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午间专题会精彩回顾:聚焦IMIDs多学科发展,乌帕替尼开启IMIDs治疗新征程

360影视 2024-11-30 20:12 5

摘要:2024年11月30日,“CDA午间专题会:乌帕替尼免疫性皮肤病主题分享”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会议邀请

2024年11月30日,“CDA午间专题会:乌帕替尼免疫性皮肤病主题分享”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会议邀请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兴华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康晓静教授

担任会议主席,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志强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刘红教授

担任会议讲者。会议聚焦皮肤免疫领域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Immune-mediated inflammatory diseases, IMIDs)的多学科发展,以期推动免疫性皮肤病治疗的进步,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和生活质量。本文整理会议精彩内容,与读者共享。

开场致辞

1,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疾病的治疗,而是寻求共通或关联机制的多种疾病共治2-4。本次会议将分享IMIDs治疗的新视角,包括乌帕替尼在内的小分子靶向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多组学技术在疾病管理中的应用。通过这些内容,我们期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治疗视角,推动IMIDs治疗的进步。

多学科发展,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提供疾病理解新视角

宋志强教授对IMIDs多学科发展的研究展开介绍,提供了理解IMIDs的新视角。IMIDs是一组以慢性炎症和器官损伤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机制为免疫异常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导致多个组织器官受累,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关节炎(RA)、银屑病关节炎(PsA)、特应性皮炎(AD)等1。宋教授强调,近几年提出,IMIDs以驱动炎症的关键细胞因子及其家族为界限对疾病进行分类,关注多种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采取新型联合管理模式2-4治疗策略从广谱免疫抑制发展到高度特异性的靶向治疗,包括大分子和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如生物制剂主要靶向特定细胞因子,而小分子药物如JAK抑制剂则影响多个信号通路5-8,在治疗不同IMIDs中展示出强大的潜力9。AD作为重要的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immune-mediated skin diseases, IMSDs),HEADS UP研究和LEVEL UP研究均证实,相比度普利尤单抗,乌帕替尼在主要终点和所有排序的次要终点均更优越10,11。宋教授指出,靶向JAK-STAT通路的JAK抑制剂改变了IMIDs的治疗格局,未来将继续深入挖掘IMIDs背后的复杂机制,选择有效的治疗靶点。

解锁更多可能,未来5年皮肤免疫领域新征程

刘红教授深入探讨了未来5年皮肤免疫领域的新征程,重点关注IMIDs的共性特点和治疗进展。IMIDs立足于整体思维,跨越疾病边界,实现从单一病种到多个病种的高度关注,其中,包括AD和银屑病(PsO)在内的IMSDs占IMIDs总体新发病例的43.01%12,她强调IMIDs的多病共治理念,指出这些疾病涉及多种器官和组织,且具有相似的免疫发病机制,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负担,还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生活质量13,14。刘教授进一步解释了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之间的相关性和免疫发病机制的重叠,以及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免疫漂移”现象15-20。她指出,IMIDs涉及多种炎症因子信号通路,JAK-STAT通路是下游的共同关键节点,因此JAK-STAT通路在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靶向JAK1的JAK抑制剂能够全面抑制炎症疼痛瘙痒等症状21,22在治疗策略方面,刘教授强调了医患共同决策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多组学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导向更高的治疗目标,实现更有效的治疗。最后,刘教授阐述了IMIDs的治疗前景,预计未来五年将聚焦于技术革新,提供更多的靶向药物选择,并实现“无边界诊疗”的模式,以优化疾病控制和患者结局。

讨论环节

高兴华教授和康晓静教授在讨论总结中指出,随着对IMIDs共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如何通过多学科合作及医患共同决策,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是皮科医生重点关注和终身学习的方向。在本次专题会议中,与会专家共同回顾了IMIDs的多学科发展,探讨了从大分子生物制剂到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转变,以及这些进展如何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选择,其中,JAK抑制剂如乌帕替尼在治疗IMIDs中的潜力尤为值得关注,HEADS UP研究和LEVEL UP研究等多项研究已证实其在AD治疗领域的优越疗效10,11。此外,专家们还讨论了多组学技术在疾病理解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未来的诊疗模式。随着这些新技术和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五年将为IMIDs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让我们共同期待IMIDs治疗的美好未来和皮肤学科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Agca R, Smulders Y, Nurmohamed M. Heart. 2022 Jan;108(1):73-79.

2.Schett G, McInnes IB, Neurath MF. N Engl J Med. 2021 Aug 12;385(7):628-639.

3.Wu X, et al.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3 May 27;8(1):220.

4.《泛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科学声明》工作组. 中国循环杂志,2019,34(11):1041-1046.

5.Clark JD, et al. J Med Chem.2014;57(12):5023–38;2.

6.Favoino E, et al. Autoimmun Rev. 2021;20(3):102750

7.Mencher SK, Wang LG.BMC临床药理学.2005;5:3

8.Choy EH.Rheumatology(Oxford).2019;58(6):953–62.

9.Bonelli M, et al. Ann Rheum Dis. 2024;83(2):139-160.

10.Blauvelt A, et al. JAMA Dermatol. 2021;157(9):1047–55.

11.Silverberg JI, et al. RAD 2024, Chicago, June 8–10, 2024.

12.Bieber T,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7;139 (4S), S58-S64.

13.Gisondi P,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3;37(Suppl. 7):6–14.

14.Van Beugen S, et al. Acta Derm Venereol. 2023;103:adv6485.

15.Mohan GC and Silverberg JI. JAMA Dermatol. 2015;151(5):522–8

16.Ly S, et al. Am J Clin Dermatol. 2023;24(6):875–93

17.Ghazanfar MN, et al. World Allergy Organ J. 2020;13(1):100097

18.Sherman S,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21;85(6):1473–9

19.Huang AH,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2020;140(2):480–483.e4

20.Lee JH,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8;32(10):1784–90.

21.Shah RJ, et al.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23 Sep-Oct;89(5):691-699.

22.Kwatra SG, et al. Clin&Trans Immunol.2022;11:e1390.

审批编码:CN-RNQD-240650

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逾期视为作废

本材料仅供中国大陆境内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作为学术参考,而非针对一般公众

来源:壹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