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知我现在的处境,爸妈有时懊悔着,当初不应该高傲着头颅,沉浸在攀登学术之巅的幻梦中。而是应该牢记在心我高考填志愿那会儿,爸爸朋友抛出的橄榄枝,或者大三时远房姑姑的那句“趁现在姑父还在位置上”。
早知我现在的处境,爸妈有时懊悔着,当初不应该高傲着头颅,沉浸在攀登学术之巅的幻梦中。而是应该牢记在心我高考填志愿那会儿,爸爸朋友抛出的橄榄枝,或者大三时远房姑姑的那句“趁现在姑父还在位置上”。
甚至偶尔聊到曾经学习不如我的同学们,比如初中毕业就去读师范的同学,考在偏远山区不知名大学但早早考上编的同学,或者走差异化路线学艺术然后做美术老师的姐姐,
我们的对话都会以“早知道”而悄然开始,又以“就这样”而黯然结束。
如果安慰人算特长的话,我试图将它发挥到了极致,一边安慰自己,一边安慰爸妈,为自己碌碌无为的三年编织各种理由。
比如读研的这三年我还能继续享受学校的单纯和自在,不至于被工作的琐碎烦扰,可以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如果不读研,也许我会成为一个西装革履的银行柜员,但很可能每天会因为多出来的一分两毛而盘账两小时。
也许我会成为一个侃侃而谈的客户经理,但终究抵不过苦苦哀求亲戚买一份补充医疗保险,或者争分夺秒赶在别的银行之前,恳请朋友开一个养老金账户。
即便我坚持不考编,也会因为专业限制和思维限制,而匆匆进入教育机构,为学校的就业率做出自己的贡献。很可能凭借小镇做题家的专业能力我能胜任,但只会成为一个为钱奔命的讲师,而与自己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严格来说,我也称不上做题家,因为但凡称得上“家”,都有着聪颖的头脑和过硬的本事。而我的脑子并不聪明,否则也不至于分数不够被调剂。我的本事也不过硬,大学期间考得好只因其他省份的同学高中抓得不够紧。
碌碌无为的我和父母达成的自我安慰是:想要工作,可以工作好几十年,但是在学校的清静光阴一去不返。
没有这三年,也不会有我现在的认知。我不知道是在安慰父母,还是在安慰自己。还是自己硕士毕业一事无成的牵强理由。
尽管这么多年,这样的认知也没有带来什么可观成效。
我曾经慷慨激昂的向他们讲述媒体传播的长尾效应,财富增长的长期主义,也扭扭捏捏的透露过我的媒体账号。零星点点的十几个阅读量之后,某天突然爆出的数万阅读量,也让爸爸惊讶于网络传播的能力和仿佛买彩票中奖的欣喜。
那是我屈指可数的光辉时刻,甚至他们不再质疑一个单身妙龄女子怎么有能力去指导别人谈恋爱,而是开始询问是不是由此即将走上接广告赚钱等内容变现之路。
短暂的高兴如转瞬即逝的烟花。后来没有广告主找我,也没有爆文产生。
账号依然沉寂。
研三考上编的学姐,在毕业之际请老师吃饭,作为同门学妹我也能蹭上一顿丰盛的晚饭。我羡慕着学姐的岁月静好,但内心的声音并不认同自己复制照抄。
时光飞逝,很快轮到我读研三,心里仍然吊儿郎当。一方面纠缠于毕业论文的一团浆糊中,一方面仿佛被驱赶在就业道路的拥挤木桥上。
身边的同学不是在考编,就是在考编的路上。看着舍友一场面试被刷就要开始订机票订住宿奔赴下一战场,去参加家乡学校在外省的招聘专场,我甚至升起了同情和怜悯。同时,又有一丝黑暗和侥幸,不希望别人这么顺利的“上岸”。我不愿意受奔波考试之苦,也看不得别人脱离苦海尽享岁月。
正如大家可以一样穷,但是不能突然一个人变富。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反感“考编”的呢?
也许是读初中在表姐家玩的一天,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下午,我在书柜边随意的翻着课外书,做老师的阿姨对师范专业的姐姐的说,妹妹这样挺有老师的风范呢。
我笑着没有回应,但心里却不接受。自己从没有想过做老师,也不想做老师。
自己的道路要被别人规划,自己的人生要被别人定义,这样的感觉我不喜欢。
高中时看职场电视,便为里面的职场丽人深深着迷,从前我羡慕的是她们烈焰红唇走路带风,本质上我羡慕的是她们活出了张扬的生命力。
姐姐在一个暑假去银行领工资时也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你算啊,一年有寒假暑假,就算我没课的时候,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一天也有挺满意的收入。
当时的我点点头,正如之后我为研三上岸的学姐高兴一般。
可是一动不动,不就如同一潭死水吗?
现在想来,骨子里我厌倦一尘不变一望到底。我因为未知而兴奋,因为变化而喜悦。
而体制,是讲究秩序和稳定的。
无数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女孩子,体制内,安逸稳定,有寒暑假,方便照顾孩子。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和年龄的增长,妈妈焦虑的内容也从我毕业后找什么工作拓展到既没有稳定的工作又没有好好的对象。
眼看著名高校妙龄女研究生即将变为无业大龄剩女,矛盾的焦点指向了如何获得一份编制好工作,上了不错的学校,读了这么多书,体面的工作才像是大结局。要嫁个不错的人,不错的工作才像是基本盘。
以至于之后即便我肉身逃离家乡,手机消息也逃离不了亲朋好友的关心,最热闹的一次是,爸爸,阿姨,姐姐不约而同的发来同一个考编信息。标题非常吸引人,招聘xxx人,全部入编!实际点进去,我能报考的岗位招聘人数也只有个位数。
为什么我们不喜欢过度的关心?因为热情的关心背后,隐藏着期待。
期待,是一种微妙的暴力。对一个人产生期待,意味着我们并不满意对方的现状,而希望他做出改变,朝着我们心里的预期发展。至于对方真正的处境,真实的意志,我们并不在乎。
真正的关心是什么呢?
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
只不过当时的我看不透,不明白。只能陷入“自力更生另寻出路”和“戴上面具符合期待”的极尽拉扯中。
来源:婧姐婚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