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抚宁区大力推进高标准棚室建设,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棚室经济,从西红柿到黄瓜,从草莓到大樱桃,几乎覆盖所有的蔬菜和大部分水果品类,目前全区棚室面积近2万亩。
本报讯(通讯员张晓磊)近年来,抚宁区大力推进高标准棚室建设,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棚室经济,从西红柿到黄瓜,从草莓到大樱桃,几乎覆盖所有的蔬菜和大部分水果品类,目前全区棚室面积近2万亩。
在抚宁镇高庄村,平均面积2000平方米的“超级蔬菜大棚”一字排开,棚室内一排排水果黄瓜挂满枝头,这种高标准种植的黄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直供北京盒马鲜生,年收入200万元左右。在榆关镇丰悦源种植合作社的大樱桃种植棚室,种植户们抢抓农时进行疏果,为日后丰产夯实基础。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棚室产量3500斤左右,每年“五一”前后上市,价格都高于同类樱桃产品。
棚室经济的兴起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也为抚宁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发展棚室经济,抚宁区成功打造了田各庄草莓、坟坨小吊瓜、台营银耳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设施棚室的推广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