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孝感地处云梦古泽之畔、江汉平原一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汉代孝子董永的故里,麻糖米酒的起源地,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家书”,诗仙李白曾在这里生活十年,留下多篇传世名篇,这里还留有无数红色故事与革命记忆。
孝感地处云梦古泽之畔、江汉平原一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汉代孝子董永的故里,麻糖米酒的起源地,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家书”,诗仙李白曾在这里生活十年,留下多篇传世名篇,这里还留有无数红色故事与革命记忆。
在新时代背景下,孝感如何有效推进文化振兴,不仅关乎城市的文化自信,更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要从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进文化产业融合三个方面入手,把文化融入孝感城市血脉。
聚焦文化资源保护,与“实”俱进夯实文化振兴基础。应进一步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特别是乡村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完善相关规定,建立分门别类的保护对策和标准,将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同时,继续深化对孝文化的研究,挖掘其时代价值,推动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通过举办各类孝文化主题国际研讨会、文化节等活动,扩大孝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聚焦文化传播方式,从“新”出发提升城市文化形象。通过新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广泛宣传孝文化品牌和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成果,将孝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筑、公共设施设计中,打造具有孝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鼓励各类企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身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提高市民对孝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的浓厚氛围。
聚焦文化产业融合,点“绿”成金助力文化振兴发展。通过促进孝文化与旅游、农业、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孝文化+文旅”“孝文化+农业”“孝文化+康养”等新型业态。加强文创产业发展,推出一批具有孝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和文化产品,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制作推广“中华孝文化名城”形象宣传片或公益广告,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既是一种历史传承,也是一种精神财富,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打造成为中华孝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和展示窗口,为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经济发达的美丽孝感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本文来自【孝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