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健康科普知识(一)|认识猴痘,科学防范

摘要: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猴痘和艾滋病有关吗?

猴痘和艾滋病是两种不同的感染性疾病。官方数据显示:我国自2022年9月报告了首例猴痘输入病例,到目前大部分省份均有病例报告。我国猴痘疫情目前保持较低流行水平,90%以上病例为男性,主要通过男男同性性行为等密切接触传播,超过40%的病例为既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主要通过粘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亦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约5-21天,多为6-13天。人群普遍易感,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在我国,性接触是猴痘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而且绝大部分是经男男性接触传播。

猴痘患者发病时主要有哪些表现?

皮疹为最常见的症状,出疹前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皮疹多见于面部和四肢,也可出现在口腔、肛门、生殖器等部位,肛门皮疹易引起细菌感染,出现脓肿、溃疡后影响排便。

如何防范猴痘?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2.避免与疑似猴痘患者进行密切接触,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

3.避免在猴痘疫情高发国家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4.增强防护意识。尽量不前往有猴痘疫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避免与他人接触。

5.避免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和材料,例如餐具、杯具、床上用品、毛巾或衣服等。

6.提高猴痘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做好自我症状监测。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或暴露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我国对猴痘疫情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2023年6月我国首次报告猴痘本土病例后,迅速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防控、快速处置”原则,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开展医疗机构、重点人群、入境人员和重点场所等多渠道监测,加强疫情分析与风险研判,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坚持发现一起、控制一起,及时阻断疫情传播,确保全国猴痘疫情整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

目前有用于预防猴痘的疫苗吗?

目前,国外已有4款猴痘疫苗获批用于预防猴痘感染,这4款疫苗原本是用于预防天花而被研发的。我国目前尚无获批上市的猴痘疫苗。相关部门正在组织力量,加快猴痘疫苗科研攻关和审评审批,尽快推动产品研发上市使用。

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来源:Daily健康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