。公司的 ATX 激光雷达已获比亚迪、奇瑞等11家头部车企定点合作,计划 2025 年大规模量产,并成为10 万元级车型的标配。由此公司预计 2025 年营收将达到 30 亿至 35 亿元,激光雷达总出货量为120万至150万台,营业收入将相对 2024 年增长 50%以上,交付量将增长1.4 倍。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来源:思瀚研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