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斯彭不知道这个工程为什么会落到自己头上,但毫无疑问他将为自己带来巨大的名气,毕竟这座雕像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这项维修工程迅速引来了大量的关注,有很多人给德斯彭写信,其中提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听说,雕像上那个火炬最早是可以上人的,经过修复以后,那个火炬可
1984年7月,生活在纽约的建筑师蒂埃里.德斯彭得到了一个惊人的大活,当年的他还没有成为后来的世界顶级建筑师,接到这样一个大活,令德斯彭相当意外。
大活的内容是,纽约自由岛上的那个举着火炬的石头娘们该修了,政府想请你来当副建筑师,来负责维修工作。
德斯彭不知道这个工程为什么会落到自己头上,但毫无疑问他将为自己带来巨大的名气,毕竟这座雕像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这项维修工程迅速引来了大量的关注,有很多人给德斯彭写信,其中提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听说,雕像上那个火炬最早是可以上人的,经过修复以后,那个火炬可以重新让人上去参观吗?
建筑师蒂埃里.德斯彭
自由女神像,这个美国的标志性建筑在无数的影视作品中被无数的灾难反复迫害过,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在现实世界中也的确被破坏过。在那次破坏之前,她手里的火炬本来是可以上人的,而这项功能却在1916年7月30日被关闭了,而造成这一后果的人,叫做——库尔特.扬克。
1882年,库尔特.阿尔伯特.扬克出生在德波边境的波森,虽然出生在德国,但波森这个地方却不是普通的德国城市。
扬克的家乡格涅兹诺
波森位于德波边境上,民族成分复杂,本地的波兰语居民和德语居民关系极差,经常在街上展开激烈交流,在小扬克八岁那年,他的父母就在一次冲突中去世了。
身处于这样一片热土,小扬克从小就武德充沛的爆棚,从小就在学校里跟波兰同学们打成一片,小小年纪就自修了板砖、砍刀等多种实践课程,成为了本地有名的god 小father。可惜的是,12岁那年,在一次团建活动中,扬克在KO了一个波兰小孩后用力过猛,把人家给打死了。
就这样,十二岁的扬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谓行而上学,不行退学,背负了人命的小扬克离开了学校跑路。而看过我们拉姆那集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在当年的德国,对于一个逃犯来说,最安全的地方是哪里呢?
答案是军队。
按理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是无法参军的,但当年的海军是个例外,因为19世纪的各国海军都有收留船童的做法。12岁的扬克因此顺利的加入了德国海军,由于年龄小会来事,小扬克在船上很受照顾,在出了几次海之后,船长感觉让这么可爱的孩子常年跑船实在是一种罪过,但扬克又明确表示不想(不敢)回国,最终船长决定,还是把他留在目的地吧,交给当地的德国同胞照顾几年,万一这孩子将来能成才呢?
于是,在又一次航行后,小扬克被船长留在了目的地,交给了当地的德国人照料,那么这个目的地是哪里呢?
中国北京!
出生于德波边境的小扬克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古早界的北漂,还是个孩子的他很快克服了语言障碍,北京话说的那叫一个地道!除了学了一口北京话外,扬克跟北京的其他外国人也交往的很好,比如一个叫麦克林的美国人。
麦克林是一个常年混迹于北京的美国盲流,过去是平克顿侦探所成员,他经常对小扬克吹嘘,自己在美国有着丰富的打工人经验,1892年的时候,我们曾经三百人大战五千名罢工工人,那场景,嚯,您是没见着啊!
实际上,麦克林敢吹嘘自己经历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小扬克没见着,他所说的三百侦探大战五千工人的经历确有其事,只不过最后结果是平克顿的狗腿子们被罢工工人们层层包围,被打的哭爹喊娘之后束手投降,自己是因为在美国实在太丢脸混不下去才跑路中国的。但小扬克并不懂这些,麦克林对他讲述的故事对他来说犹如刘姥姥误入赛博坦,擎天柱初试云雨情,都是超越了认知的故事,因此小扬克毫不意外的成为了麦克林的铁杆粉丝。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枪毙在个人,看到晚辈如此上路,麦克林非常欣慰,他决定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驴,除了讲故事外,他开始手把手的教了小扬克一些用的上的小撬门,其中包括合成火药做炸弹,枪械设计玩近战,挖坑设伏搞偷袭,溜门撬锁和偷看,总之,麦克林把黑道白道用的上的技能全部教给了小扬克,希望这孩子将来能在这条路上有所成就。
时间走到了1899年,学了一身本领的扬克开始对未来感到了迷茫,在北京,他的长处无法发挥,一年之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摆烂,可是这种年过半摆的日子注定无法持续,思来想去之下,要不我也跟前辈学习,去美国打工(人)吧。
1899年,在麦克林的介绍下,17岁的小扬克加入了平克顿侦探所,可是一到了美国,他就后悔了。
在游戏《荒野大镖客》中,第一句就是“1899年,美国的西部匪帮已经走到了末路”,但实际上,1899年走到末路的并不只有西部的老炮们,他们的对手平克顿侦探所同样也在迅速衰落。
游戏《荒野大镖客》中关于美国西部匪帮的图片
在平克顿侦探所的极盛期,他们的雇员人数一度比美国陆军还多。可是到了19世纪末期,被政府严格打压的平克顿侦探所已经势力大减了,为了赚钱生存下去,什么抓逃犯搞押运,平克顿侦探所啥活都接,那真是钱少事多离家远,位地权轻责任重,不仅挣钱少还经常出生产安全事故,实在不是个好工作。
由于意识到这项工作没啥前途,小扬克决心跳槽。1904年,他跳槽成功,加入了美国政府组织的骑警队,负责美墨边境的巡逻,然后他的特殊才能就展现出来了。
当年美国政府对边境的管理力度,虽然称不上是严丝合缝吧,至少也可以说是聊胜于无。所谓的边境巡警,其实也就只有点象征意义而已,每月拿点死工资骑两圈,对得起总统发的饷银。可是,就这么一个死倒摸鱼的工作,却在扬克的带领下走上了致富路。
那么致富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扬克发现了他们的岗位特权——他们可以不受检查的出入海港,这很适合开展一些小副业,比如走私。
具体的讲,是通过海运向中国走私鸦片,这毫无疑问是个暴利生意,但除了鸦片还有更暴利的生意,走私死人。
在当年的美国,有大量的华人移民在西海岸讨生活,虽然远在异国他乡,但落叶归根的执念依然深深的影响着美国华人。很多华人在美国去世后都想把遗体送回国安葬,这种“货物”除了扬克没人愿意运,所以虽然他收费不低,但华人家庭还是感恩戴德的请他帮忙运货。
就这样,从1904年开始,扬克的走私业务开始蓬勃发展,在缺德与积德之间实现了功德守恒。直到1907年,一群不速之客到来了。
不速之客来自美国特勤局,他们的目的开门见山——你走私鸦片的事情已经被我们发现了,要想不被揭发,就放弃业务跟着我们一起去底特律抓几个悍匪,不然我们就让你上法庭!
被人抓住把柄的扬克自然没得选,只能重新成为政府特工去追捕逃犯。然而新工作只干了一年多,1909年他就因为部门调整再次下岗了。
此时的扬克已经快三十了,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注定只能做一些暴力行业了,所以他原地加入了美国海军。刚入伍的他先是被分到了旧金山,不错,西海岸海滨城市,还能感受一下诺顿陛下的圣恩。一段时间后他被调到了珍珠港,也行,虽然荒凉了点,但也能接受。然后在珍珠港还没待几天,上级的调令下来了——菲律宾那边打仗缺人,你去那边的树林里看大狒狒呲牙吧!
如果故事只到这里,这也只不过是一个美国冤种的坎坷经历而已,但哪怕扬克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作为一个在美国军警宪特部门中混了个遍的老兵,会在不远的一天,走上了反美的道路。
在狠人系列之前的故事中,到过菲律宾的美国人往往下场都不太好,但扬克非常幸运的是,他一到菲律宾就患上了严重的疟疾,没待几天就因为疟疾而退伍回到了旧金山。
回到旧金山后,扬克重新开始了走私买卖,直到1914年8月,又一个不速之客到来了。
第二波不速之客是个德国人,而且是个有身份的德国人——德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弗朗茨。
在见到扬克后,弗朗茨直入主题:作为同胞,早就听说老兄你在美国的某些行业里深耕多年,是有些丰富寄能的特殊人才,如你所知,今年以来,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不太融洽,虽然现在德国与英法之间发生了一些小摩擦,但是我们的军方推断,战争并不会持续太久,我们很快就能结束战争。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美国不能给协约国太多帮助,因此,作为外交人员的我,需要一些心系故国的同胞来帮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欧洲各国打的视死如归,但交战的双方都没忘了大洋彼岸还蹲着个大个活美国,谁都知道对于这场战争来说,美国的态度至关重要。但有趣的是,双方都认为自己可以影响美国的国策,因为双方都在美国有着大量移民。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在美国人的民族成分中,德裔和英裔移民都占据着重要比例,因此战争一开始,双方的外交官们就开始在美国进行激烈交流,用各种方法争取美国的支持。对于德国来说,他也知道相比于英美这对共轭父子,自己的关系远了一层,所以他们的目的是,哪怕争取不到美国支持,能让美国保持中立也是好的。
直到1914年7月,德国人都认为自己的策略是成功的,美国的威尔逊政府果然在战争中宣布了中立,然后没几天,德国人就傻眼了。
傻眼的原因是,虽然都是中立,但德国人理解的中立与美国人理解的中立小有差别,德国人认为的中立,应该是对双方进行武器禁运,两头都不卖。而美国人理解的中立,是跟双方都进行武器交易,两头都卖。
这项政策虽然看起来平等,但实际上对于德国极为不利。因为一战中的英国海军其实还是有点实力的,德国的水上线路被英军死死的封锁住,德国根本没法买美国军火,所以美国的中立看起来是中立,实际上是拉偏架。
在美国中立后,德国外交部也尝试过联系美国国内的德裔资本家,让他们走走上层路线,让美国换个方式中立,或者哪怕把给英法的贷款匀我们一点也成啊!
然后,他们就见识到了啥叫资本主义。
如果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有什么共同点的话,就是他们都容易脱离民族立场。面对德国政府的窘境,这群德裔资本家的立场基本就是路人转路人了。他们纷纷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什么?把贷款匀给德国一点?门也没有啊。我们给英法贷款,钱最终都买成了美国的军火,给德国贷款顶多挣点利息,挣钱少的事我凭啥干呀?就因为德国是我的祖国?不会吧不会吧?
在几次失败的尝试后,德国政府对带资本家们基本绝望了,转而开始走下层路线。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当他们接触了扬克后,才知道啥叫仗义每从屠狗辈。
扬克1915年的照片
对于来自祖国的帮忙邀请,美国人扬克感动了。虽然离开德国多年,但扬克依然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多年来远离故国的他此时对祖国的号召非常重视,当即表示为国效力,义不容辞,可是我只是个跑船走私的,你们能指望我干啥呢?以我的身份要影响美国决策层,不得不说确实有点难度。
领事大人表示,不是让你影响美国决策,我们听说你有一条通往中国的走私路线?你也知道,现在有很多同胞想回国参战却没有门路,我想通过你的走私路线把这些德国同胞运到中国的胶州湾,让他们回国参战如何?
对于这个要求,扬克当即表示义不容辞。在几次合作后,德国政府对这个热心又忠诚的德国同胞非常欣赏,然后发来了第二个邀请——除了走私以外,你愿不愿意搞点副业呢?比如当个间谍啥的?
对于这项邀请,扬克也没有拒绝,既然我选择了报效祖国,那么我全身上下无一不是武器,大江南北无一不是场地,说吧,想让我干什么?
扬克很快被划归给了德国海军部的特工部门,上级叫做冯.伯恩斯托夫。接触了新领导后,伯恩斯托夫告诉扬克,我们得换一套新打法。
关于扬克在德国海军部后续的工作,请看本文下篇:《德国特工如何炸了自由女神?》(下)
来源:小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