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发现:高智商的人才有这3个“毛病”,智商越高问题越大

摘要:其中,歌手李行亮的妻子麦琳的诸多行为更是活灵活现的为人们展现出社会交往当中“高情商”有多么重要。

今年年末,一档恋爱综艺成为了众多网友“吃瓜”的素材来源。

其中,歌手李行亮的妻子麦琳的诸多行为更是活灵活现的为人们展现出社会交往当中“高情商”有多么重要。

作为对比,在被许多人“考古”的另一档生活类综艺节目中,主持人何炅就因为自己充分的情绪价值,而让黄磊的厨艺广为传播。

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人交往时也是一样的。

通常来说,智商(IQ)常常被视为衡量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高智商并非总是带来正面影响。

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些被认为不太受欢迎的特定行为模式往往与高智商人群相关联,这些行为在社交和个人发展上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阻碍。

本文将探讨三个与高智商人群相关的问题:说话不经考虑、习惯盛气凌人以及排斥群体生活,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内涵。

一、说话不经考虑:冲动控制的缺失

高智商个体往往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这使得他们在交流中能够快速捕捉信息并做出回应。

然而,这种能力有时也会导致他们在说话时不经考虑,冲动地表达观点,而没有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反应。

根据心理学中的执行功能理论(Executive function),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包括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等多个程序。

高智商个体可能在某些认知任务上表现出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所有认知领域都同样出色。

特别是在抑制控制方面,一些高智商个体可能存在缺陷,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中难以抑制冲动,从而说话不经考虑。

比如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角色谢尔顿,其身为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毫无疑问是高智商群体之一。

但却常常因为缺乏足够认知而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闹出笑话

我们生活中这种高学历的人才往往也会有类似情况,因为过于专注自己的领域而不擅长处理日常的交际事务。

如果想要帮助这样的人提升社交能力,可以着重在对话中,练习倾听他人的观点,这有助于抑制冲动发言。

其次就是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在说话前更加谨慎。

二、习惯盛气凌人:自我中心的倾向

高智商个体由于在智力上的优越感,可能会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态度。

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总是最优的,而忽视或贬低他人的想法

自我中心性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也被称为自我中心现象,指的是个体在认知和情感上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高智商个体可能由于长期在智力上的成功体验,形成了一种自我中心的认知模式,这使得他们在社交互动中难以平等对待他人

比如当你去向一位学霸讨教题目时,其自然而然会从自己的角度来表述问题,从而省略很多思考的步骤,

那么结果可能就是学霸越来越着急,而前来问问题的你却一头雾水,最终导致其失望的“贬低”你的智力。

所以高智商群体需要适当“放低姿态”,毕竟不是人人都那么聪明。

三、排斥群体生活:社交回避的倾向

高智商个体可能由于对深度思考和独立工作的偏好,而倾向于回避群体生活

他们可能觉得群体活动浪费时间,或者难以找到能够理解自己的同伴。

根据心理学中的社交回避理论,个体可能会因为对社交场合的恐惧、焦虑或不满而选择回避。

高智商个体可能由于对社交互动的低效和表面的不满,而选择独处,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上的发展受限。

其实这种心态也是在多次失败的社交经历之后而慢慢形成的,因为彼此找不到共同话题和聊天频率,导致高智商群体不得不长时间独处。

如果作为一个外人,那么在与这些人相处时,其实可以试着去走进他们的内心

作为高智商群体本身,不妨试着让自己去了解他人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合群”。

高智商个体在智力上的优势为他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一些社交和个人发展上的问题。

通过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高智商个体可以更好地平衡自己的优势和局限,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智商只是衡量个人能力的一个方面,而情商、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同样重要

通过综合发展这些能力,个体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The End -

作者-木易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来源:第一心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