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一师”

360影视 2024-11-30 08:48 4

摘要:今天走在杭高校园内,会看到一段长长的甬道,步行其上,仿佛穿过了一段“时空隧道”。鲁迅、陈望道、马叙伦、夏丏尊、李叔同、朱自清、叶圣陶、丰子恺、潘天寿……觉醒年代的“一师”校园内,群星闪耀、群情激昂。

杭州凤起路238号,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静静坐落于此。百余年前,这里曾是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简称“一师”)所在地。

“一师”的前身是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这里逐渐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蔡元培将其称为“浙江最负盛名的学校”。

今天走在杭高校园内,会看到一段长长的甬道,步行其上,仿佛穿过了一段“时空隧道”。鲁迅、陈望道、马叙伦、夏丏尊、李叔同、朱自清、叶圣陶、丰子恺、潘天寿……觉醒年代的“一师”校园内,群星闪耀、群情激昂。

杭州高级中学校内“浙潮第一声”雕塑 图源:“杭州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号

传奇学校总有一位传奇校长,当时的北大有蔡元培,而“一师”则有经亨颐。他是“一师”的首任校长,也是对学校和学生影响最大的一位校长。

1910年,33岁的经亨颐从日本留学归来,出任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的教务长,辛亥革命后被任命为校长。1913年,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经亨颐继续担任校长。

当时的中华大地,新文化运动逐渐兴起,但封建保守派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二者冲突不断。学校作为培养下一代的场所,自然是必争之地。

和同乡蔡元培一样,经亨颐也认为学校不是“贩卖知识之商店”。他主张在学校开展“人格教育”,求学即“学为人”,当“以人格之实现为社会发达之本”。

怀着“人格教育”的理念,经亨颐将数学、化学等科学技术类学科列入正式课程,加入了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程,课堂上用白话文教学,学生用白话文写文章。

对于求知若渴、期待变革的青年学子来说,“一师”的经历无疑是幸福而难忘的。

想象一下,李叔同是音乐和美术老师,于1912年来校。他任教期间创作的《送别》《春游》《西湖》,至今仍被传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声音响起,就能勾起无数人的离情别绪。

鲁迅来的时间,比李叔同要早一些。1909年,弃医学文归来的他,在学校教授的是生理和化学。惯于冷幽默的鲁迅,想必在课堂上时不时会冒出一两句金句。

到了后来,朱自清、叶圣陶也于1920年和1921年前后来到“一师”,成为这里的语文老师,20来岁的朱自清,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小先生”,一代教育家叶圣陶,则在这里开始了他的童话创作。

除了文化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革命思想的传播。作为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陈望道,他是学校著名的“新派”教师,是经亨颐教育改革的得力助手。比如浙江第一份宣传社会主义的刊物《浙江新潮》,就是在经亨颐、陈望道等教师的支持下,由学生创办的。

在他们的影响下,新文化、新思想在“一师”成为主流,影响了一大批学生的成长,其中许多学生成为后来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杭高经亨颐坐像及其题写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名石碑 图源:“浙派教师”微信公众号

1919年,是经亨颐教育生涯的第十年。此时的“一师”,成为当时青年学生向往的中心,也成了保守派的眼中钉。新旧交锋,风起云涌,“一师风潮”的爆发,便是交锋的高潮。

1919年11月,《浙江新潮》第2期刊登了“一师”学生施存统的一篇文章《非孝》,主张在家庭中用平等的“爱”来代替不平等的“孝道”。这被保守派视为“大逆不道”“洪水猛兽”,也成为“一师风潮”的导火索。

经多次查办交涉后,反动当局和守旧势力不仅查封了《浙江新潮》,还把矛头直指经亨颐,试图以调任之名,免去经亨颐的校长之职。

面对学生的反抗,1920年3月24日,“一师”被要求“暂行休业”,所有学生“一律即日离校”。3月28日,杭州市学生联合会组织约4000名学生请愿,遭到阻拦并有多名学生受伤。

3月29日,500多名警察进入“一师”,学生在校园操场与其直接对峙,高呼“我们情愿为新文化而牺牲,不愿在黑社会中做人”。得知消息后,杭州其他学校的学生纷纷前来支援,冲破了警察的包围。

在全国社会各界的压力之下,解散“一师”的命令被撤回,学生重返校园。从一篇文章到潮声遍地,“一师风潮”这场新旧文化和新旧思想的激烈交锋得到了各地师生的声援,可以视作“五四运动”在浙江的一次呼应。

风潮之后,经亨颐虽然没有再担任校长,但他的教育改革理念在“一师”得以延续。回到故乡的经亨颐,创办了著名的春晖中学,这便是另外一个教化育人的故事了。“浙江宣传”曾在《白马湖的先生们》《理想的学校与学校的理想》中讲述过他们的故事。

1923年,“一师”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合并,改校名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现在的杭州师范大学和杭州高级中学身上都有“一师”的印记。纵观历史的长河,虽然“一师”之名存在时间不长,但在其引领下,一批敢想敢干的青年茁壮成长,无数能人贤士在这里绽放光芒,绘就了“人文蔚钱塘,多士跻跄趋一堂”的盛景。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师”的师生中,许多都投身于革命界、文化界、教育界等不同领域,以个人奋斗推动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觉醒年代留下了印迹。“一师”群像化叙事的背后,一连串“精神密码”值得后人认真思索、不断传承。

比如,薪火相传的时代责任。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师范类学校更是培育“教书匠”“大先生”的起点。经亨颐认为“训育之第一要义,须将教师本位之原状,改为学生本位”,在校长与导师们的引领下,学生们敢于发出时代先声、承担历史使命。“一师风潮”中的学生领袖宣中华,毕业后投身革命,29岁时被捕,被害前,他说:“中华今为革命而死,虽死无憾!”

“一师”10年,共培育了2000多名学生,青年人在这里叩问内心,铭记肩头重钧的时代责任。青年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虽然时代在变,但对青年一代来说,应该始终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为国为民作出贡献。

“晨光文学社”部分成员合影,左起程仰之、叶圣陶、朱自清、胡冠英、曹诚英、汪静之 图源:“杭州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

比如,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是“一师”的办校方针,大胆引入新兴学科,解剖实验、人体写生等内容在当时是“前所未闻”。教学内容的大胆创新,新思想的风云激荡,让这样一群年轻人迸发了难以想象的力量。

从“一师”走出的学生中,有革命家、文学家、数学家、实业家等等,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如在夏丏尊、李叔同等教师的引领下,丰子恺、潘天寿等艺术大家在这里成长,在朱自清、叶圣陶的指导下,潘漠华、柔石、冯雪峰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团体“晨光文学社”。

再如,刻入骨髓的探求精神。“一师风潮”的洗礼,带动了一大批青年学生投身于救国运动,探索革命的真理。1920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其中俞秀松和施存统都来自“一师”,中国第一个共青团组织的8名成员中,有一半是“一师”师生。如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俞秀松,他凡事都要问个“who、what、why”,在学校有个“3W”的绰号。

“愿君此去肩重任,尽心教育觉新民,各天涯共精神,毋忘母校恩。”这是1915年浙江第一师范校友会首次毕业生送别会上,师生共同吟唱的《送别歌》。

而今,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堂 艺术校园”办学特色鲜明,蕙风湖畔弦歌不辍,学校还成立了“经亨颐教育学院”。杭高的校园内,鲁迅手植的樱花树下,“樱花文会”每年邀英才相聚,经亨颐题写的校牌见证着一批批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当凝固的历史瞬间与流动的琅琅书声交汇,我们从中感受到了蓬勃的青春与朝气。

来源:热点情报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