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央视3·15”间接点名后,浪莎股份回应:无法左右网友看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19 02:50 4

摘要:3月17日,因涉及央视“3·15”晚会舆情影响,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开盘大跌,其中,浪莎股份跌2.75%。截至收盘,浪莎股份报15.84元/股,较最高点52.7元/股已下跌近70%。

3月17日,因涉及央视“3·15”晚会舆情影响,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开盘大跌,其中,浪莎股份跌2.75%。截至收盘,浪莎股份报15.84元/股,较最高点52.7元/股已下跌近70%。

尽管浪莎股份迅速发布声明否认与涉事公司有任何业务往来,但网友对此并不买账。此次事件不仅将浪莎股份推上了风口浪尖,也引发了市场对高度依赖代工的“轻资产”模式的质疑。

免责声明难平众怒

上周六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河南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控制成本,部分产品未进行灭菌消毒处理的事件。其工作人员称,公司生产过“浪莎”一次性内裤。

随即,浪莎股份收到上交所的监管函,要求公司充分说明是否存在媒体报道所述情况,并应当密切关注市场舆情,从维护投资者利益出发,及时回应市场质疑及投资者关切,做好投资者沟通解释工作。

3月16日下午,浪莎发布声明,称经自查核实,公司从未与河南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建立任何形式的业务合作、品牌授权或产品生产关系。河南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销售行为与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股东单位及关联方无任何关联。

虽声明函表示与涉事医疗器械公司并无关系,但网友似乎对这样一份简单的声明并不买账。浪莎官方微博评论区,充斥着质疑贴牌产品质量、质疑没有令人信服证据的评论:“这种声明没意思,你就是授权别人贴牌的广告公司;声明谁不会发?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才是王道……”

截图来源于网络

17日,浪莎公司工作人员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网友的质疑我们无法左右,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对于网友提供“证据”的要求,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事件还在进一步的调查之中,后续会有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请大家关注后续的公告。”

代工占比超85%

浪莎股份或许未涉及被曝光的事件,不过,此次事件也将市场目光吸引到了浪莎股份的主营业务中来。

浪莎股份主营业务为针织品内衣的生产与销售。公司曾指出,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存量资源,公司采用产品自主设计、生产外包,结合自主生产、直营销售的经营模式,其中以自主设计、生产外包供应链管理经营模式为主(即OEM)。

公司对OEM产品有自主定价权,通常按照品类参考销售情况在成本基础上加成一定利润定价,并对 OEM 产品承担主要责任,拥有运营权。

然而,浪莎股份对于代工厂的依赖极高。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所有产品生产量中自产量351.06万套,占比14.55%;贴牌产量则高达2061.06万套,占比85.45%。

对于代工占比超85%的浪莎股份而言,这种“轻资产”模式虽能降低运营成本,却极易导致品控环节出现失控。此前,其产品在多次抽检中被检出质量不合格。

例如,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43批次睡衣居家服抽检不合格。其中,标称“浪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浪莎家居服(规格型号:女3XL;货号:LSSQ-A026;款号:35297)纤维含量不合格。

2023年8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的通告。结果显示,标称由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生产、广州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的“VIP-浪莎鸿运纯棉男士内裤4条装”产品使用说明(标识)项目不合格。

同时,浪莎还常被消费者诟病质量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有关于浪莎股份的累计投诉量超过500条,投诉内容多涉及“质量太差”“货不对板”“面料造假”等问题。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浪莎股份的OEM模式使得公司对生产过程的直接管控能力大幅削弱,代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因自身管理水平、技术能力以及成本考量等因素,难以严格按照浪莎股份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会导致品控环节易失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结合此次晚会曝光的事件来看,包括浪莎股份等在内的企业要想更好地把控产品质量及规避生产外包的风险,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强对代工厂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严格的代工厂筛选机制,还应完善质量检测体系,从而降低相关事件对品牌造成的损害。”江瀚表示。

门店数量大幅减少

资料显示,浪莎股份前身为长江控股,曾因长期亏损面临退市风险。当时,“袜业大王”浪莎集团以“救世主”身份出现。2006年5月,浪莎集团与宜宾市国资公司签署协议,以7000万元受让长江控股3467.13万股国家股。此后,浪莎集团并没有注入袜业资产,而是将旗下浪莎内衣100%股权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由此化身“内衣第一股”。

从业绩数据来看,近几年来,浪莎股份的营业收入很少超过4亿元,净利润基本维持微利状态。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具体来看,2021年-2023年,浪莎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4.02亿元、3.27亿元、3.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5%、-18.82%、18.69%;2024年前三季度,浪莎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约为2.36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553万元。

根据沪深交易所2024年修订的相关规则,主板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扣非前后孰低)为负且营收(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低于3亿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江瀚分析认为,浪莎股份目前的经营状况使其处于退市风险的边缘,一旦业绩继续下滑,可能面临退市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直营门店外,近年来公司门店数量持续减少。2017年,浪莎股份有直营门店2家、加盟店478家、外贸贴牌16家,总店面数为496家;2024年半年报显示,浪莎股份期末拥有直营门店2家、经销商加盟店297家、外贸贴牌6家,合计305家。6年半时间,浪莎股份门店净减少114家,降幅约39%。

来源:第一风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