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Ultra与小米SU7差异点对比,30万贵在哪?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18 18:32 4

摘要:日前,小米集团在北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小米15 Ultra手机以及Xiaomi SU7 Ultra智能汽车。此次发布会不仅展示了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最新成果,也标志着小米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日前,小米集团在北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小米15 Ultra手机以及Xiaomi SU7 Ultra智能汽车。此次发布会不仅展示了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最新成果,也标志着小米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车身设计与轻量化

SU7 Ultra采用大量碳纤维材料,普通版SU7未采用全碳纤维设计。尺寸上在未改变轴距的基础上对车身长度、高度及宽度进行加大,空间感更优。

SU7 Ultra碳纤维共应用17处,分别在后视镜、方向盘、前门饰条、迎宾踏板、中控台面板、座椅背板、侧裙、后门饰条、大尾翼、车顶、出风口饰条位置。

车身结构

车身轴距不变,车身结构大部分沿用,受车身尺寸、造型、性能参数不同影响对应结构更新,在周期及成本上大大优化。

▲ SU7 白车身图

▲ SU7 Ultra白车身图

动力系统与性能表现

在动力性能方面,小米SU7提供了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单电机最大功率299马力,双电机最大功率673马力。这样的动力配置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需求。而小米SU7 Ultra则采用了前V6S电机+后双V8S电机的三电机驱动系统,综合功率高达1138kW(1548匹马力),动力性能远超SU7。这使得SU7 Ultra在加速性能上表现更为强劲,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1.98秒,而SU7双电机版则需要2.78秒。

▲ SU7 电机图

▲ SU7 Ultra 电机图

续航里程与充电技术

在续航里程方面,小米SU7配备了不同容量的电池,低配版本搭载73.6kwh的磷酸铁锂电池,长续航版配备101kwh的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分别为700公里和800公里。而小米SU7 Ultra搭载全球首发的宁德时代麒麟II电池组,电池容量达到93.7度,虽然CLTC续航里程为630km左右,但由于其强大的动力输出,这样的续航表现也较为可观。此外,SU7 Ultra还支持更高功率的充电技术,进一步缩短了充电时间。

▲ SU7 电池包图

▲ SU7 Ultra 电池包图

智能驾驶

SU7 Ultra:

搭载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算力 10.68EFLOPS,支持无图城市 NOA、代客泊车,场景片段积累超 1000 万 Clips。

SU7 标准版:

基础版智能驾驶系统,算力较低,功能以高速 / 高架 NOA 为主。

配置与价格差异

SU7 Ultra:

起售价52.99万元(标准版),提供纽北限量版和竞速套装,且支持碳纤维套件、锻造轮毂等高价选装。

普通版SU7:

起售价21.59万,配置相对简化,例如无24K金车标、赛道模式等功能。

▲ 小米SU7

▲ 小米SU7 Ultra

连接工艺

小米SU7与SU7 Ultra车身结构基本一致,但是SU7 Ultra大量应用了碳纤维,因此SU7 Ultra在SU7对应的连接工艺点焊、螺柱焊、弧焊、SPR、FDS、激光焊接、包边、螺接等基础上增加了碳纤维连接工艺粘接、TSS热融塑料铆接或FDR自钻式拉铆(碳纤维连接工艺为猜测)

挤压铝门槛梁与周边件的连接,FDS是必不可少的连接工艺,可有效解决单侧空间的问题;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刚度。

一体压铸后地板与前地板连接:

后地板与前地板的连接一般选用SPR,压铸件会设计出单独延伸的与前地板搭接的止口结构,满足空间及连接要求。

TTS即Thermal Setting System,以纤维增强塑料为连接元件为目标,开发了热粘接剂凸台产品及相应的连接工艺。巍博与EJOT有该工艺。

该工艺,适用于蜂窝和泡沫芯结构的夹层元件(具有不同的涂层)以及CRP和GRP塑料材料。在连接过程中,塑料凸台(热塑性塑料)以一定的转速和轴向载荷安装在塑料构件中。

过程:

1、定位

2、摩擦加热

3、渗透/融化

4、驻留

5、冷却

6、完成,工具回退

工艺特点:

• 可用于塑料及非金属件的连接;

• 工艺参数可调;

• 配备在线监测系统;

• 可预制孔也可不预制孔;

• 是一种单面连接技术;

• 具有较高的输出扭矩与拉脱力;

• 另一侧无凸出(SPR、TOX另一侧凸出,FDS另一侧钉子外漏)。

工艺简介:

工艺特点:

- 自动化程度高;

- 连接强度高(>500Mpa);

- 无需预制孔;

- 是一种单面连接技术;

- 系统参数简洁

- 全过程监测;

- 轻量化连接,单个钉子重量小于2g

工艺步骤:

▲ FDR完成状态图

小米SU7 Ultra以极致性能、赛道化设计和高端科技配置为核心,面向追求速度与豪华体验的用户;而普通版SU7则定位更偏向日常使用,动力、材质和功能均有所简化。两者的差距体现了小米在细分市场的策略,而小米SU7Ultra在社交媒体上的火热也是其营销及产品力的体现,让我们一起期待他的市场表现吧。

今天的话题,就分享到这里,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若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或需要进群交流的小伙伴,(GAF-luosijun)

来源:GAF螺丝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