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尔滨市公安局以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引领,以“四个一”创新举措为核心,全面构建“立体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巡逻体系,2024年以来实现了街面警情持续下降,不但为顺利举办第九届亚冬会贡献坚实力量,社会治安大局更持续平稳向好,百姓安全
哈尔滨市公安局以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引领,以“四个一”创新举措为核心,全面构建“立体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巡逻体系,2024年以来实现了街面警情持续下降,不但为顺利举办第九届亚冬会贡献坚实力量,社会治安大局更持续平稳向好,百姓安全感稳步提升。2024年,全市累计投入巡逻警力38.5万人次,车辆14.2万台次,盘查人员275.1万人次,车辆93.1万台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189名,缴获烟花爆竹、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1625件,服务救助群众41772人,典型案例、经验成果被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3741次。
“一盘棋”抓统筹
牵头管总同推进
构建立体防控“大格局”
织密治安巡控网。全市42处街面警务站、20个武装处突车组、432个派出所巡逻车组以及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专业景区巡逻队,在党政机关、大型商超、景区景点、地下商业街等人流密集区域以及人防、物防、技防等相对薄弱部位,加大布防密度,强化重点防范。
织密交通保障网。全市77个交警网格巡逻车组,强化动静态交通管理,与出入城卡口、武装处突点、派出所网格有效衔接,形成与其他警种互相补位、互相联动、互相支撑的运行模式。
筑牢护城河防线圈。9处公安检查站与5个固定治安卡点采取“三点拦截”“三线配置”“一组六哨”三种查控战法,落实“逢车必检、逢疑必查”,实现“一键启动、快速反应、四门落锁、圈层封控”。共取缔违法车辆415台,服务救助群众2118人。
“一核心”筑机制
瞄准关键固根本
打造组织保障“硬支撑”
打破通联壁垒、建立通联机制。以全市40处街面警务站为防控支点,规划设置40个处突反恐圈,以属地主责、警种配合为原则,打破通联壁垒,发挥整体作战优势。
加强交巡协作、健全联勤机制。组织全市派出所治安巡逻警力,根据执勤点位周边交通情况,协助交警执勤力量开展交通管理工作,做到警力叠加、有效衔接、警种协作、互相补位、互为支撑。
坚持警情导巡、落实布警机制。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力跟着形势走”原则,针对春节、两会、“五一”、端午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背街背巷、水域沿岸、夏季行动、冬季行动、护航亚冬等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发布巡控指令、工作提示162期,工作方案39个。
“一条龙”强培训
立足多元增能力
提升实战素质“软实力”
开展实地观摩见学。采取实地观摩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市14处直属街面警务站以及公安检查站执勤警力,到先进街面警务站、公安检查站开展实地观摩和参观见学,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活动4次,见学执勤警力876人次。
开展实战拉动演练。市局情指中心与巡逻办协同配合,以“防冲撞、防砍杀、防暴恐”设置模拟警情,对全市40个处突反恐圈内的警种开展反恐怖实战拉动测警17次,规范处置原则,操练战术战法。
开展巡逻业务培训。按照“仗怎么打、警就怎么练”的思路,常态化举办巡逻业务技能培训班,共开展反恐处突演练158次、应知应会等集中培训213次、勤务违规问题培训班15次,参训警力近万人次。
“一融合”汇科技
创新驱动添动力
唱好智慧巡逻“重头戏”
拓展智慧警务。打造精准化、智能化、可视化巡防应用,为1139个巡逻车组配备一体化智能视频采集警灯(5G智慧警灯),实现实时监控、人像视频、图像采集、分析、对比、预警等功能。
把握规律导向。紧盯人、车、物等要素管控,在出城卡口、城乡接合部、人员密集场所等治安复杂地区和背街背巷等易发案区域,加大盘查可疑人员、车辆力度,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125名。
精准分析研判。利用“九大系统”,深度研判各类逃犯信息,确保精准预判、布控和打击,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4名。
来源:成小成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