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城乡就业数据,与你息息相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17 23:02 5

摘要:202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数是73439万人,比2023年末的74041万人少了点。不过,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倒是涨到了47345万人,占比提升到了64.5%,比2023年的63.5%高了不少。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比2023年还多增了12万人。再看看近

就业这事儿,说到底就是咱老百姓的“饭碗”问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乡就业数据,如就业市场的“晴雨表”到底指向哪儿?

一、总体情况:

202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数是73439万人,比2023年末的74041万人少了点。不过,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倒是涨到了47345万人,占比提升到了64.5%,比2023年的63.5%高了不少。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比2023年还多增了12万人。再看看近三年的走势,202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是73351万人,2023年短暂回升后,2024年又回落了,整体有点“小波折”。但城镇就业人员占比一直在稳步增长,这说明啥?城市化进程对就业结构的改变,那是实实在在的。

再看看农民工兄弟们。202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了29973万人,比2023年涨了0.7%。其中,外出农民工17871万人,涨了1.2%;本地农民工12102万人,涨了0.1%。和前几年比起来,外出农民工增长加速了,本地农民工增长则趋于平缓。收入方面,2024年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961元,比上一年涨了3.8%,这说明农民工兄弟们的收入也在稳稳地往上走,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二、地域差异:

从地域上看,不同地方的就业情况那可是天差地别。东北地区这几年日子有点不好过,传统产业转型太难,经济结构调整又慢,就业增长一直被卡着脖子。像阜新这种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资源没了,相关产业一下子就萎了,大量工人下岗失业,本地就业岗位流失得厉害。

但另一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像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方,那可就不一样了。市场经济活跃,制造业先进,服务业又发达,吸纳就业的能力强得很。就说深圳吧,电子信息、金融科技、文化创意这些领域发展得风生水起,每年吸引大量人才,2024 年深圳就业登记人数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达20.7万人。

就业人员的流向也很有意思。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教育资源丰富,医疗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职业发展空间又大,那可是就业的“香饽饽”,吸引着大批人往那儿跑。可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得可怜,不仅吸引不来人,本地劳动力还往外跑,中西部一些县城就出现了劳动力市场“空心化”的现象。

三、背后的原因:市场、政策和行业咋影响的?

(一)市场环境因素

现在这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日子也不好过。像纺织、钢铁这些传统产业,市场需求饱和,产能过剩,企业只能升级转型,结果就是有些岗位没了。就说纺织业,人力成本涨,东南亚国家又来抢生意,国内一些纺织企业就搞自动化改造,普通工人需求一下子少了。但新兴产业就不一样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这些领域发展得飞快,创造出好多新岗位。不过,这些新兴产业要求高,得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传统工人想转过去,那可不容易。

(二)国家政策因素

国家的就业政策那可是起了大作用。政府为了鼓励创业,出台了一堆好政策,像创业补贴、税收优惠、小额贷款这些,把创业者积极性都给激发出来了,催生了一大批小微企业,创造了好多就业岗位。乡村振兴战略也给力,农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好,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这些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不少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比如,一些地方扶持农村电商,把农产品卖出去了,还创造了主播、运营、物流这些岗位。政府还加大了职业教育投入,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给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行业集散度因素

有些行业企业越聚越拢。就说互联网行业,高度集中在北上广深杭这些大城市。这些城市产业链完善,人才资源丰富,信息交流方便,互联网企业都扎堆儿过去,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好处可多了,企业间能合作创新,还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但有些行业就不行,企业分散,规模小,竞争不过人家,就业增长就慢。比如一些传统的手工制造业,企业小,分布零散,根本提供不了多少稳定就业岗位。

四、未来趋势:

(一)就业趋势

往后看,产业结构还得优化升级,第三产业肯定还是吸纳就业的“大头”。服务业越来越细分,养老、健康、文化创意这些领域会创造出更多岗位。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像软件开发、电子商务、数字营销这些,对人才需求会一直涨。求职者要是想在就业市场混得好,就得赶紧提升自己的数字化技能和综合素质。

在就业地域上,发达地区的核心城市吸引力肯定还在,但一些新兴二线城市和特色城镇,靠着自己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也会越来越受欢迎。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推进,农村就业机会肯定还会增加,返乡创业就业说不定会成为新潮流。比如,那些有特色农产品或好风景的乡村,说不定能吸引更多人回去发展特色农业或乡村旅游。

(二)经济发展趋势

就业和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就业形势好,经济增长就有动力;经济持续发展,就业机会自然就多。从产业角度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就会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会提高。新能源产业崛起,不仅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电池制造、充电桩建设、汽车维修这些上下游产业都能跟着沾光。

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缩小地区差距是关键。通过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产业转移和协同创新,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就业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就能缓解,全国经济也能均衡发展。比如,在中西部地区建产业园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统计局这些城乡就业数据,就像一面镜子,把就业市场的现状和趋势照得清清楚楚。面对未来,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得打起精神,抓住机遇,共同把就业市场稳住,把经济发展好。

来源:估股投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