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新闻直播间》: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现在的“人工智能+”加的究竟是什么?将会如何更快落地、更好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请AI大模型和专家共同来解读一下。
央视《新闻直播间》: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现在的“人工智能+”加的究竟是什么?将会如何更快落地、更好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请AI大模型和专家共同来解读一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人工智能+”提出的要求,与2024年有何不同?
2024年的“人工智能+”行动强调技术与行业的化学反应,而2025年的报告更聚焦于“大模型+垂直场景”的具体应用,如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这表明政策导向已从单纯追求技术突破,转向推动AI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深度渗透,尤其注重解决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近期,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接连实现重要突破,因此,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包括产业赋能、终端应用等方面。报告中专门提出,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快速发展。未来,我们的手机和电脑不仅能听懂语音指令,还能根据用户的习惯自主学习,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让老百姓更快享受智能生活。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 钟新龙表示,“人工智能+”强调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通用赋能工具,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例如,AI手机能如同智能秘书一样,完成指令调度,并且根据习惯推荐个性化内容。家里的智能设备能听懂指令,调节温度、播放音乐,甚至主动在睡觉的时候,不用细节设定就自行调节。
在强调技术应用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发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安全”一词出现多次,包括对新兴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的要求等。钟新龙认为,在数据安全与治理方面,未来会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健全相关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体系。同时,还将鼓励行业自律,倡导负责任的AI研发和应用,形成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逐步构建系统性的安全防护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发展行稳致远,造福社会。
来源:赛迪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