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说“嘴上没个把门的,迟早得栽跟头”,这话放在网络谣言上也适用。曾因短视频言论惹众怒的璩静,如今又多了一个话题标签——“被迫道歉的受害者”。从“没有人情味”的职场形象到网友以“下属”身份爆料黑料,舆论风暴将她从百度高管的位置吹了下去。然而,几乎一年后,有人终于
网络道歉虽迟,但无法挽救名誉受损的璩静
人说“嘴上没个把门的,迟早得栽跟头”,这话放在网络谣言上也适用。曾因短视频言论惹众怒的璩静,如今又多了一个话题标签——“被迫道歉的受害者”。从“没有人情味”的职场形象到网友以“下属”身份爆料黑料,舆论风暴将她从百度高管的位置吹了下去。然而,几乎一年后,有人终于在报纸上公开道歉,承认自己造谣,给她盖了个“部分清白”的章。但问题是,清白这玩意,真的还能拼凑完整吗?
当初璩静因“不尊重员工”的视频遭群嘲,连公司市值都差点被拖下水。随后,有所谓的“前下属”跑出来添油加醋,爆料她的更多负面信息。网友看得热闹,媒体报道得卖力,璩静的个人形象直接跌入谷底。不久后,她离职,似乎印证了一切猜测。如今,才发现部分“猛料”纯属谣言。这位“网友下属”发表公开道歉,明摆着法院已经给出公正审判。但谁还在乎真相呢?舆论的车轮早已碾过,清白来的再晚,也救不了一个破碎的名声。
从法律上看,这份登报道歉的确有意义,算是对璩静的一种迟到的“名誉修复”。但从舆论的角度看,这样的道歉更像是一次“二次伤害”。公众的记忆点永远是璩静的“不近人情”和“公司干预”,鲜有人会为这份道歉叫好。更可笑的是,这场舆论风暴背后,璩静也不是“清白无辜”,毕竟短视频中那些刺耳言论是她自己说的。人们或许会因为“谣言部分”被揭穿对她产生些许同情,但不会忘记她曾经引发的争议。这种复杂的评价反而让她的形象更加难以恢复。
离开百度后,璩静似乎彻底淡出了公众视野。可惜,“新闻”不放过她,持股公司的诊所被罚1500元的事都能被翻出来大做文章。表面看,这是“名人效应”,实际上则是社会对她“道歉正义”的冷漠态度——即便被证清白,也没人真的关心她过得怎么样。这也是舆论场上,个体对抗公共认知时的无力缩影。作为一个曾经的高管,璩静的职业能力或许不差,但当职场形象被“群嘲”定义后,她再难获得公众的信任。所谓高管的“软实力”,就在这些舆论争议中一点点流失殆尽。
网络暴力和谣言一向是双刃剑。对璩静来说,这次登报道歉虽然表面上还了她一部分清白,但这个过程太过漫长,公众早已定了性。对那位造谣的网友来说,诉讼败诉和公开道歉就是代价,但这样的“后果”却似乎没能阻挡更多人继续造谣、传谣。毕竟,成本太低,快意太爽。道歉有时只是象征性的,真正需要的是公众对谣言传播的深刻反思和对法律规则的重视。但在流量至上的当下,谁又真的在乎真相呢?
行文至此笔者想问:如果道歉真的有用,那伤害为何还在?面对网络谣言对个人形象的毁灭式打击,我们的法律和舆论是否该承担更多责任?对此您怎么看?
来源: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