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一辈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老物件,渐渐从身边消失了。曾经很熟悉,现在不看照片还真想不起来用过这些东西。认识下面这十个老物件其中一半的,起码是在六十岁以上。全认识的难度太大,五零后也认不全。
老一辈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老物件,渐渐从身边消失了。曾经很熟悉,现在不看照片还真想不起来用过这些东西。认识下面这十个老物件其中一半的,起码是在六十岁以上。全认识的难度太大,五零后也认不全。
谁能想到这是老式的姨妈巾。别看很简陋,当年也不是人人都用得起,大把的人不舍得买。一次性收集这么多的姨妈巾也不容易,各种款式一次性看了个够,其实大同小异,和现在的最大不同是有绳子用来系,现在都是胶粘。
砖坯模子。农村以前各地都有窑场,烧砖用的,每个村都有小青年做砖坯子,就用这个砖坯模子做框子,往里面填泥,然后晒干,再送进窑里面烧,出来的是红砖,卖给农民给儿子盖房子用。
春天播种种子后,再用这个爬犁在田里拉一遍,让土壤把种子盖住。否则的话,一来鸟会吃掉种子,二来种子没有土盖住也不会发芽。这个东西很有用的,可以人拉,也可以用牛拉。
上面这个组合,是一套簸箕加笤帚。那个小小的笤帚很不错,多功能的,能扫炕,孩子不听话了还能捡起来直接用笤帚把手(俗称笤帚疙瘩)打屁股。这笤帚疙瘩可硬了,打到腿上嗷嗷疼啊,八零后对这个东西记忆犹新吧?
上面这个纸牌可不是扑克牌,我们那叫胡牌。女士们专用。三十多年前,麻将还没有风靡全国,男的就玩牌九,女的就玩胡牌,简称胡。我以前去一个老人家里找我奶奶,结果看见炕上坐了四个老太太,每人手里捏着一副牌,就是这玩意,比扑克牌要长,细长细长的。
缝纫机油壶。八九十年代,几乎家家都有一台缝纫机,每台缝纫机都会配一个油壶,机器磨损大了就用油壶上点润滑油。那时我们家柜子底下藏着好几个用完废弃的,搬家的时候才发现的。
油印机。八九十年代没有打印机和印刷机,学校老师就用这个东西来手动印试卷。老师把试题刻在一个透明的板子上,再手动印出来。那时候学生一年也见不到一次打印出来的试卷,只有在全县统考的时候才会发下来打印试卷,都是从县里面发下来的。
发条青蛙。这个玩具虽然看着普通,可八十年代有这个玩具的小孩子也不多。拥有一个发条青蛙的难度,跟买一座发条座钟的难度差不多,一般家庭是不会花钱买的。
洗脸架。八十年代的农村,洗脸有这么一副脸盆架的家庭也不是很普遍,这还是木头的,要请木匠给做。到了九十年代,就有铁的了,从集市上能买到。我家现在还有一个。
这个秤砣也很熟悉啊。以前交公粮啥的,都需要大秤来量。我家厢房还有一个,小时候经常站到秤上面自己加减砝码来量自己的体重。满满都是回忆。
来源:球事分析员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