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砺剑·蓝焰护航”“七乡”洞穴救援技术交流会赛事安排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14 11:08 5

摘要:近年来,随着消防救援队伍职能任务不断拓展,参与洞穴救援等多种灾害事故的处置标准越来越高,面对救援环境多样、险情复杂的现实情况,通过举办洞穴救援技术交流活动,旨在加强各专业队伍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洞穴救援技术水平,主动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职能任务需求。

活动背景

近年来,随着消防救援队伍职能任务不断拓展,参与洞穴救援等多种灾害事故的处置标准越来越高,面对救援环境多样、险情复杂的现实情况,通过举办洞穴救援技术交流活动,旨在加强各专业队伍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洞穴救援技术水平,主动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职能任务需求。

活动时间

2025年3月19日—3月21日(3天)

活动地点

云南省·文山市

活动内容

比赛科目

按照易、中、难划分为三个层级。

简单

(1)下水井村天坑“天塌地陷”(垂直高度60m,底部坡度50m)科目,预计用时2小时;

(2)凹塘村三叉洞“逃出生天”(垂直高度50m,横向深度50m)科目,预计用时2小时。

中等

(1)洒卡村子母洞“垂直深渊”(垂直高度100m,横向深度50m)科目,预计用时4小时;

(2)土锅寨村月亮洞“直上青云”(垂直高度60m,横向深度150m)科目,预计用时4小时。

困难

(1)沙子村燕子洞“绝地求生”(垂直高度110m,横向深度50m)科目,预计用时4小时;

(2)洒卡村桃花洞“龙潭虎穴”(垂直高度300m,横向深度100m)科目,预计用时6小时。

参赛方式

各代表队应根据自身队伍能力水平,合理选择科目,鉴于洞穴救援体能消耗较大,选择科目建议不超过三个。

成绩评定

此次活动不打分,不排名;不限操作方式和使用技术(单双绳均可以);活动全程由专家和指定安全官负责安全管控,如有技术问题或违反技术要求,随时叫停,不服从安排者,予以劝退。

总结研讨

每天科目结束后,组织集中交流讨论,各组专家及安全官总结讲评各代表队操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抛出具体战例,各代表队交叉提问,专家老师现场解答,达到共同交流相互促进提高的目的。

食宿安排

活动统一安排食宿,各代表队食宿费及往返途中产生费用回原单位报销。

交通出行

1.各代表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携带车辆,在整个活动中使用自驾车辆往返活动场地。

2.未自带车辆的队伍,由主办方统一提供车辆,并安排驾驶员负责接送。

安全管理

1.整个活动的作业安全由专业团队管理,各代表队需服从现场安全官的指导和管理,不得顶撞、辱骂现场安全管控人员。

2.主办方统一为全部队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3.整个活动中的人员和队伍安全由各单位负责。

网络宣传

1.主办方搭建直播网络平台,全程提供直播服务,全体队员不得在网络平台发布任何诋毁或损害消防救援队伍形象的言论。

2.主办方适时推送直播链接,各代表队可以积极转发。

场地设置

1.主办方按照易、中、难分别设置了6个操作场地,详细情况已在场地进行标识,各代表队提前进行场地熟悉。

2.主办方提前清理各场地的障碍物和落石,所有人员不得向洞穴内丢弃任何物品。

3.作业队员发现场地存有安全隐患和风险,应及时告知现场安全官。

参赛队伍

各代表队自行定员定岗,在救援实施中,为保证救援效率,各代表队建议不超过8人,救援过程中,可以由先锋手担任被困人员,也可以提前设置被困人员。

1.指挥员:1名,负责救援任务的具体分工,救援方案的制定,现场安全综合评估,指挥队伍完成救援任务,做好现场的沟通协调相关工作。

2.先锋手:1名,负责救援路径的选择,自主布线接近伤员,清理线路上的障碍物,搜寻被困人员,检查和安抚伤员。

3.救护手:1名,携带担架接近伤员,对伤员进行担架固定、打包转运,必要时陪护担架上升。

4.岩角手:1名,负责防坠落限位保护系统的建立,处理救援系统的磨绳点,负责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边角保护、岩角通过,安全进程提示。

5.架设手:1-2名,负责架设锚点系统,建立拖拽、下放、横渡、斜拉等绳索救援系统操作,完成对被困人员进行提拉、下放、横移,完成被困人员转运。

6.辅助人员(可无):1-2名,负责器材装备管理,出行交通保障,提供场外其他辅助。

技术规范

1.活动使用器材应使用符合XF494-2023、CEEN、UIAA、NFPA等标准认可的装备。

(1)XF494-2023认证(消防用防坠落装备)

(2)CEEN认证(欧洲质量标准委员会)

(3)UIAA认证(国际攀登委员会)

(4)NFPA1983G或T认证(美国国家消防协会)

绳点系统

(1)人工锚点布线,起点必须为双点。

(2)工作线路存在磨绳需要进行防磨处理,救援系统不得出现磨绳。

(3)单独胸升不能作为保护点,单独手升在正常受力的情况下可以视为个人保护点,需加锁扣连接在绳索内。

(4)所有单个人工锚点的最小破断拉力需要达到至少15KN。

(5)团队锚点系统最小破断拉力需要达到至少36KN。

(6)天然的构造物如活着粗壮的大树、结构钢架等可当作强度足够的锚点系统。

限位保护

(1)各作业现场距离坠落边缘2米的范围内划为坠落风险区。

(2)所有作业人员在靠近坠落风险区时,必须按要求做好防坠或坠落保护措施。

绳索保护

1.各代表队按照活动安排表提前30分钟到达活动场地;

2.开展个人、器材装备检查,向安全官示意是否可以开始,在安全官确认后方可开始操作,同时开始计时(时间仅作为参考);

3.作业场地设有作业通道和被困人员位置的指引牌,各代表队的被困人员应在指定位置待救;

4.救援人员发现被困人员后利用担架对其进行固定打包,使用绳索技术将被困人员转运至被困人员放置区;

5.操作完成,安全员停表;

6.各代表队可以使利用提前布置的限位工作绳作为保护绳。

1.开始前安全官必须检查个人防护装备,作业全程锚点、系统、器材必须由安全官评估是否安全。

2.作业过程中,不得私自摘下头盔,不随意解除装备,必须服从安全官管理。

3.作业过程中,不得在现场留下任何垃圾,不得随意带走洞内任何物件。

4.各代表队发布的视频照片应注意消防救援队伍形象,不得上传举止不雅、行为不端的相关音视频资料。

5.主办方不承担任何活动以外的安全风险。

6.在现场作业过程中或收整器材时,有东西坠落必须大声呼喊“落石”,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7.由于作业场地空间有限,各代表队不得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靠近洞穴边沿。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