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往年被315曝光企业股价暴跌实录:最高蒸发70%市值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17 16:45 4

摘要:每年的央视“3·15”晚会不仅是消费者维权的风向标,更成为资本市场的“晴雨表”。历年被点名的上市企业,往往面临股价剧烈震荡甚至长期低迷的困境。数据显示,部分企业市值在曝光后缩水超70%,投资者损失惨重。

每年的央视“3·15”晚会不仅是消费者维权的风向标,更成为资本市场的“晴雨表”。历年被点名的上市企业,往往面临股价剧烈震荡甚至长期低迷的困境。数据显示,部分企业市值在曝光后缩水超70%,投资者损失惨重。


2024年,青海春天(600381.SH)因旗下“听花酒”虚假宣传抗癌功效被曝光,次日开盘即跌停,随后三个月内股价暴跌超70%,市值蒸发逾40%,最终因连续亏损濒临退市。其“壮阳抗衰”的营销话术,成为资本市场经典反面案例。

康师傅控股:“土坑酸菜”蒸发46亿袋方便面
2022年,康师傅(00322.HK)代工厂“土坑酸菜”卫生问题引发轩然大波。晚会次日,港股股价低开15%,当日市值蒸发106亿港元,相当于46亿袋方便面“灰飞烟灭”。尽管公司紧急道歉,但品牌信任度至今未完全恢复。

双汇发展:车间乱象单日蒸发150亿
同样在2022年,双汇发展(000895.SZ)因南昌工厂“猪排落地即装袋”等乱象被曝光,股价开盘大跌8%,最终跌停,单日市值蒸发超150亿元。这已是双汇第二次因食品安全问题登上“3·15”黑榜——2011年“瘦肉精”事件曾致其停牌月余,百亿市值蒸发。

容联云:从明星股到退市“陨落”
美股上市的容联云(RAAS.US)因涉嫌为电销黑产提供技术支持,2022年被曝光后股价持续走低。其市值从上市初期的76亿美元暴跌至2023年退市,成为中概股合规风险的典型缩影5。

行业警示:合规才是生存底线
这些案例暴露出部分企业“重营销轻质量”的顽疾。当前,浪莎股份(600137.SH)、百亚股份(003006.SZ)等2025年新晋“黑榜”企业已收到交易所紧急问询,股价波动初现。法律专家指出,随着监管趋严,投资者应警惕高营销费用、低研发投入的企业,避免成为“黑天鹅”事件牺牲品。

来源:壹号买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