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气质,彰显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阿荣旗以北疆文化为载体,以活动为抓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给人们精神的愉悦。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气质,彰显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阿荣旗以北疆文化为载体,以活动为抓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给人们精神的愉悦。
日前,阿荣旗委宣传部举办了“书香阿荣新春季”全民阅读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家长和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阅读中华经典,体会北疆文化的历史脉络。大家还进行了阅读心得分享,讲述了书中的精彩情节和自己的感悟,感谢阅读让他们认识了更广阔的世界。2024年,阿荣旗举办各类全民阅读活动50余场,不断拓展文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北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阵地保障,使北疆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滋养。
阿荣旗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优势,在赓续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全力做好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家住霍尔奇镇的宫艳玲,以葫芦为画布,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巧妙融合,牡丹的娇艳、鸳鸯的恩爱、寿星的慈祥、农居的宁静……这些生动的画面被精致地描绘在葫芦上,令人赞叹不已。而在兴安镇河发村,村民王洪娟将蛋壳、五谷杂粮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运用拼贴的方式组合成一幅幅充满生机和意境的蛋壳贴画、五谷画,赋予它们形的质朴、意的深邃,在平凡中体验自然的艺术魅力。向阳峪镇太平沟村村民王新友、王新发创作的铅笔画、水彩画,村民赵立武创作的油画,无不蕴藏着对艺术的独具匠心和热爱。广大扎根基层的民间艺人,将源于乡村的朴实注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彰显出对北疆文化的热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文化血脉的载体。多种文化形态在阿荣旗和谐共生、交相辉映,展现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太阳花”作为鄂温克族传统手工技艺,不仅代表着精湛的工艺,更寓意着吉祥如意、温暖如春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手工艺人李若楠深爱着这一传统技艺,不仅自己熟练掌握了如何制作“太阳花”,还积极传授给残疾人、妇女和青少年,让人们在文化传承中增进了解和友谊。
红色文化是富有时代特征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阿荣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北疆文化融入到旅游发展中,推出红色旅游线路,将红色旅游景区、展馆融入文艺创作、研学游等线路产品中。阿荣旗作为东北抗联三进呼伦贝尔的主战场,积淀下深厚且凝重的红色底蕴。阿荣旗以抗联故事为基础,连续创作《浴血兴安》《绝处逢生》两部红色剧目,公演后,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深刻感受到精神的力量、红色文化的魅力。
丰盛的“文化大餐”有特色、接地气。阿荣旗将文化特色与冰雪元素巧妙融合,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的双重盛宴。在新发朝鲜族乡,大家共同品尝着美食,欣赏着花灯,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谊,共同书写着民族团结的美好篇章。(刘飞)
来源:呼伦贝尔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