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佛山活埋900只猫?官方辟谣,但后续处理不能止步于此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13 15:00 6

摘要:佛山市、区两级农业农村局迅速回应:核查辖区无此记录,并呼吁公众举报视频源头。佛山市伴侣动物保护协会实地调查后也确认,三水区未见异常。

这两天,一段挖掘机填埋群猫的视频引爆网络,坑中猫咪惊恐逃窜的画面,让无数人隔着屏幕感受到窒息与疼痛。

3月11日,网友上传视频指控“佛山三水农业农村局活埋900多只猫”,立即引发病毒式传播。

视频里破损的猫笼、沾满泥土的猫爪,与爆料者“这些猫有的是被偷的”的控诉形成情感共振。

佛山市、区两级农业农村局迅速回应:核查辖区无此记录,并呼吁公众举报视频源头。佛山市伴侣动物保护协会实地调查后也确认,三水区未见异常。

这种“视频有图却无真相”的吊诡局面,正正暴露了社会治理中信息溯源机制的薄弱——当热点事件发生时,官方仅凭“非我辖区”的声明,明显是难以服众的。

根据认证为“伴侣动物专项基金”的博文提及,2024年12月三水区曾发生类似销毁流浪猫事件,于是,历史记忆叠加现实疑云,加剧了公众对“运动式执法”的担忧。

事实上,该事件的争议焦点还集中在《动物防疫法》的解读上。官方援引第76条,强调对未检疫动物采取无害化处理的权利。但中国政法大学李教授指出:“第57条明确无害化处理仅针对病死动物,健康活体直接填埋涉嫌程序违法。”

这种法律条款的模糊地带,让基层执法陷入两难:既要防控动物疫情,又要避免触碰动物保护红线。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假设涉事动物确需销毁,“活埋”是否唯一选择?

#春季图文激励计划#

动保组织提出的安乐死、分流救助等方案,在多地依旧是难以落实,有基层工作人员私下坦言:“财政拨款有限,专业设备不足,快速填埋是最经济的选择。”

可是,这种粗暴的“成本优先”思维,与现代社会对生命尊严的追求形成尖锐冲突。当防疫措施演变成集体创伤记忆,损害的不仅是政府公信力,更是整个社会的文明水位。

此次事件折射出的深层矛盾,是行政透明度与公众参与感的断裂。官方在辟谣时仅强调“非我辖区”,却未公布核查过程;呼吁举报视频源头,却未启动跨部门协查。

这种“自证清白”式的回应,在全民监督时代显得力不从心。

所以,我建议建立动物处置全程录像制度,开通可视化监督平台,用技术手段破除“暗箱操作”猜疑。同时,亟需在法律层面明确无害化处理的具体标准,避免各地自行其是。

疫情防控与生命尊严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当我们学会用法治框架平衡各方诉求,用科技手段增强行政透明度,才能避免“每只猫爪都踩在社会良心的痛点上”的循环悲剧。

期待有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开启动物防疫领域的治理革新,让每一次公共决策都经得起法律推敲和人性检验。

来源:洞见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