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我回老家,发现巷子口的王叔开了个快递代收点。他指着满架包裹笑:"现在年轻人网购多,但白天家里没人收件。我帮他们保管,一件收1块钱,比卖包子赚得稳当。"
去年我回老家,发现巷子口的王叔开了个快递代收点。他指着满架包裹笑:"现在年轻人网购多,但白天家里没人收件。我帮他们保管,一件收1块钱,比卖包子赚得稳当。"
这就是商机——当多数人还在抱怨"快递总丢件"时,有人已经靠这个痛点月入过万。其实发现商机根本不需要MBA学历,记住这四个普通人也能用的"藏宝图",你也能发家致富。
一、盯紧新技术
别当"马车夫",要当"加油站"。
2016年我朋友老张在深圳卖手机壳,当时直播刚兴起,他每天蹲在工厂里用手机直播生产过程。别人笑他"不务正业",结果半年后,他的淘宝店成了直播卖货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现在年销售额过千万。
新技术出现时,别急着质疑"这玩意儿有啥用",而要思考"这能改变什么习惯"。就像当年4G普及带火了短视频,现在AI来了,有人用AI帮小餐馆设计菜单,有人用AI给淘宝店生成商品描述——新技术永远需要"配套服务商"。
二、痛点就是金矿
把抱怨变商机。
你发现没有?小区里的充电桩总是不够用。上海有个90后小伙做了个"共享充电桩"小程序,让有桩的车主在不用时可出租车位。现在这个平台每月抽成就有20万。
下次听到邻居抱怨"外卖总被偷""停车太难",先别跟着叹气。把这些抱怨记下来,很可能就是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
当年Warby Parker眼镜店,就是创始人发现美国配眼镜贵得离谱才创立的,现在估值30亿美元。
三、空间革命藏玄机
换个地方找机会。
我们小区门口原本有5家便利店,去年地铁站开通后,便利店全改成了"早餐+咖啡+快递"的复合店。最火的那家老板说:"现在年轻人赶地铁,能站着吃完早餐、取快递、再带杯咖啡,三分钟搞定全流程。"
空间变化就像多米诺骨牌,会引发连锁商机。写字楼多了就催生轻食外卖,老厂房改造文创园需要策展服务,连县城开家电影院都能带火周边奶茶店——记住,新空间永远需要新配套。
四、捡漏"副产品"
别人扔的边角料,可能是你的金砖。
杭州有家服装厂,以前把碎布头当垃圾处理。后来有个95后姑娘用这些边角料做手机壳内衬,成本几乎为零,现在月销3万个手机壳。更绝的是,她还把碎布图案扫描上传,做成付费手机壁纸。
很多大企业看不上的"边角料",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金矿。就像当年亚马逊做云计算,原本只是为解决自己服务器闲置问题,结果现在AWS成了最赚钱的业务。下次看到工厂尾货、餐厅边角料,先别嫌"不体面"。
最后说个真实故事:疫情期间北京有对夫妻,发现居家办公的人既想撸猫又怕麻烦,于是推出"云养猫"服务——客户线上选猫,他们每天直播喂猫、逗猫,月费299元。现在已经有200多个"云主人",比实体猫咖赚得还多。
记住,商机不是等来的彩票,而是解数学题——找到生活中的"不等式"(需求>供给),再用你的独特解法填平它。
罗振宇说的:"所有生意都值得用移动互联网重做一遍。"
现在,该你用新眼光重看一遍这个世界了。
来源:浩南教育